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 那麼我們不需要這個概念會不會過的更好一些?

如果不是 那麼人類是從什麼時期開始出現愛情這個概念的呢?我不信猿猴時期就懂的什麼愛情的。


愛情可能有,但很難實現與持存,世俗所認為的愛情就是進入婚姻。

那是基於經濟關係或親情牽制,主要是功利目的,所以進入婚姻後的愛情,無以都是搭夥過日子的現實狀態呈現。

世界上絕大部分結了婚的情人都是痛苦的,婚外戀的泛濫是無法根治的,道德層面的指責是幼稚的。

因為愛的本質不在於佔有,世俗的婚姻制度和人的本能訴求卻恰恰是要「以滿足佔有為目的」,所以愛情永遠是以異化的形式在現實中淪落,薩特和波伏娃可能窺破了這層窗戶紙,所以他們選擇一輩子不結婚,一輩子開放性關係,卻能一輩子忠於彼此。

我從不屬於你,我才能真正屬於你。

反之,當我從擁有你的那天開始,我正在向你背離,這真夠弔詭的。

非偉大的兩顆靈魂,不足以擁有真正的愛情,所有的自嗨與秀,都是掩耳盜鈴式的自欺。

是呀是呀!愛情是杜撰的!

他說愛你,你說你也愛他,愛情就開始了。

他說不愛你了,不管你說愛或不愛,愛情就結束了!

愛情,多麼主觀,無法證明,無法預期,無法約定,甚至無法描述。

貧窮山溝溝裏一個被毀容的男人,遇到一個殘疾女人,女人不嫌棄男人醜,男人不嫌棄女人廢,甜蜜戀愛,結婚生娃。為了養家,男人四處奔波打工,終於在城裡買房開店,男人愛上了另外一個女人,男人想要離婚,女人糾纏不休,一次次割腕自殺,搶救過來,就抱著全家福哭泣。

男人說他們之間沒有愛了,只有責任,她痛苦,他也心疼,他會負責她生老病死所有費用!她卻堅持認為他對他的負責任就證明他們還有愛。

所以到底有沒有愛情?

你說有就有,說沒有就沒有,這種東西肯定是杜撰的!冷漠臉...


瀉藥。

首先讓我們做一個思維實驗吧!假設你擁有了一個摯愛的人,但是不幸的是,她是一隻螳螂精,與普通螳螂繁殖時喫掉丈夫不同,這傢伙時刻都帶著強烈的撕扯你血肉的本能,忍受本能她非常痛苦,不忍受本能你將非常痛苦,這個時候你還會愛她嗎?

這個實驗模擬的是一種極端條件下只有你死我活的戀愛關係。

當你忽然發現一個已經被你愛上的人和你之間有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唯有一方利益損失並且假設收穫的滿足感為0的時候,你的愛會不會改變。這種情況很難發生在現實生活中,因為一般我們都可以找到平衡點,或者犧牲自我本身會讓一些人感到幸福。但環境真的變得完全極端,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問題。愛情是存在的,但是人類一輩子唯一一個真真正正愛著的人是他自己。我們所認為的愛其他人的行為其實是自愛的另外一種表現。因為幾乎所有我們認為是愛情的行為都會收穫到快感,所以我們很難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深刻的剖析。我愛別人,是不是因為這能給我滿足感,被尊重感,甚至我僅僅想把別人佔為己有??是不是生活的紛亂,關係的甜蜜而讓我忘卻了自己的初衷?古語有云,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我們只能接近別人的角度,但無法真正現在別人的角度,理解別人是不可能的,那麼,在不理解的情況下,我們的行為是否會傷到別人我們其實無法察覺!所以真正的愛應該建立在理解這個基礎上吧?如果把所有這些條件都去除,你依舊可以為別人犧牲自己,那麼應該可以用偉大來形容了吧?但問題是,這樣真的好嗎?人要學會愛自己,再去試著對別人好。不懂得這個,不要妄談愛情。
柏拉圖認為,一切事物的原型(理念)是最真實的,比如花有花的絕對完美的原型,世上的任何一朵花,都是花的原型的仿像,用個具體一點的例子,比如圓。氣球,西瓜,等一切趨於圓的事物都只是近於圓,只有從幾何意義上來講的圓纔是真正的圓,圓的原型。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絕對的原型。愛情也如此,愛情自然也有它最完美,最絕對的,始終如一的本相。我想,想探求愛情的起源,就應該找到那個最初的愛的本相。
真的有愛情麼?執唸吧。
愛情只是敘述一個她跟其她存在狀態的差異性,及差異存在的合理性,對大腦神經異常活動狀態的一個固定命名。
如果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那麼沒有婚姻,愛情將死無葬身之地。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