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大型主題採訪活動正在全國鋪開,數百名新聞工作者從西柏坡出發奔赴各地蹲點調研採訪。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是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召開地,也是在這裏,毛澤東同志提出“兩個務必”,帶領中共中央啓程踏上了希望考個好成績的“進京趕考”之路。

  “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以“兩個務必”爲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激勵廣大黨員幹部砥礪奮進再出發的強大精神力量,有着深遠歷史意義和重大現實意義。在這其中,包含着對歷史規律的分析借鑑,包含着對我們黨艱苦卓絕奮鬥歷程的深刻總結,包含着對勝利了的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對即將誕生的人民政權實現長治久安的憂患意識,包含着對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堅定執着。

  從西柏坡出發的道路充滿了崎嶇坎坷,70年來我們黨團結領導人民一路披荊斬棘、奮勇向前,共產黨人經受住了考驗。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到訪西柏坡時明確指出,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複雜,應該說,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回首黨和國家幾十年的發展歷程,確有一些人沒能通過“考試”:有的沉醉於物質生活和奢靡享樂,丟棄了理想信念和艱苦樸素作風;有的喜歡躺在功勞簿上,只知道誇耀過去取得的成績;有的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缺少銳意創新的精神;還有的缺乏勇氣和魄力,面對歷史機遇踟躕不前……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有少部分人過慣了舒適日子,漸漸失去了憂患意識和進取精神,更不要說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在西柏坡紀念館內,有這樣一塊特殊的展板,上面寫着:“根據毛澤東的提議,全會作出六條規定:一、不做壽;二、不送禮;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平列。”一句句簡短樸實的話語,既是中國共產黨人“進京趕考”前爲自己定下的紀律和規矩,也是對自身保持憂患意識、勇於自我革命、努力艱苦奮鬥的一種提醒,在今天仍照亮共產黨人的征程。2012年12月4日,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衆的八項規定,開啓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激濁揚清的作風之變。2017年10月27日,十九屆中央政治局首次會議審議《中共中央政治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與西柏坡精神一脈相承,是黨優良傳統的體現,鮮明彰顯着我們黨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精神,打鐵必須自身硬的精神,知行合一、實事求是的精神。前進路上,這樣的傳統和精神,決不能丟。

  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對每位黨員幹部而言,絕不能驕傲自滿、固步自封,也不能猶豫不決、徘徊彷徨,而應當時刻保持艱苦奮鬥、戒驕戒躁的優良作風,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勇立潮頭、奮勇搏擊。在評閱時代答卷時,歷史和人民不會永遠駐足於過去的成就與功勞,只會不斷髮問:下一段航程將駛向何處?而對共產黨人來說,唯有永葆再出發的勁頭,才能答好新時代的考卷。(本報評論員 尉承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