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9/29  青年日報
http://www.ydn.com.tw/News/257372
(報社修改文)  原創如下:
 
 
 IMAG0020
 
 
 

去冬向熱衷登山攝影的L買了本桌曆那風景圖是

一禎一禎拍回來的我放了許久都捨不得用

桌曆太美太雅致了又是朋友手作備加稀罕

年初,各地的花開完一座又火紅一座,姐妹們紛紛

在臉書發表文章及旅遊戰果。不想落後,也選了幾處地標,

準備攻上山頭拍個夠本。

 

大半時節我和山處在一種親暱的狀態明瞭那是無須

贅言的一種緣份連生病的那八個年頭在內我們

仍然緊緊相守沒有分離只是這病拖得太久太荒

不見復原,距離慢慢地就拉長了

 

這使我焦急萬分,卻苦無一絲法子對付。知道山也急,

它釋放了好多好多正能量及負離子給城市另端的我,

引我投懷送抱。夢裡唯有魂魄遵循誓約,抓著一條條

線索,如鷹如鳶在空中盤游,告訴它「我來了」。

 

對著那一座座巍峨的身影,我盡興地傾訴了自己的思念。

幾回朋友善意邀請,說要開車載我入山。一路喧嘩談笑,

卻將我們隔得更遠,我心中吶喊:「靜一靜、靜一靜,

且讓我獨自與山巒交談吧……

 

瞧瞧,我們皆已初老。歲月流呀流地,流掉了兒時、

純真,將故事鑿鏤成溪川大河,流經島嶼每一處、

流向太平洋的彼端。

 

    L到過西藏雲南青海等地,苦行僧般於雅魯藏布江邊紮

騎過騾馬、驢子與駱駝,算是壯遊的英雄一枚。

他對山的那份質樸敏銳純潔的愛,令我敬重敬佩。

而我,只要能抵達合歡山脈,折一枝含有雨珠味道的

雪梅,就算對得住自己的心了。

 

    我們的日子多麼不同?卻各自在追夢的旅途中,

規劃了藍圖和創舉,沒什麼遺憾的了!

 

那本看似光亮,實則塵灰密佈的桌曆,撫摸時總感

隔著結界般的網,遠近難測。我清楚,

某些人某些地方是一輩子也到不了了。

 

   山可不一樣,像同時出現在這個地球的知己,

不管日升日落,春去秋來,始終相互仰望牽繫彼此,

就算垂落到西隅的一方,照舊熟悉、眷戀如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