蕪湖自古享有“江東名邑”、“吳楚名區”之美譽。蕪湖明代中後期是著名的漿染業中心,近代爲“江南四大米市”之首。蕪湖港是長江水運第五大港、安徽省最大的貨運、外貿、集裝箱中轉港。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九處。

  1、黃金塔:位於蕪湖市無爲縣城北郊西河之畔,建於宋鹹平元年(公元998年),是安徽現存年代最早的古塔建築。這是一座仿木樓閣式磚塔,平面六邊形,塔高35米,共9層,層層仿木斗拱,鴛鴦交手,結構牢固,塔體龐大,逐層內收,造型挺拔,歷經千年,巍然屹立。

  2、蕪湖天主堂:位於蕪湖市鏡湖區吉和街28號,1883年,法籍耶穌會士、寧國府總本堂神甫金式玉來到蕪湖,購得鶴兒山土地,並從1887年開始設計建造教堂。1891年5月教會和當地百姓發生衝突,尚未徹底完工的教堂被付諸一炬。事後,清政府賠償了法方12萬兩白銀,於是教會就在原處擴大規模重建教堂,最終在1895年6月落成。

  3、英駐蕪領事署舊址:位於蕪湖市鏡湖區範羅山,清光緒三年(1877年),英國人在範羅山山腰至山頂,陸續建造了3座西式二層樓房,均爲券廊式磚木結構。現分別爲英駐蕪領事署舊址、總稅務司公所舊址、洋員幫辦樓舊址。

  4、聖雅各中學舊址:位於蕪湖市新蕪區十一中學校內。聖雅各中學是中華聖公會利用清政府庚子賠款所辦的學校,也是聖雅各教堂附設的教會學校。聖雅各中學在中國現代史上曾經產生過重大影響,王稼祥同志曾就讀於聖雅各中學高中部,還領導過“爭取宗教信仰自由、反對奴化教育的學潮”;惲代英、李克農等老一輩也在聖雅各中學有過活動或上過學。

  5、大工山—鳳凰山銅礦遺址:位於安徽省南陵縣和銅陵市境內。是一處西周時期至宋代(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1279年)的銅礦及冶煉遺址。遺址區內發現有冶煉、採礦遺址近百處。在其中的4處遺址內,還發現了一批西周及春秋時期的鍊銅礦豎爐,漢唐時期的地下採礦場,唐宋時期的礦石焙燒窯、圓形鍊銅地爐等重要遺蹟。

  6、繁昌窯遺址:分佈在蕪湖市繁昌縣城南郊和西郊的山地丘陵地帶,已發現窯址多處,其中以位於繁昌縣南郊的柯家村窯址面積最大,是繁昌窯的主要生產區域。柯家村窯主要燒造青白釉瓷器,其次燒白釉瓷器。種類多爲壺、碗、碟、杯等民間日常生活用器,造型工整,胎質潔白細膩,釉色白中泛青、青中顯白,釉面瑩潤,製作工藝精細。

  7、皖南土墩墓羣:位於南陵縣和繁昌縣境內,由千峯山土墩墓羣和萬牛山土墩墓羣組成,爲西周(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至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墓羣。是商周時期當地土著居民的公共墓地,出土文物有印紋硬陶罐、紡輪,原始青瓷豆、罐,青銅蓋罐、鼎、劍等,與湖熟文化晚期遺存相同,反映了當地土著居民的文化面貌,是研究吳越文化的重要資料。

  8、人字洞遺址:位於繁昌縣孫村鎮癩痢山南坡,地質時代爲早更新世早期,絕對年代爲220萬—259萬年前,是已發現亞洲地區最古老的人類活動遺址。共經過7次大規模系統發掘,發現了遠古人類加工、使用過的石製品100多件,骨製品幾十件,以及包括高等靈長類原黃狒在內的哺乳動物化石標本8000多件,分屬近80種動物,將亞洲人類起源的歷史提前了幾十萬年。

  9、牯牛山城址:位於蕪湖市南陵縣,發現於1984年,是目前發現的安徽長江以南地區時代最早、規模最大的一處城址。有專家認爲,牯牛山古城可能是春秋吳國的早期國都。1998年進行發掘通過考古發掘,出土了陶器、原始瓷器和石器、冶煉銅渣等百餘件,標本數百件。古城有主次之分,功能有別,說明古城設計合理,佈局嚴謹,從而達到既可防禦又可進攻的目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