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黎旅嘉

  受制於3300點關口壓力,本週兩市連續震盪,昨日兩市主要指數漲跌不一,滬指收跌0.16%。隨着震盪再起,投資者“焦慮感”再度升高。

  不過,分析人士認爲,從升勢階段上看,當前行情顯然已進入第二階段,市場整體分歧較大,部分機構繼續看多,但也有不少機構認爲大盤短期仍將橫盤震盪。但在後期多項政策有望繼續對場內風險偏好提升繼續形成合力的背景下,A股中長期行情仍值得繼續看好。

  短調無礙中長期行情

  昨日,兩市開盤漲跌不一,隨後維持震盪整理走勢。盤初滬指低開低走;深成指、創業板指在紅綠間窄幅震盪,盤中股指反彈翻紅,午後再度下挫,滬指一度跌近1%;尾盤拉昇走高,創業板指、深成指收紅。盤面上,多數板塊飄紅,資金觀望情緒較濃,成交明顯縮量。題材方面,透明工廠概念領漲,5G、地產等崛起,化工股、週期股集體低迷。

  截至收盤,滬指報3239.66點,下跌0.16%;深成指報10436.62點,上漲0.82%;創業板指報1741.17點,上漲0.09%。

  就昨日盤面而言,指數方面依舊受制於3300點壓力,而本輪震盪行情或也難以在短期內結束。回顧本輪行情,每每在大盤受阻於重要關口都伴隨着投資者“焦慮感”的升高。不過,分析人士表示,盤面脫離此前震盪、再度回升背後最重要的原因就來自於場內外資金已再度積聚起對於市場的共識。雖然針對短期行情,資金分歧顯化,但在中期維度下,無論是宏觀角度的基本面和資金面,還是微觀角度資金調倉以及對估值的擔憂都已有所消退。

  而從市場整體來看,近期成交額、換手率均大幅提升,市場情緒快速升溫。市場活躍度自2019年1月底開始快速提升,兩市日成交額也多次上破萬億元關口。從兩市成交額以及換手率的快速提升反應來看,市場情緒高漲。在這樣的背景下,已然升溫的行情熱度後期仍將持續正向作用於盤面。

  堅定持倉定力

  種種跡象表明,當指數行至重要阻力位後波動加大或將成爲常態,不過,後期多項政策有望繼續對場內風險偏好提升繼續形成合力。進一步而言,基本面好轉的跡象已越來越清晰。而回顧海內外股市表現與經濟基本面的相互關係,可以發現股市表現基本上都是領先的。有鑑於此,A股中長期行情依舊值得看好。

  而從佈局方向上看,方正證券認爲,4月A股將迎來第二波反彈的佈局期。目前的股票市場正處於估值向業績切換的時間窗口,投資者應更加關注業績變化帶來的結構性機會。行業配置可關注三條線索:一是業績穩定和顯著改善,如非銀、工程機械、食品飲料、地產等;二是通脹溫和上行,CPI在3月-6月會持續溫和擡升,關注農林牧漁、食品飲料等;三是硬科技,細分領域關注通信、計算機、電子等。

  針對短期震盪行情,分析人士表示,投資者可針對自身情況採取以下對應策略:首先,在關鍵點位,應多加觀測,大膽研判,小心驗證,逢高獲利了結部分倉位;其次,應做到大跌不慌,大漲不急;大漲賣,大跌買;低吸+高拋相結合;最後,如果手握中線品種,就要堅定持有,學會在行情中“熬”,以靜制動,坐觀其變,只要趨勢沒走壞,就沒必要頻繁操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