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作爲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地下埋葬着無數的歷史遺址和古代墓葬,而要想讓這些寶貴的歷史遺存重新煥發光彩,就離不開考古學,更離不開田野考古發掘。但爲了更好的保護地下遺址和墓葬,考古部門從不主動發掘,只是搶救保護被施工、盜墓等破壞的墓葬。

  1996年,在浙江省臨安市玲瓏鎮,一家燒磚廠在一座小土山上取土時,挖掘機意外挖出了一個大洞,趕來圍觀的羣衆清理完洞口的泥土後,發現下面埋着的是一座磚砌的墓室。幾位大膽的村民找來手電,從破洞下到了墓中查看,發現裏面有大量的瓷器、玉器和金器,由於當時村民基本沒有文物保護的意識,將大部分文物哄搶一空。

  事情傳出來之後,文物部門立刻派考古隊前去查看情況,並追繳被哄搶的文物。考古隊員經過對墓葬位置、形制的研究,認爲這座墓葬應該是五代時期,吳越國國王錢氏的一座家族墓葬。

  《新唐書》、《資治通鑑》記載,唐朝末年,臨安人錢廖因爲平定浙江一帶的農民起義有功,唐昭宗下旨升他爲鎮海節度使,統治江浙一帶。之後十幾年間,錢廖在其統治範圍內採取“保境安民”的方針,吸引了大批流民的涌入,使得當地經濟不斷髮展,錢廖的實力也水漲船高。

  公元907年,後梁太祖朱溫稱帝,爲了拉攏錢廖,朱溫封錢廖爲吳越王,從此吳越國成爲了五代時期偏安江南的一個小國。考古隊員介紹說:按照史料記載,和最近幾十年的考古發現,吳越國王室家族墓基本分佈在浙江省杭州市和臨安市兩地。

  考古隊經過對墓葬仔細清理之後,找到了一塊墓誌銘,上面刻有“吳越國恭穆王后扶風馬”幾個大字,據此,考古隊確認這座大墓的主人就是五代時期吳越國第二位國王錢元瓘的王后。

  《新五代史》中記載,馬王后是雄武軍節度使馬綽的女兒,在錢元瓘還是王子的時候就嫁給了她。馬王后嫁給錢元瓘之後,很多年都沒有子女,於是她主動找到當時吳越國的國王錢廖,要求爲王子納妾。錢廖聽了兒媳婦的話之後大喜,認爲她是一個開明大度的媳婦,讚揚她說:“延吾世祚者汝也!”

  這座王后陵在歷史上雖然被盜,但盜墓賊只是從前室一個小洞進入的地宮,因此破壞並不嚴重,而且盜墓賊只拿走了值錢的黃金,大部分瓷器、玉器都完整的保留下來了。考古隊員回憶說,當時他們進入地宮之後,首先發現的就是碼放整齊的瓷器,經過清理,一共有44件之多。

  這44件瓷器製作精美,有碗、盤、水盂、粉盒等多種器形,而且全部青色爲主,並無太多紋飾。看到這裏,考古專家立刻意識到這批瓷器很可能是失傳上千年的祕色瓷。“祕色瓷”最早的記載出自唐朝人陸龜蒙的詩中,雖然後代都有記載,但一直無人見過珍品,因此一千多年來,無人知道“祕色”究竟指何種顏色。

  直到1978年,陝西法門寺地宮出土了13件瓷器,上面記載有"瓷祕色"三個字,祕色瓷的神祕面紗才被揭開。臨安五代大墓中出土的44件青瓷到底是不是祕色瓷?現場的考古專家沒有一人能夠鑑定,因爲見過祕色瓷實物的人太少了。

  當時考古隊認爲,如果這44件瓷器真是祕色瓷,那都將是國寶。爲了慎重起見,考古隊立刻停止了發掘工作,立刻向上級部門報告,請求北京能夠鑑定祕色瓷的專家前來,鑑定墓葬中的瓷器到底是不是祕色瓷,並指導發掘保護工作。

  北京的專家趕到之後,經過仔細鑑定,確認吳越國王后墓葬中的44件瓷器,全部爲越窯祕色瓷的精品。無論從器物種類,還是從數量看,都是祕色瓷一次空前的重要發現,其在浙江青瓷發展史乃至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新五代史》、《資治通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