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的照片當中一共有三個人,站在最右邊的這個人左手撐着腰,右手高舉,彷彿在對遠處說聲,看到這個熟悉的背影,不用我說,您大概已經猜到了這是在扮演毛澤東,要知道這可是新中國舞臺上首次出現毛澤東的形象,而這位演員也因此成爲了新中國第一位有幸扮演毛澤東的演員!這部名爲長徵的歌劇中,毛主席的角色只有一句臺詞,那就是同志們,祝你們勝利,而且它留給觀衆的也只有一個簡單的背影,一個背影,一句臺詞,如何才能演出毛主席的風采,和神韻!爲了演好這個角色,這名演員天天對着毛主席的照片和視頻思考,甚至還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把毛澤東選集從頭到尾研讀了一遍,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他的演出得到了觀衆的一致認可,這名演員就是被譽爲話劇之神的於是之,於是之如何一步步走上演藝道路,並最終成爲戲劇界一代宗師的故事。於是之1927年出生於河北唐山,他的父親曾在張學良的部隊當營長,一直在外徵戰,就在於是隻剛滿一百天的時候,噩耗傳來,父親陣亡了!父親去世之後,母親便把於是之帶到了北京,在西華門外的一個大雜院裏找到了棲身之處,靠這幫人縫縫補補和本家親戚的資助,母親咬着牙把於是之送進了校園。

  於是之16歲那年本家親戚生活困難斷了資助剛剛讀完初中的於是之只得離開了校園,雖說生活艱辛,但是好學上進的於是之始終沒有放棄求學的理想,常常白天做工,晚上就挑燈夜讀,就在這個時候,曾經的幾個同窗好友給他提供了一個夢寐以求的學習機,於是知的幾個好友在聽說了他的遭遇後,非常同情他,於是就交代這好學上進的他混進了當時的高等學府輔仁大學,因爲那時候總有學生逃課,每天都有空下來的位子,而教授們上課又不點名,因此於是之就捕捉到了一個到輔仁大學旁聽的機會。大學裏的生活可以說是豐富多彩,讓於是之眼界大開,很快他就結識了一羣大學生朋友,在他們的力邀之下外向開朗的於是隻加入了學校的一個業餘劇團,沒想到旁聽大學生在劇團的排演當中表現非常出色,首次登臺就迎來了滿堂喝彩,這讓於是之信心大增,開始認認真真地琢磨起演戲來,隨後於是之又相繼出演了以以身作則上海屋檐下等多部話劇,漸漸地於是之成了一位小有名氣的話劇演員。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新中國成立,於是之終於找到了自己未來的方向。他毅然加入了華北人民文工團,這也是後來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大家俗稱的老人一。1950年初,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正在籌劃排演一部大戲龍鬚溝,龍鬚溝講述的是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市政府改造龍鬚溝造福百姓的故事。焦菊隱是一位著名導演,早年曾經留學法國,對戲劇是頗有研究,它就是龍鬚溝,這部大戲的導演爲了給這部大戲物色最合適的演員!焦菊隱絞盡盡了腦汁有一天,他來到首都劇場觀看老人藝的演員們,排戲其中一名演員的表演深深的吸引了臺下的焦菊隱,他看中的這個人就是於是之。這可是難得的好機會,可是焦菊隱希望於是之扮演的角色卻是一個風箏。龍鬚溝中有個姓程的曲藝藝人,因爲黑暗勢力的壓迫而失業,精神和肉體飽受摧殘,他正直、善良、懦弱、不甘屈辱,又無力反抗,無奈地稱爲瘋子!終於昂首挺胸了,他也就不再瘋了,這是於是之在新中國話劇舞臺上主演的第一個經典形象!有人說,於是之把龍鬚溝裏的程瘋子一角演絕了眼,震了老實人,受委屈的人,可都擡了頭,打人的欺負人的坑人騙人的都頭朝了下。

  1951年2月八絕龍鬚溝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成功演出,23歲的於是之憑藉成瘋子一角一炮打響,紅遍了大江南北。然而三年之後,於是之卻在同一個舞臺上遭遇了滑鐵盧,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話劇雷雨扮演周平慘遭打擊,爲什麼於是之演起周萍來卻不盡如人意,前四感同身受,表現精彩絕倫。三輪車工人看完了演出之後,無不拍手叫絕,提議修改茶館劇本,全新結尾,令人稱頌!大機密正在爲1954年6月,雷雨作爲北京人藝的優秀劇目首次公演,當時戲劇界的同行們都把雷雨的公演看作全國劇壇的一樁盛事,而在劇中扮演周萍的於是之卻表現得令人失望!回到家中,於是隻心中苦悶不已。他在自己的一篇人生漫筆當中寫下了當時的感受,成風子成功了,後頭就是雷雨的周平慘敗,足見演員是驕傲不得的!1957年,於是之偶然看到了老舍先生的名着駱駝祥子,駱駝祥子講的是舊中國北平城裏人力車伕的悲劇故事,劇中71歲的洋車伕老馬一下子在於是之胸中激盪起了創作的激情,劇中的老馬是一個命運悲慘的老車伕,這個形象一下子把於是之帶回到了曾經生活過的大雜院,在這個大雜院中就有一個拉車的鄰居老好書,於是隻對他們的生活再熟悉不過了,他感覺到老馬就是他所認識的老郝叔,他決定申請出演劇中的老馬!整部劇中老馬這個角色僅僅出場兩次,而且總共只有幾十句臺詞,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角色,可於是之卻鐵了心要演老馬!爲了說服導演,他竟然寫了一份3000多字的申請書,他似乎在老馬的身上又重新找到了扮演成瘋子的時候那種強烈的創作慾望!

  正是因爲於是之的堅持不懈,一位飽經滄桑的洋車伕老馬才最終出現在舞臺上,窮人的命這網絡是個澡!兩頭尖尖大,您琢磨琢磨清,小時候不捨關係,你到老了不落實萬難,也就是說,當不見這一段年輕力壯,不怕寂寞勞碌,混好了,我往後還能像個人樣!就在駱駝祥子演出的當天,首都劇場門前的廣場上停滿了三輪車,這些三輪車工人看完了演出之後,無不拍手叫絕,都認爲於是之扮演的老馬就是他們當中的一員!要知道,當年於是之扮演老馬的時候只有30歲。駱駝祥子表演的成功讓於是之漸漸從雷雨慘敗中走出來,重新找回了信心。我國第一部享譽海外的著名話劇茶館,全劇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館的興衰變遷作爲背景,向人們展示了從清末到抗戰勝利後的50年間北京的社會風貌以及各階層人物的不同命,於是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茶館老闆王利發是全劇的靈魂,他一心想讓父親的茶館興旺起來,爲此他八方應酬,但最終還是被冷酷無情的社會所吞沒。

  原來,老舍先生寫說,沒有最後往裏挖去資金,正好也是老舍先生來聽意見。他提出能不能讓他們商人都談談自己的人生體驗。於是之所說的三個人,一個是他所扮演的茶館老闆王利發,一個是從雄心勃勃搞實業救國到最終破產的民族資本家秦仲義,還有一個就是性格豪爽,在清朝滅亡以後自食其力的八旗子弟常四爺,他們三個人貫穿全劇最能體現時代的變遷,老舍先生在聽完於是之的意見之後,非常歎服,很快就按照於是之的想法對結尾重新做了修改,在整幕劇的結尾王利發常四爺和秦仲義三個老頭掏着心窩子,暢談人生最後的感悟、困難。1958年的春節是北京人藝可喜可賀的日子,老舍先生的劇本茶館的上演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而全劇的結尾更是被稱爲茶館裏邊最精彩的覺察。看完茶館首映之後,老舍先生興奮不已揮毫爲於是之寫下了,努力如是知者成功,其庶幾乎景色以讚譽於是之精彩表演!話劇茶館走出國門,茶館被譽爲東方舞臺上的奇蹟,載譽而歸,被稱大師,這個稱呼讓他不堪其重。花甲再登舞臺,於是之心裏卻對這場謝幕演出充滿了無限的遺憾!

  1980年9月,作爲我國話劇的經典之作茶館應邀到歐洲作巡迴演出,這是中國話劇第一次跨出國門,同時也是茶館第一次在異國的土地上演出!這是話劇茶館在記得演出時的場景,觀衆的熱情大大出乎了於是之的預料,演出結束演員謝幕,可觀衆遲遲不肯離開,臺下的觀衆都激動地站起來,一邊喊着,一邊鼓掌,幾乎達十分鐘!看到臺下觀衆熱情的反應臺上捧着鮮花的演員,人們不停地朝觀衆鞠躬表示感謝。據統計,當時謝幕最高達15次,這是西方話劇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奇景,當時西德的報道當中,茶館被譽爲東方舞臺上的奇蹟,他們對於是之的表演尤其稱道,有評論說觀衆是並住呼吸觀看這個人物,從青年到老年的於是之對角色的處理是演出當中最高的成就之一,回國之後一次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幾個記者曾經稱於是之爲大師,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稱呼,竟然讓於是之整整兩夜睡不着覺!這到底是爲什麼?原來是這個稱呼讓他不堪其重,於是之問老友,什麼叫大師?老友告訴他以前無古人的審美內容和審美方法,在藝術史上開宗立派的不朽人物叫大師,於是之說請你寫篇文章告訴大家大師不能滿街走,我不是大師,不能稱大師應該如何稱呼,於是之說他一輩子只認演員二字。

  在後來的一次採訪中,於是之說我只能算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普通演員,算是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長大的一個演員,是在仁義的黨組織培養底下,在那些老一輩藝術家的薰陶漸染之下自己做了一點應當的工作,我手中這本於是之人生漫筆記錄了於是之在1993年寫的一篇散文,題目僅僅是一串阿拉伯數字一九九二七十六,實際上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題目的真正含義,意思是1992年7月16日文章中是這樣說的,好不容易勉強支撐着把戲演完,我得帶着滿腹歉意的心情向觀衆去謝幕。對於是之來說,這是他人生當中刻骨銘心又永遠也忘不掉的一天。1992年7月16日是北京人藝建院40週年的紀念日,茶館在首都劇場做第374場演出!時隔34年,當年參演茶館的演員們大多已經步入了花甲之年,因此這也是茶館原班人馬參與的最後一場告別演出,對於這場茶館絕唱,所有觀衆都充滿了無限的期待,當時買票的人特別多,有的觀衆爲了買到一張票,甚至願意花七倍的價錢!俊演過這麼多戲,從來沒有能買到票也不走,一直等到第三部結束。根據廠的是服務員提出來,我們能不能進去看看謝幕?我覺得就直了。反正我是沒聽說過演員的魅力能有這麼大,吸引力能那麼大,我記得十幾排有個小夥子喊了一句,於是之老師再見了。於是之聽到這話,當時眼淚就出來,在是之老師再見了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卻飽含着觀衆對這位有着50年演藝生涯的老藝人最崇高的敬意,於是之能夠感受到臺下觀衆對他深深的敬意。可是於是之心裏卻對這場謝幕演出充滿了無限的遺憾。

  由於身體不適,於是隻在此之前已經很久沒有登臺,再加上年紀越來越大於是之的記憶力嚴重衰退,對於一位65歲的老人來說,要擔當這樣一場大劇的主角,無論是體力還是腦力都是嚴重的考驗。醫治那會就犯病了,犯病他在臺上就老忘詞說不出來,他下來以後就很痛苦,他就老說這兩句話,他說這觀衆太寬容了,最終於是隻向臺下的觀衆深深的鞠了一躬。就在這個時候一羣人擁了進來。這時於是之老先生最後一次以茶館當中的王利發形象出現在公衆。面前再熱之後,於是之雖然告別了茶館,告別了王利發,但他仍然不願意離開他一直鍾愛的舞臺和觀衆。1996年,年近70的於是之克服重重困難,再次登上了首都劇場的舞臺。1996年,話劇冰糖葫蘆在首都劇場演出,同時也是於是之人生中最後一次在舞臺上露面。正如冰糖葫蘆中唱的那樣,都說冰糖葫蘆兒酸酸,裏邊還裹着甜,這不正是於是之話劇人生的真實寫照嗎?都說冰糖後門聽可甜裏面它頭就是打算。糖葫蘆好看,它竹籤兒穿,象徵幸福和團圓。辛苦和團圓連成船,沒有愁來沒有。長得高你就看得。原聯對蒼山來古國。求你說哪個新?今天的舞臺並不落後,今天的劇場依舊燈火通明,經典的舞臺形象今天依舊在上演,只是名叫於是之的演員不會回來了,於是之好像不在了,但又好像從未離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