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村上春樹所說:「我一直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曾經「一身紅袍戰四方,三尺青峯爭天下。」的周鴻禕,現在成熟了許多,儘管偶爾還是會壓不住骨子裡的血性,但是已經沒有了「一言不合,炮火相向」的浮躁。他曾在一期節目裏對自己戲謔稱:「要學得穩重一些,天天嘴上沒門,天天跑火車,天天放炮,領導會覺得國家安全怎麼能交給這樣的小子呢?我正在學習變得更加得穩重。」

牌局之變,滿眼青春的淚水

在互聯網這張牌桌上,周鴻禕算是最早的一批入局者,並且憑藉著手中的「360安全管家、360搜索」這兩張王牌橫挑BAT。但當他在與百度為了PC互聯網時代遺留下來的最後一絲紅利而爭得頭破血流時,卻不知騰訊、阿里早已嗅到移動互聯網的氣息,開始著手於未來的準備。

還在沉迷於舊牌局的周鴻禕,漸漸地感到了些許疲憊,想要起身活動一下筋骨,可剛一抬頭卻發現互聯網半壁江山都已掛上了馬字大旗。看到這一切後,他一臉茫然,剛想開口說些什麼,遲疑片刻又把話嚥了回去。此時,他意識到,江湖早已不是曾經的那個江湖,規則已悄無聲息的由PC互聯網換作了移動互聯網,自己手裡的「兩個王、四個二」成了新規則裏最爛手牌。周鴻禕看著眼前的牌局,眼中泛起一絲淚花,而從那絲淚花中映射出的,是他的青春歲月。

手機纔是這場遊戲的入場券,一波三折終得入場

對於移動互聯網來說,手機纔是這場遊戲的入場券。然而周鴻禕在選擇了從本源市場出發後卻並沒有重視這一點,導致360錯失了拿到入場券的最好時機,這也是如今360在互聯網領域佈局不清晰的主要原因。

其實早在2012年,360就曾一隻腳邁進過手機市場。那時小米手機剛剛嶄露頭角,周鴻禕一眼就看透且看好了他的商業模式。但是當時因為一念之差,周鴻禕並沒有下定決心自己做手機,而是選擇利用在軟體方面的優勢,和傳統手機廠商合作特供機。不過那時傳統手機廠商對小米手機的互聯網模式非常的不屑,儘管周鴻禕花了很大的功夫將他們說服,但是將信將疑態度註定了這場合作的失望結局。很快,隨著以小米、榮耀為代表的互聯網手機的興起,手機市場迎來了一次洗牌,不能接受互聯網思維的傳統手機廠商全軍覆沒,360就此淡出了手機市場。

風波過後,雷軍和周鴻禕談起此事時說:「我做什麼東西自己都能控制,你呢?你在做互聯網,但是手機的事你控制不了。你是兩家公司,各懷鬼胎,它不是真正的一體,所以你是沒有辦法跟我競爭的。」雷軍的一席話點醒了夢中的周鴻禕,讓他意識到缺少硬體基因的360,如果想像小米一樣通過手機打開移動互聯網的大門,那麼首先需要他解決的就是硬體。

此後,周鴻禕帶領360自建團隊,先後研發了隨身WiFi、兒童智能手錶、行車記錄儀和大戶型路由器等多款產品。不過由於缺少做硬體的基因,這些產品的研發並不順利。在路由器的研發上就四處碰壁,最終無奈選擇和傳統硬體公司共建合資公司來解決這一問題,周鴻禕後來回憶道:「我發現我們把別人走過的彎路又走了一遍,因為即使小到做一個簡單的路由器,這裡面還是有很多的knowhow(技術訣竅),畢竟別的企業很專註幹了很多年。」

在意識到knowhow(技術訣竅)的重要性後,周鴻禕便開始構想將路由器的成功複製到智能手機上,終於在2014年讓他看到了希望。

2014年之初,酷派發起了緊貼運營商「領航4G」大躍進策略,但是沒過多久就迎來了稅收制度改革,三大運營商為減少「營改增」稅改的負面影響,保持利潤,年內共削減超過100億元的手機終端補貼,這使得酷派的4G手機大面積庫存,資金鏈岌岌可危。正當酷派手足無措的時候,周鴻禕向其拋出了4.09億美元的橄欖枝,與酷派成立合資公司「奇酷」同時收購酷派旗下年銷量過千萬的手機品牌「大神」,救酷派於水火之中。但是周鴻禕的熱情並沒有換得酷派的真心,酷派只是甩出了一個沒有供應鏈和研發能力的子公司,在合作上也是酷派手握生產及供應鏈等關鍵環節,360隻是負責產品定義、系統、品牌營銷。不過好在第一次合作首戰告捷,周鴻禕並沒有計較太多。

但是首戰告捷後的周鴻禕似乎有些「膨脹」,冒然進入高端手機市場,造成了高端手機大量庫存及虧損。酷派為了防止周鴻禕的獨裁會拖垮自己,急急忙忙的引入了樂視,希望藉助樂視的力量制衡周鴻禕。但是此時的周鴻禕正忙著奇虎360私有化從美國退市,根本沒有多餘的精力和資金來阻止樂視的加入。當樂視加入後,周鴻禕越想越覺得憋屈,當初自己花了4.09億美元救酷派於水火,可酷派現在卻讓樂視僅僅花了3.5億美元就成為了酷派集團的第二大股東,並藉此成為奇虎公司的股東,同時還一分錢不花的將酷派旗下的子品牌ivvi收入囊中。

忍無可忍後周鴻禕徹底爆發了,公開炮轟酷派和樂視;酷派方面也不甘示弱,惡語回應,惡誓相加,最終鬧上了法庭。儘管周鴻禕最後以較低價格收購了奇酷全部股權,從此斬斷了和酷派、樂視的所有瓜葛,繼續自己的互聯網手機征程。

這場鬧劇結束後,周鴻禕不僅僅是4.09億美元打了水漂,同時也讓自己元氣大傷。在這個時間段內華為、OPPO、vivo、小米等品牌快速成長搶佔了大量市場份額,而周鴻禕在處理完內憂外患之後,又一次錯過了做機的時機。

細作分析,周鴻禕差的不僅僅是時機

更名、換人,帶來的憂患

在周鴻禕第二次向手機市場發起衝擊之後的兩年時間裡,種種原因手機品牌由最初的「大神」換作了「奇酷」最後纔是我們現在見到的「360手機」,掌櫃的也由最初的李旺、祝芳浩換作了現在的李開新。雖然常言道「改名等於改命」但是對於這個新興手機品牌來說,這樣的頻繁改名並不利於品牌形象的打造以及用戶羣體的維護。同時換人就意味著企業文化、產品思路的轉換,這非常不利於處於初創時期的360手機找準產品定位。

產品並非十全十美

回到產品本身,雖然不存在沒有任何缺點的產品,但是當360手機和競品放在一起時,只能算得上是一個勉強及格的差生。

手機是軟硬結合的產物。在硬體方面,360效仿小米手機的「性價比」概念堆積參數,但是硬體免費的思維,讓人感覺360手機似乎有點捨不得在ID設計和產品工藝上下功夫。這也使得360手機一直拿不出一件讓人過目不忘的明星機型。

在軟體方面,周鴻禕在此做得還是那筆流量生意。曾經所謂的「安全」概念對於用戶來說並沒有多少存在感,但是現在反而卻用「安全」的名義「綁架」用戶,從安全管家到瀏覽器,再從遊戲到直播,給你無微不至的「關照」。有不少人常常對此戲謔道:「難怪360手機內存那麼大,要是內存小了還真裝不下這麼多軟體。」

如果只是這些軟體就好了,更可怕的還有廣告。充電有廣告、打開360的應用有廣告,就連鎖個屏都還要加入廣告,各種各樣的廣告轟炸讓不少用戶苦不堪言。或許360手機便宜並不是沒有道理,畢竟廣告主幫消費者們分擔了一些費用。

銷售渠道的欠缺

目前「新零售」成為了所有廠商都在追尋的銷售模式,就連360的老對手小米都開始在此佈局,將線上線下打通,圍繞線上線下的人、貨、場三個要素的特點,對資源整合,將資源價值最大化。但是360截至目前還是無動於衷,銷售依舊依賴於線上,雖然聯姻京東,但是這對銷量的幫助畢竟有限。

面對未來,周鴻禕是否還能保持「拿起AK47,跟我到南方作手機」的熱情?

在經歷了一波三折之後,周鴻禕最終還是拿到了移動互聯網這場牌局入場券。但這還遠遠沒有結束,如果他想利用本源市場站穩腳跟,那麼首先就需要360手機的出貨量問題,但是目前的手機市場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嚴寒天氣,市場趨於飽和,即便是全面屏等創新元素的加入都沒能喚起用戶的購機慾望。同時競爭愈演愈烈,華為、OPPO、vivo、小米等第一梯隊手機廠商幾近封鎖了整個市場,留給360手機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這顯然對於周鴻禕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或許周鴻禕的眼觀還是那麼的獨到,正如他自己曾經所言:「iPhone是2007年推出來的,很快滿十年了,我很好奇,難道手機一直這樣了嗎?手機會不會被顛覆?如果你不去做手機,你永遠無法知道這個答案因為你永遠是一個局外者。」

現在我們只能希望成熟後的周鴻禕,能拿出更多的耐心來培養還尚未成熟的360手機,除了完善產品上存在的缺點外,積極佈局新零售同時解決好360手機售後問題。待360手機真正成熟之後,我想周鴻禕早晚還會和雷軍約上一次架,不過這次不再是肢體、言語上的衝突,而是本源市場上的實力較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