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了上篇教學 ,已經開始入門拍攝人像覺得只有相機跟鏡頭比較瓶頸的話,那麼來看看這篇

weibo.com/ttarticle/p/s 上篇鏈接

PS:筆者所用相機為SONY 相機 閃光燈為SONY F60等設備 所以一些設備方面的區別還請海涵,在有區別的地方 我會指出,如有遺漏還望多多包涵。這裡所講的大多是新人入門的閃光燈使用技巧,主要是搭配實際運用為主,畢竟如果要我跟新人去說,你那邊光線太硬,中間過渡不明顯,你應該打打倫勃朗布光之類的用專有名詞去說明的話,這顯然超出了新手能接受的範圍,對於新手而言,能拍出一張在當時他狀態跟技術下讓他滿意的照片纔是他繼續拍下去的動力。

無閃光燈時的補光運用

如果你已經開始拍攝人像,發現不管是在室內還是戶外,甚至是漫展等地方總是有對光線力不從心的地方,那麼也許你就應該購入一些補光設備了。

既然是從無到有的閃光燈運用,那麼就從無開始說起吧。如果你在短時間內並不想購入一款閃光燈而又想要一個廉價補光方案的話,那麼補光板是最好的選擇。

正反兩面為金銀色的補光板是最常見的補光道具

在戶外,補光板可說的上是最好的補光設備之一,並且使用方法簡單,只要對著被攝者懟就行,有肉眼可見的效果。大多光線不怎麼樣需要正常補光的時候用銀色面,在模特身後需要輪廓光的時候用金色面(尤其是傍晚的時候)這算是最常用的技巧之一。

而對於補光板的大小選擇則看你自身需要,一般越大越好,補光面積越大,但如果你經常是一個人行動的可憐人,那麼買一塊小一點可一手拿穩相機,一手補光板的最好。題外話,目前筆者用的補光板偏大,很多較小的妹子來當後勤的時候拿起來都覺得費力,所以如果你真的找不到後勤之類的,千萬別買太大的。

單燈----單獨閃光燈的選購與運用

先從選購談起,當然,最主要的是你是否真的需要買一盞閃光燈,如果是肯定的,那麼我們就來談談怎麼買吧。

如果你在購買前對閃光燈知識一無所知,並且短期(甚至長期內)也不想太多瞭解只要能閃就行,或者以拍攝新聞,紀實,光線變化多,又要小巧輕便為主的話,那麼購買一款熱靴閃光燈並且帶TTL的為宜。TTL可以理解為閃光燈的AUTO檔會幫你根據環境光自動設定出力補光。

比如以筆者而言,主力燈(以輕便帶出去的單燈來說)就是SONY的F60(目前索尼原廠最頂級的燈)除了價格貴,沒有其他缺點,還自帶LED燈組可以當應急常亮燈補光(補光效果還不低)也可以作為視頻補光之用,SONY的燈還特別適合豎拍。(LED跟豎拍是SONY獨有的NC2家原廠燈無此效果)

現在很多副廠閃光燈也有不錯的效果,比如神牛,永諾。如果你對TTL不怎麼感冒,是那種模特站好一張張拍的(比如漫展的燈陣那種),以及在一個相對光線變化沒那麼大的地方(依然還是漫展),一個參數可以走天下的話,那麼購買一盞純手動的燈也就夠了,比如我作為副燈一直在用的永諾560。

總之,作為機頂閃而言,如果你有錢,買原廠,可靠性,性能在那裡(原廠別買那些便宜貨,除非是為了更輕便之類的其他目的,比如SONY的話F60跟F43你就一定要買F60,買F43還不如買幾個副廠)沒錢副廠,大部分時候,我們只需要閃光燈在特定的時間單次能閃出來就是,那麼廉價的副廠閃光燈夠你用了。(我個人甚至不推薦買F60,因為真的很貴,3000的價格副廠可以組一套不錯的燈陣了,即便不是燈陣也夠買神牛的外拍燈一套了。但如果你需要輕便又需要頻閃高速同步等等其他功能,原廠閃光是最可靠的。)

比如我在外拍一組LOLITA飄灑花瓣的照片的時候,運用閃光燈+高速連拍,雙燈帶的F60跟YN560II的時候,YN560拍了一組之後直接過熱關機保護了(差點變成屍體,有半小時左右無法使用)。而且在引閃器上經常會漏閃,原廠燈就不會。

接下來談談機頂閃的簡單運用

新手拿到第一個閃光燈的時候,大部分情況下都是裝在相機熱靴上,比如下面這樣。

圖片來自網路 為啥用6D你懂的

筆者這裡要首先說的是,在機頂閃配件上,請不要投入任何的投資,因為大多都是沒有任何鳥用的辣雞,比如什麼機頂柔光罩之類的(別問我為什麼知道的。都是慘痛的教訓),唯一值得買的可能就是環形柔光罩。

這類千萬別買 圖片來自網路

唯一可能值得購買的機頂閃配件 圖片來自網路

環形柔光罩如上圖可以柔和補光並且在模特眼中形成一圈比較好看的眼神光,缺點就是如上面2張圖所見,環罩的問題就是不算太便攜。而像圖1那樣要稍微柔光一下的話,白色塑料袋就可以了,並不需要花那筆無聊的錢。機頂閃最大的問題就是要避免直閃(直接對著被攝者臉或者你要補光的地方直接閃光),那樣的光線會偏硬,如果是在樓層不高的地方,一般都使用跳閃,即便你沒有任何柔光設備,光使用這個技巧都可以讓光線柔和很多。

灰色為跳閃示意圖 圖片來自網路

而在環閃罩子的情況下,因為有罩子的存在,閃光燈的補光效果會降低很多,尤其是GN指數偏低的機頂閃效果會更加打折扣(GN指數為閃光燈指數,比如F60的GN就是60所以才叫F60 F43因為GN才43所以叫F43,越大越好)因此當你使用環閃罩子的時候依然需要找光線比較好的環境下使用。(環閃罩子也大多在漫展中配合燈陣使用)

白色塑料袋組合成的最簡單柔光設備 圖片來自網路

如果你購買了補光板也可以對著補光板閃光來反射到被攝者身上作為反射光補光,這樣的補光效果十分出色。(尤其是在漫展那些展覽館樓頂偏高普通跳閃沒什麼用的時候)

如果用一句話說明單機頂閃的運用的話,那麼就是避免直閃,多運用跳閃以及可用的自然光補光(比如我一直說的去戶外或者去靠窗的地方)。

從無線引閃開始你的雙燈之旅吧

雖然單燈也可以無線引閃,但對於很多攝影而言,雙燈纔是開始自己無線引閃的開始。而對於無線引閃器而言,就索尼來說,最有性價比的就是神牛的無線引閃器,但千萬別買引閃+閃光燈而是要買純引閃器系統,比如下圖這樣的。

圖片來自網路

這種發射器帶接收器的版本有幾個優點 輕便 好拆卸 好搭配其他配件(一般3.5MM線材可直接連接保富圖等高端器材)而如果是發射器+內置無限引閃的熱靴燈,那麼如果你去棚拍用影視燈的話會非常麻煩,所以這樣的無線引閃系統纔是目前最合理的。

然後就是其他配件,燈架,柔光罩,以及主要的閃光燈,如果你之前大多是GN43+以上的熱靴閃光燈,比如永諾560之類的,那麼大部分情況下的拍攝活動都可以滿足了。而柔光罩的部分推薦購買一個神牛80X80的柔光罩套裝+一把小傘或者長方形柔光罩(千萬別聽ZACK的單燈教學一下就買60寸的傘 除非你是室內拍 而且地方夠大 我買了那把60寸的傘導致我要多帶起碼1後勤的同時我的F60跟引閃器就是在那傘上被摔了好幾次)燈架推薦買帶氣墊的,能真的保護你的器材甚至你的手。

當然,即便你沒有這些東西,只要有引閃器+閃光燈+足夠的後勤幫你舉著燈,那麼照樣能拍出很好的照片。接下來就分享一些雙燈的簡單粗暴的布光技巧。

下圖 淘寶9塊包郵的色片套裝最簡單但又最能唬人的左右雙燈色片閃光,如果你沒色片的話,紅藍色的塑料袋一樣可以代替。布光就是無腦的左右各一盞燈,而且大多都是裸燈。在這種情況下你唯一要注意的依然是正面光線,如果你只有2個燈要這樣的話,那麼正面依然要好一點的光線,而前面加一盞燈的話,那就是俗話說的無腦三燈流。

本人自己的範例圖 無視COSER就行 因為是原片還沒修

如果你短時間內一直是雙燈為主的拍攝(這類攝影很多,包括筆者我也是雙燈為主),那麼更多的布光會是這樣的(如下圖)前面一個高瓦數(GN)並且色溫準確的主燈(以我來說就是F60)來照亮整個人並且主要為臉部補光,帶色片的副燈在身後形成輪廓光。這種一前一後的搭配可以說是帶色片的副燈最好的搭配,而且也十分無腦。(小技巧,不要正面而是稍微有一點角度的打入補光會有更好的效果)

CN 千頁_未尋

上面的圖布光大概這樣 在布光的時候 千萬不能一條直線一樣的扁平布光 那樣的光線會出現對沖並且很難看(具體怎麼樣 你們自己可以試試)一般正面的主燈都會對人物是斜射進入 這樣會有很好的效果 千萬別跟機頂閃一樣正面照射 那樣就不就又變回機頂閃的套路了嗎 無線引閃的優點就全被你浪費了。(自由的控制光線!)

黑色為主燈 藍色副燈

總之如果是雙燈一主燈一色片副燈的話,副燈位基本是打輪廓光跟效果光為主,大多在被拍攝者的身後。很多特效片都是這麼拍的,所以看起來高大上的布光技巧其實很簡單。如下圖,照片的背景被打上了一層紅色的色片光,除了給人物打上輪廓之外,色片最大的用處就是改變背景的顏色讓畫面更充實。(想像一下如果這張圖都是右下角那樣的灰白色是不是就會很單調呢)

CN 榴槤

最後說一下,筆者外拍用的色片是這樣的。內景棚的話,我會用棚子自帶的四合一色片,應該是神牛的,保榮口,很好找,這裡就不放了,因為內景棚用色片我目前用的不太多。

真的只要8塊錢

說完色片布光,我們來說說最主流正常的雙燈布光,也就是兩盞燈都是純粹用來補光的那種,這種更加的主流而且用的多一點。

CN 怪獸

上圖是最主流跟簡單的雙燈布光技巧,主要作用就是打亮整個人物,布光為左右各一盞燈,這是一個最為簡單的布光辦法,可以應付大多數的場景,比如棚拍,漫展,外景補光,這幾乎是雙燈的最佳使用方法之一。

簡單的左右各一個閃光燈

而在這個布光方式的基礎上,我們會能衍生出很多其他的布光方式,比如你的人如果不是正面面對你,是側面的話,那麼一盞燈就要移動到人臉的方位,而另外一盞則要移動到側身。就如同上圖跟下圖一樣,你會發現雙燈的時候,兩盞燈會跟人在大多數情況下形成一個三角形,而這正好是能讓人整個淋浴在光線中的位置。

讓人物被光包圍吧

普通的攝影愛好者,有2個燈已經可以玩好一陣子了,如果你問我,雙燈最大的極限在哪的話,我會告訴你,控制陰影會相對難,尤其是拍攝人物出現的影子,當然,這不一定是壞事,就看你怎麼構思了。(比如把影子做成顆粒狀的像素效果之類的。)

三燈以及更多燈的運用----高手的進階之路

我覺得從三燈開始,就無需我太多的廢話了,因為如果你是從單燈,雙燈這樣一步步走上來的,那麼早就已經有自己的布光思路了,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麼就是最好的。

如果硬要說最無腦的三燈布光,那麼肯定是上面我所說的,雙燈色片+再正面主燈補光(你也可以把色片去掉,就會變成無腦純補光同樣有很好的效果,只是帶色片很哄人,妹子會喜歡帶色片),如下圖。

黑色為主燈,無需色片

然後,你會發現,三燈的話,依然會形成一個三角形,而人物則會出現在三角形內,而這幾乎也成為了人像布光的準則,如果你要消除陰影,那麼會把主燈抬高,從上往下打,左右的消除多餘陰影。

對於三燈或者多燈而言,討論簡單粗暴的布光技巧會有點太過難懂,因為一旦你有三燈,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對著某樣東西去實際拍攝,手辦也好,盆栽也好,但凡是靜物都可以,如果你要確實的人像陰影,甚至你可以去買一個石膏半身像都可以。(嗯,你也可以叫親戚來當模特)

對於多燈而言,自己去多實驗會遠比我教你怎麼做更有用(當然,我還是希望你聽我說完),布光的目的是在於你想完成什麼,是照亮人物,還是增加立體感(陰影)又或者?而這些,是在你有很多燈的時候,必須要提前思考的事。當你有越來越多的燈的時候,你首先要構思的不是拍照,而是要什麼樣的效果,當你有明確的目標的時候,使用這些工具纔不會太過於混亂。

後記----一些技巧跟經驗

在用燈的拍攝過程中,如果你要調整參數,那麼首先是去移動燈或者調節燈的數值以及距離,而不是去主動的移動模特,因為當模特移動的時候,你其他的參數都會發生改變,所以移動燈就好。

當你用多燈之後,並且有車,並不在乎重量的情況下,外拍請購買大功率的外拍燈,拋棄熱靴燈吧,當然,我們都知道這前提是有錢的情況下。

如果你要拍夜景人像,記得購買1~2根補光棒,或者其他可以輔助補光對焦的東西,比如這個。

一般電池夠2小時補光

記得區分前簾同步與後簾同步的區別,在夜景人像中,後簾同步也是一個相對實用的技巧,比如你要拍攝霓虹燈下的閃光人像,在這時後簾同步就會讓你拍出很好看的夜景人像。(記得帶三角架,最好)

目前最好的燈光教學視頻是ZACK的單燈教學2.0,當然,就如同我上面說的,千萬別聽他的,一下子就買一把60寸的傘,除非你是隻在室內拍攝。而最好的教學書籍是喬·麥克納利經典創意用光三部曲 瞬間的背後+熱靴日記+雕刻光線,如果你是喜歡拍攝靜物的攝影師(對人像沒興趣的那種)熊谷晃商業靜物攝影布光與佈景這本會非常適合你。

永遠要知道,拍攝的目的是完成你腦中的構思,而不是在拍了之後再去構思,後者那樣的神人也有,但大多都是個例,尤其是人像拍攝,前期的準備,尤其是溝通,永遠是最重要的。

多拍是最好的辦法,多帶後勤是質量的保證,這2條永遠都是最重要的,沒有之一。

歡迎關注我的微博 文章首發會在微博

weibo.cn/qr/userinfo?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