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首飞试飞员雷强。(图/翻摄自央广军事)

▲歼-10首飞试飞员雷强。(图/翻摄自央广军事,下同)

记者朱世凯/综合报导

珠海航展上除了展示各类先进军备外,许多优秀试飞员也在场中公开亮相,不仅驾驭歼-10B炫技的李吉宽获得奖项、发表感言外,歼-10首飞试飞员雷强同样在会中感性发言,他说,「虽然因为年龄原因,我不能再飞上蓝天,但我还在为国家的航空工业、为空军的武器装备发展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

综合陆媒报导,雷强曾是歼-7C/D/E飞机的首飞小组成员,飞行过国内外22款机型,试飞了交付部队的战机高达200多架,培训外国飞行员60多位,累计飞行有人机约3500小时,无人机则为近2000小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次、一等奖3次,此次场中亮相,也是他在歼-10首飞后20年,第一次露面。

报导指出,从二代机到三代机是一个大跨越,这样的转变所带来的是设计理念和作战方式的变革,对试飞员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除了要完成各种试飞任务外,还要全程参与飞机的研制工作;对雷强来说,这30多年的试飞生涯中,驾驭歼-10是印象最深刻的。

▲▼歼-10首飞试飞员雷强。(图/翻摄自央广军事)

雷强作为歼-10试飞小组成员,从设计阶段便开始全程参与,他说,「1990年,我第一次见到歼-10的模型,认为这个有腹部进气道的家伙像一匹『天马』,很有气势。」为了歼-10试飞,他还远赴国外参加培训,并且把高难度飞行动作「眼镜蛇机动」飞了44次,完成小速度觔斗等一系列高难度试飞课目。

学成归国后不久,战友卢军便在一次尾旋飞行中不幸牺牲,使得这批首飞试飞员中,只剩下雷强一人能展示这项高危险飞行动作。1998年3月23日,中国歼-10进行首飞,雷强说,「按计划,我在近空绕行三圈就下来,但油量表显示充足,就申请能不能再飞一圈,经过指挥员同意,自己又做了一次通场后落地。」此次飞行让他创造了出厂试飞史上的10个第一。

经过7年试飞,雷强完成歼-10所有试飞课目,他也曾驾驭歼-10A、歼-10B、歼-10C等机型;对于这次珠海航展上,歼-10B展示5个过失速机动动作,雷强说,「这也表示歼-10B具备了过失速机动能力,在空战中,加载矢量推力,战机可以在被动情况下很快转为主动。」作为目前中国空军战斗机试飞员队伍中年龄最大、飞行时间最长、参与试飞课目最多的资深试飞专家,雷强说,「有幸参与并见证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腾飞,我很幸福。」

▲▼歼-10首飞试飞员雷强。(图/翻摄自央广军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