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WEO稱,受到全球增長拖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2019年的增長率將從2018年的4.5%降至4.4%,但2020年將上升至4.8%。其對2019、2020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預測比1月WEO時均下降0.1個百分點。

  報告稱,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2018年的增長下降反映了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土耳其經濟衰退、2018年末經濟活動減少以及伊朗(經濟)收縮加劇的影響。其預計2019年的情況會有所改善,因爲刺激措施可以維持中國的(經濟)活動,阿根廷和土耳其等經濟體的衰退壓力也逐漸緩解。到2020年,由於政策調整預期將使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經濟)活動加強,目前受衝突和地緣政治影響的一些國家的緊張局勢也將緩和,預計其增長將上升至4.8%。

  分項來看,報告預測亞洲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2019年、2020年的增長預計均將爲6.3%,2020年的增長預期比1月時又下調了0.1個百分點。

  其還預測雖然部分中歐和東歐國家的增長普遍強勁且高於預期,但歐洲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整體的(經濟)活動在2019年將比先前預期的減弱,2020年將出現復甦。基於此,IMF預測歐洲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今、明兩年的增長預期分別爲0.8%和2.8%,比1月預期分別上調了0.1和0.4個百分點。

  而對拉丁美洲,IMF預計其未來兩年的增長將分別爲1.4%和2.4%,比1月預測進一步下調了0.6和0.1個百分點。

  對於新興市場今年的經濟情況,瑞銀新興市場區域首席投資官馬瑞斯卡爾(Jorge O. Mariscal)也表示,一方面全球央行擴大流動性給新興市場提供了“順風”,但另一方面,全球經濟衰退的“幽靈”也給其帶來壓力。“今年前3個月,MSCI新興市場指數上漲了8.6%,但不及標普500指數的漲幅13.6%以及MSCI世界指數的漲幅12%。印度、土耳其、南非、泰國和阿根廷等國的選舉以及巴西頗具爭議的社會保障改革正給新興市場帶來一些內生的不確定性。”

  荷寶全球基礎股票主管、新興市場股票投資組合經理費德麗(Fabiana Fedeli)也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新興市場股市年初以來表現亮眼,基本面也有所改善,值得投資者進一步挖掘其成長潛力。不過土耳其、泰國、印尼、印度大選等政治不確定性也可能給新興市場股市帶來不確定性。

  此言非虛。近日,土耳其國內政治情況曾曾一度再次引發土耳其里拉及股市“雙殺”,並波及同屬於“奔潰四國”的阿根廷、委內瑞拉。

  英仕曼投資組合經理歐薩斯(Guillermo Osses)表示,從長期來看,土耳其當局此前的做法會令歐洲銀行繼續撤離土耳其銀行系統中的貸款,而這將進一步壓制當地銀行和企業部門。

  調升中國2019年經濟增長預期至6.3%

  4月WEO預計中國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將分別爲6.3%和6.1%,前者比1月的預期上調0.1個百分點,後者則下調了0.1個百分點。

  IMF認爲,調升2019年的預測是因爲一些關稅問題並未實際發生;而調降2020年的預測,是因爲(經濟)活動的潛在動力或繼續緩和。

  IMF稱,通過中國監管部門對影子銀行及債務累積的控制努力,中國經濟對信貸的依賴程度有所下降。

  之前亞行首席經濟學家澤田康幸認爲,儘管近年來經濟增速放緩,但中國經濟發展勢頭依然強勁。中國年初宣佈的財政改革,特別是個人所得稅和社保改革等利好消息,將有助於緩解預期工資增速疲軟的不利影響,並刺激國內消費增長。澤田康幸並預計,未來幾年,消費仍將是促進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此前,中國3月PMI數據重回榮枯線之上。不少分析師均認爲,這代表中國經濟已觸底,今年稍晚可能反彈。

  興業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涵認爲,二季度經濟顯現向好趨勢。一方面,從社融到經濟可能有3個月左右的滯後,效果在二季度可能體現得更明顯,企業經營感受比較好的情況逐漸落地;另一方面,減稅降費更多從4月開始實施,對經濟的效果可能會在4月有更多體現。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認爲,在從去槓桿轉入穩槓桿之後,全社會的融資增速已經在2018年末見底,這預示着中國經濟有望在2019年二季度企穩。

  而本輪經濟企穩的動力並非是基建和地產投資等傳統刺激,而是來自於減稅降費政策推動下,居民消費和企業研發的回升,這種模式下經濟回升的力度或許不大,但是經濟增長將更加穩定、也更可持續。

  渣打銀行大中華及北亞首席經濟師丁爽也指出,1~2月中國經濟增長或已觸底。“3月中國官方製造業PMI由2月的49.2回升至50.5,重返擴張區間,其中生產和新訂單子指標觸及近6個月高位。”他稱,“我們認爲生產復甦不單是季節性因素的體現,更表明財政刺激或已開始拉動內需增長。”其預計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增長均加速,CPI和PPI受豬肉及金屬價格上升推動,3月或出現回升。

  此外,鑑於市場流動性整體保持平穩,預計3月M2同比增長或與上月持平在8.0%。新增人民幣貸款增長或放緩,但債券發行顯著加速將推動3月社會融資總量增長或加速,抵消貸款增長放緩和表外貸款持續收縮的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