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8日,小米集團公佈了上市後的首份年報,其中顯示小米集團有5位高薪酬人士,最高的一位薪酬介於1.5億港元-150億港元。明眼人便能看出,這一區間跨度實在太大,最低年薪到最高年薪之間相差100倍。實際上,這位最高薪酬人士其實就是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

  然而對雷軍較爲熟悉的人便會知道,早在去年4月份小米集團還未上市之前,雷軍就已經獲得了小米B股6.4萬股,涉及98.27億元的股權獎勵。此外,在去年6月份的時候,雷軍又獲得了小米旗下的小米金融4207萬股的認購權,這部分資產約1.026億元,相加也就是99.296億元。換句話說,雷軍去年的年薪已經超過了1百億。

  據該份年報資料顯示,截至到去年年底,小米集團一共擁有16683名員工,其中有5966名員工持有以股份爲基礎的獎勵。將工資、薪金、花紅等全部相加,小米集團去年一共發出了35.65億元。換句話說,小米集團員工的平均年薪只有20萬元,與作爲老闆雷軍的1百億工資呈鮮明對比。

  值得注意的是,雷軍拿走1百億當年薪、小米員工平均年薪高達20萬元這在小米看來或許是一件好事,但在外界看來卻是一件壞事,因爲如今小米的發展狀況其實並不是很好。僅以資本市場爲例,小米集團是在去年7月9日正式登陸港交所,至今剛好9個月。在這9個月的時間裏,小米集團的市值曾一度突破5千億港元。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目前小米集團的市值僅剩2809.34億港元。換句話說,在這短短1年不到的時間裏,小米集團的市值蒸發了2千億不止。

  除此以外,小米集團最核心的智能手機業務其實也正在遭遇華爲、vivo、oppo等國產手機的夾擊,想要穩住自己第四的位置已經不易,更別談超越華爲了。而在這種上下不得的情況下,小米集團管理層如果還在享受鉅額年薪與股權激勵的話,勢必會給許多人留下極壞的印象。此外,據年報資料顯示,小米集團去年的淨利潤爲136億元。可經過調整之後,淨利潤僅剩85.5億元。換句話說,雷軍的年薪其實已經超過了小米集團的利潤,這在資本市場上極爲少見。

  不過或許是迫於輿論的壓力,雷軍早在今年1月9日,也就是小米上市滿半年後迎來的期權解禁的當天,雷軍宣佈將小米集團上市之前所獲得的股權激勵全部捐給慈善機構。換句話說,雷軍雖說去年的年薪高達1百億,但真正拿到手上的年薪其實是要減去此前獲得的98.27億元股權獎勵的。

  不過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隨着小米集團股價的下跌,雷軍去年4月份獲得的98.27億元股權獎勵已經縮水了約30億元。換句話說,真正捐給慈善機構的98.27億元,現在已經變成了不到70億。回過頭來,其實雷軍捐掉這些財富對他也沒多大影響。據2019年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雷軍如今的個人身家爲11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爲740億元)。

  言既於此,許多人應該都抱有這麼一個疑問,那就是資本市場上的一些企業明明就不賺錢,有些企業甚至是處於虧損狀態,爲何創始人總能夠獲得百億甚至是千億的身家?其實這種現象已經十分正常,不僅小米集團是如此,拼多多、美團、滴滴無一不是如此。以拼多多爲例。據今年3月中旬拼多多所公佈的第四季度財報顯示,拼多多2018年全年營收爲131.2億元,淨虧損爲39.583億元。可儘管如此,黃崢的個人身家卻仍舊高達15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爲1005億元)。

  除了拼多多,美團其實也是如此。據今年3月11日美團點評所公佈的業績報告顯示,美團去年實現的營業收入爲652.3億元,淨虧損爲1155億元。自然,這1155億元實際上是包括了1046億元的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調整之後美團點評去年的虧損爲85億元。不過儘管美團虧得再厲害,王興的身家卻在不斷上漲。據2018年胡潤百富榜顯示,王興的個人身家爲390億元,2017年王興的個人身家只有265億元,一年內增加了125億元。

  這公司去年才賺85億,老闆卻拿走1百億當年薪,員工年薪20萬。與這些互聯網企業大佬相比,其實經營房地產和飲料、食品等實業大佬們的身家來得會更加真實一些。因爲前者的財富經常會隨着股價的上升和下跌而出現變化,但後者由於有實業的基礎,即使股價再跌,他們的真實財富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