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說,時空是絕對的,時間和空間各自是相對的。剩下的艱澀專業就按下不表。

在哪裡最能體認到這個原理呢? 我認為是人生。

 

 

大家都同意不同人有著顯著的個別差異,

但身在群體的社會我們,又不願意和團體脫節,

於是我們就在滿足自己需要,和追尋社群認同中,寫成一本名為「生活」的札記。

 

 

追尋社群認同的極端現象我們稱之為「路西法效應」。

這是一種無以名狀的人類本能,是強調現代的理性社會所譴責的非理行行為。

蒼蠅王裡紀律嚴明的童子軍,是童話;

盧安達大屠殺裡的平民百姓,是真實。

 

 

追隨群體本來就是一種非理性行為。

 

 

那為什麼還要追尋呢?

沒錯,就是老掉牙的Maslow需求層次論。

 

 

我們都要安全感、我們都想要愛人和被愛,唯有滿足了這些,我們才能追尋所謂超脫自我的理智。

除非是具有極大自信的人,或是反社會化人格者,才能擺脫被群體認同的渴望。

 

 

回過頭來說,人生是相對的。

本來就沒有規定人生應該怎麼過,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然而很多人卻不這麼想,不論是背著家庭包袱的人、或是天生具有強烈責任和正義感的人,

其代表霍元甲就在戲裡開口了:活著本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

 

 

於是一下遷就自己,一下遷就別人,糊里糊塗就過了大半生,然後我們又聽到那種彷彿是繼承而來的對白:

「我這一生都為了這個家而努力」「我這一生都為了不要沒有錢而努力」

 

 

人生的進程彷彿被規定著要依群體的方式走,

過了30歲沒結婚又沒對象的女生就開始被消遣、感到焦慮;

結婚好幾年沒生小孩又遭受一樣的心理折磨,

不找個穩定的月薪工作做就是米蟲沒出息...

標準化的社群規範逼著我們去比較母群體常態分配的平均值。

 

這些看起來很無奈的事實,告訴我們一個很正面的訊息--事實上沒人能逼你怎麼做。

只要你意志力夠堅定、目標明確、生活沒有非負擔不可的責任,

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一定能更快樂一些。

 

 

照自己的進程過人生。論語說的很好:「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我有很深的體會。

不知足才是不快樂的來源,不是你擁有什麼、或做了什麼;

「回也不改其樂也」是因為顏回安於貧賤,沒有一定要做到像子貢那麼有錢,這不是他的人生目標,所以他快樂。

倒著說,子貢也不快樂,有這麼多錢只是他的家世和能力,並不是他追求的人生目標,所以他跟隨貧窮不堪的孔子學習。

 

 

沒人規定在這個時空下你要怎麼活,我們的人生都有屬於自己的小宇宙。

如此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