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我老了,你應該辭職照顧我”“老了,不是理由”

  作者:三點/原創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說的是在孝敬自己家的長輩時,不要忘記其他沒有親緣關係的老人,在撫養自己的兒女之時,也要關愛一下別的與自己無關的孩子。

  其實講求的就是一種同理心,是儒家所提倡的“天下大同”。對於一般的普通人而言,道理講得太過寬泛也沒有什麼用,大家平時無論做什麼事情,其實稟呈的,是在受到對方尊重與關照的前提之下的以己度人,前面的定語一定不可能省略,否則,一切就顯得沒有什麼意義了。

  孫燕珍現在遇到的這個問題對於她來說,沒有什麼值得爲難的,她明白如果自己一口拒絕接下來將面對的,就是老公的不滿,婆婆更會鬧得天下皆知,一番道德譴責下來也許她又將面對許多來自四面八方的輿論壓力了。

  可是她不怕,在她看來,婆婆以前就沒有善待過自己一天,那些點點滴滴不應該因爲對方年紀大了就一筆勾銷。她是不明白,爲什麼中國社會的認知毫無事非觀念而言,恩怨對錯一律不究,只要是長輩與晚輩之間起衝突,一律都是晚輩的責任,難道年歲就代表着正義,就代表他們永遠不會做錯任何事,就可以憑着自己的脾氣怎麼樣對待別人都可以?這個理,如果沒有人能掰清楚,她是肯定不會服氣的。

  她跟老公剛結婚的時候,婆媳矛盾就鬧得不可開交。那時候她已經刻意委屈求全討好婆婆了,結果她姿態擺得越低,對方氣焰就越高,好像只有把她踩在腳底,自己才能方顯出婆婆的威儀與地位似的。

  直到後來她從對方的言談當中才悟出,原來她一直在吃兒媳婦的醋,認爲自己養大兒子不容易,兒媳進門,就搶走了她的兒子,因此才處處爲難、時時針對的。這種事情就屬於她也無可奈何的了,老人如果抱着這種態度,建議還是讓自己兒子打單身比較好,那樣可獨得孩子的關心與回報,不用操心有別的女人來分寵。

  可能是受氣受得多了,後來有次一時沒忍住,語氣當中帶出了這些意思,從此婆媳倆就結了怨,三天兩頭她婆婆就要雞蛋裏面挑骨頭整治她一番才肯罷休。

  坐月子的時候原本她是想回孃家的,可是婆婆卻說自己家裏有人手,她也想時時看到小孫子,再盡下身爲婆婆與奶奶的義務。當時她還挺意外又蠻感動的,還以爲老人看到孫子出世轉變了想法,有跟她重修舊好的念頭。

  結果哪裏知道,對方就是故意把她誆到面前好好修理的。婆婆自己也生過孩子,明白這種時候女性身心都最脆弱,前面她認爲兒媳婦頂撞了自己堵在心裏的怨氣一直沒消退,等的就是這個機會好好整整她,壓壓她的銳氣,讓她以後明白誰纔是這個家裏的主人。

  那段日子簡直不堪回首,現在孫燕珍拒絕回想,只要一提及整個人就會崩潰。坐月子到第16天,她趁婆婆外出,抱着孩子跪在丈夫面前求他讓她回孃家,將婆婆的所做所爲悉數抖了出來,痛苦流涕,說如果他不答應,自己就帶着孩子跳樓。她老公被嚇壞了,當天便送她回了孃家,之後出了月子,兩口子便帶着孩子租房子住,就這樣搬了出來自己單過。

  直到兒子讀小學的時候,由於婆家所在片區附近的小學質量比較好,爲了孩子的未來,兩口子這才帶着兒子又重新住回婆家。回來之後婆婆媳倆的關係也沒有緩和多少,她自己工作自己賺錢養活兒子,老公的工資婆婆以他們一家三口不能白吃白住爲由,收做了伙食費與房租,說白了就都是婆婆管着。

  兩口子工作也忙,她婆婆從來不會插手過問一下兒子兒媳,需不需要她順便接送一下孫子,反正離家也不遠,出門買個菜也就順手的事。她也從來不會開這種沒出息的口,就自己上班下班還要每天接送兒子,婆婆這些年做頓飯都要說三道四,還要讓她給辛苦費,說是額外費了力,花了錢什麼的。她明白對方是什麼人,懶得欠她的人情,每次都算得清清楚楚,只會多給、從來不會少給半毛錢,爲的就是圖清靜,堵她的嘴。

  現在孩子上高中了,婆婆年紀越來越大,自己的事情也做不動了。她覺得這麼多年爲了兒子媳婦孫子付出了許多,理應得到他們的回報。

  於是便說:“兒媳,我老了,你應該辭職照顧我。”她聽了之後不肯答應,只要想起過往種種,自己就心裏火燒火燎難以釋懷。“老了,不是理由。”她望着對方這樣回答。“不孝!”婆婆邊罵邊哭,一發不可收拾,看來接下來又該到外面訴苦召告天下去了。

  她不怕,也打定主意不會辭職。女人做事業同樣不容易,走到今天這一步何其難,對方沒有添過一塊磚,加過一片瓦,還處處給她臉色看,半點親人之間的恩情與關懷都沒有。最後卻只用自己老了,就要求兒媳婦辭掉工作伺候她,這簡直是強人所難,癡人說夢。

  最終她與老公商量的結果是,請保姆。寧願兩口子掏這個錢,自己也不會回來當傭人。她老公埋怨她沒有人情味,還說家裏兒子媳婦孫子都有,照顧下家裏的老人還要麻煩外人,別人議論起來會說他們閒話的。

  孫燕珍笑得眼淚都出來了,對自己老公說:“人情味這三個字,我從來沒在你媽媽身上感受到過,現在也就自然別想從我這裏找到了。她做初一,我不能做十五,但是想道德綁架我也是不可能的。再說我在社會上創造的價值大於請保姆,於情於理,對於我們的現實來看,這纔是最好的安排。”她反正是鐵了心,婆婆的提議她堅決無法接受,如果一定要有人辭職照顧她的話,她老公願意她是不會攔着。

  三點評價:

  前面的事非恩怨在這裏也就不討論了,反正都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不存在什麼不瞭解的地方。

  事已至此,強迫女方回來照顧婆婆已不現實,對方的態度也已經表明得很堅決了,不如就事論事,好好討論一下如何贍養老人的問題才比較實際。

  像兒媳提出的請保姆也是一條可行的方案。只要出得起費用,再在家裏安好監控,請個負責的人,也不愁老人得不到好的照料。

  沒有必要一定要把原本就關係不好的兒媳綁在身邊,你不情我不願成天對着也沒什麼益處,彼此看着心情不好還生意見。已經到了這種歲數,如何安心度過晚年時光才最重要,其他的事情就不要再勉強了。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