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53期:

  上一期提到了海瑞成功策反田縣丞和王牢頭的三板斧:知己、知彼、借力。

  而田縣丞和王牢頭並無法審勢度時,在他們的視野中,誰的靠山大,就聽誰的。顯然鄭泌昌和何茂才的靠山是嚴閣老,相對於海瑞的靠山裕王來講,實力要弱的多。

  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海瑞在艱難時刻,成功策反田縣丞和王牢頭,爲後面成功脫身奠定了基礎。

  那麼接下來,蔣千戶和徐千戶又會有什麼樣的動作呢?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53期:大明王朝解密:海瑞堅守大牢不肯出來,兩個千戶就要殺人放火!

  一、

  本來蔣千戶和徐千戶要挾田縣丞和王牢頭去把海瑞勸出大牢,可是等來等去,並沒有等到海瑞出來。

  這讓他們很是着急,於是在田縣丞和王牢頭出來之際,問他倆怎麼回事?

  “沒辦法,沒見到織造局的人,他高低不離開啊!”

  兩個千戶一想,這容易啊,趕緊把那個織造局的管事喊過來,叫他進大牢弄走海瑞,然後我們好進去殺人。

  很快沈一石的管事就被領進了大牢,看到海瑞這個架勢,顯然喫了一驚。別看海瑞對其他人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對這個管事還算比較客氣:

  “本應該早去見你們的上司,出了冤獄,事關通倭的大案,脫不了身……”

  其實海瑞本身也有性格弱點,別看對待官員如此耍橫,其實對待皇帝或者宮裏的人,他骨子裏還是有些畏懼的。比如後來嘉靖帝直接指責海瑞“無君無父”,他就一臉愧疚,無言以對。

  所以,這次織造局的人前來,雖然僅僅是一個管事,但是海瑞並沒有摸透他們的主子到底是誰?其實這時候他並不知道帶頭前來買糧的是沈一石,不然也就沒有後面他倆的針鋒相對了。

  管事的一看,這麼多兵圍着大牢,心中也明白大事不妙,急忙給自己找離開的理由:

  “上百條糧船,我們家老爺可離不開呀!”

  要是沈一石真來了,海瑞還真不好收拾呢,離不開正好,反正還一個小時天才亮,等天亮了我海瑞再跟着你去見你們家主子。

  二、

  管事的一看,海瑞這是要扣人啊,那可不行:

  “不是說好的,現在就去嗎?”

  管事的一聽這話是有些慌的,到底是誰跟他說好的現在就去?

  當然不是徐千戶和蔣千戶,而是田有祿,這就是海瑞的計策,必須把織造局的人拉到大牢中來:

  “你們是織造局的,按禮我應該陪,我去不了縣衙,只能在這裏陪。”

  海瑞策反了田縣丞和王牢頭之後,下達的第一個命令就是把織造局的人拉到大牢裏來。目的就是防止徐千戶和蔣千戶狗急跳牆,強攻大牢。如果有織造局的人在,也就是宮裏的人在,他們倆是不是還有膽子強攻?

  至於第二天天亮之後,海瑞會不會跟着他們走,這就不一定了,或許海瑞是在賭胡宗憲的兵今晚會到。亦或者海瑞是在賭他們倆天亮後不敢正大光明的進攻淳安縣大牢,畢竟這是謀反的罪。不然的話,他們兩個千戶也不會在樹林裏躲到天黑纔過來。

  顯然,這兩個千戶還沒有糊塗到這種程度,而且他們得到的命令也僅僅是殺“通倭”百姓和井上十四郎,從而捉拿海瑞。這次連織造局的人也被關進了大牢,他們也就有些慌了,並很快意識到,自己好像被騙了:

  “這兩個狗~日的,反了水了!”

  徐千戶決定當機立斷,要即刻進攻大牢,把海瑞和那個管事強行拉出來,隨後殺掉百姓和倭寇。

  蔣千戶想的卻更深一層:

  “要是把織造局的人傷了,麻煩就大了!”

  是啊,麻煩不大,海瑞幹嘛費盡心機要把織造局的人拉進大牢,還不是看重他們自帶的宮裏光環,即使鄭泌昌和何茂才,他們倆在楊金水面前,也毫無地位!

  三、

  不要小看蔣千戶的這句話,至少透露一個問題:

  對於他倆來講,殺人放火,甚至強行給七品縣令下套,他們倆都不怕,偏偏怕傷到一個沒品的織造局管事。這也說明,相對於宰相門前七品官,這個管事是沈一石門前管事,沈一石又是太監門前管事,太監又是嘉靖帝門前管事,拐了三拐了,竟然還比七品縣令都重要!

  要是這倆人當初能當機立斷,那四個兵不要輕而易舉出來,或許他們就贏了。

  即使到了這時候,兩個千戶還是在想盡辦法逼海瑞出來,於是決定火燒大牢:

  “那就先放火燒屋子,就說是報火警,撞開門,把織造局的人和姓海的架出來,再行事!”

  自古殺人放火是重罪,這兩塊貨,真敢幹,可見,以前這種事也沒有少幹!

  這還不算,還要去扒人家房子,四項重罪,就差偷墳掘墓了,等於三項重罪都犯了:

  “那就到外面去找,就把哪個鋪面門外的柱子給我砍了!”

  整部劇,直接描述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鏡頭很少,大都是暗示,比如“毀堤淹田”,比如“大旱與無風”,比如後來的增加賦稅等等。

  而通過對蔣千戶和徐千戶這兩個小人物的刻畫,就能看出大明朝百姓受盤剝的可憐,不管是前面槍口對準齊大柱等買糧百姓。還是這次要殺人放火,甚至不惜拆掉無辜百姓的店鋪招牌,毫無心軟可講。

  唯一的畏懼,也不過是織造局的一個管事而已!

  四、

  與此同時,高翰文也在緊急趕路之中,前面鄭泌昌要求他坐船去,按照坐船的速度,等他到了淳安,蔣千戶和徐千戶早已辦完事,只等他來抓海瑞了。

  而高翰文不顧身體不支,騎馬走的陸路,而且命令隨行兵士務必在天亮之前趕到淳安縣。

  可是隨行的官兵可是鄭泌昌和何茂才的人,他們得到的命令可是要拖到天亮之後再進城,自然不肯配合高翰文:

  “天亮之前我們是趕不動了,天亮後再走吧,大家把馬栓好,喂點草料,人也歇息了。”

  高翰文一咬牙,自己要一個人趕路,那當兵的可不幹:

  “那可不行啊,省裏安排我們護送大人……”

  這哪裏是護送啊,明明是威脅高翰文,不聽話,小心我們把你做了!

  說來也巧,譚綸的人馬也終於到了,兩個人說話,那護衛還跑過來偷聽,這下子讓譚綸找到了把柄:

  “大明律法,文官節制武將……來人,把他們的刀都下了,看起來!”

  大明律法管用嗎?

  當然管用,可惜得看是誰搬出來的大明律法,高翰文搬出來自然不管用,可是深刻懂得“槍桿子裏面出政權”的譚綸來講,就管用!

  隨後,倆人就開始帶兵向淳安縣狂奔……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大明王朝,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原創文章,喜歡就關注吧!

  前情回顧:大明王朝:面對滅頂之災,海瑞是如何成功策反田縣丞和王牢頭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