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風格珠寶,以「日不落帝國」的維多利亞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命名,它以大顆璀璨的寶石彰顯奢華,以蜿蜒輾轉的花葉枝蔓表現浪漫,以立體精細的浮雕肖像勾勒優雅。也是英國哪個時代的最具代表性風格。

蛇形珠寶

1840年,阿伯特親王送給維多利亞女王一枚祖母綠靈蛇形狀的訂婚戒指,使之成為當時女性必備的首飾款式,靈蛇在西方世界,當時寓意永恆的愛。

女王加冕後第一次會議就是佩戴著一隻蛇形手鐲。女王對蛇形首飾所代表的「智慧和永恆」意義如此傾心,以致蛇形珠寶幾乎成為了她個人終生佩戴的護身符,蛇形首飾也因此在維多利亞時代達到了頂峯。

浮雕珠寶

「浪漫時期」浮雕首飾在女王的親身推動下席捲整個上流社會,各種浮雕頭像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尺寸佔領了珠寶界。除了慣常使用的縞瑪瑙和貝殼外,紫水晶、玉髓、珊瑚等材質也紛紛加入了浮雕行列,至今依然流行。

昆蟲主題的珠寶

佔據著這個時代女性的衣袂和髮鬢。蝴蝶、蜜蜂、蜻蜓這些傳統的溫柔小可愛自不用多說,甚至蒼蠅和蜘蛛也被做成珠寶降落在時尚女子的面紗、帽子、緊身胸衣上。現在很多大牌珠寶在設計中還在用。

大胸針

胸針在這一時期成為了珠寶界的寵兒,各式各樣的大尺寸胸針風靡英法。Pigue胸針是奢華時期的佼佼者,其工藝類似中國的「金銀錯」,即將幾何形金銀線、點嵌入玳瑁、蜜蠟、象牙之中,往往在大型飾物中運用。

黑色系珠寶

層疊項鏈

這個時期這種在頸項間層疊纏繞的項鏈,幾乎引起了全世界的瘋狂追捧,鑽石、大粒珍珠、細小的種子珍珠、珊瑚珠等各種材質環繞而成的項圈式項鏈圍滿了女士們的柔頸。


在這個遍佈美妝博主、網路紅人的時代,我們用「帶貨女王」來形容那些時尚風標人物。時尚風尚標多變,帶貨女王們也不斷在變,今天是這個她,後天又是那個她。在19世紀的日不落帝國,有那麼一個名副其實的帶貨女王——維多利亞女王。維多利亞作為人形種草機都給當時的女粉絲們種了哪些草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件是白婚紗。1840年,維多利亞女王和比自己小三個月的表弟阿爾伯特親王舉行了婚禮。維多利亞拋棄了傳統略顯浮誇的金銀材質禮服,選擇了白色的綢緞配以精美的蕾絲花邊來製作婚紗。這件婚紗由皇家設計學院的院長威廉-戴斯親自設計,由200多名工人耗時八個月製作完成。可以想像出婚禮上身著白紗的女王是多麼驚艷了。維多利亞的場婚掀起了一場白色婚紗風潮,上層家庭的女孩們都以穿著帶有白色蕾絲邊的白婚紗舉行婚禮為榮。女孩們對白色婚紗的追求還推動了國內紡織業的技術進步。隨著織布機縫紉機的出現,普通家庭的女孩子終於也可以穿上夢寐以求的白色婚紗,做自己的女王。維多利亞帶火的第二件物品是蛇形飾品。說起來也和她的婚姻相關,1840年,阿爾伯特親王向維多利亞女王贈送了一枚中央鑲嵌著女王生辰石——祖母綠的蛇形訂婚戒。訂婚戒指對維多利亞來說本來就意義非凡,再加上她認為蛇形代表著永無止境的愛和守護,所以她對這枚戒指格外的珍視,終其一生都佩戴著它。女王對其他蛇形飾品也很有好感,其中不得不提是蛇形胸針。女王在首次出席議會時佩戴了一枚小巧精緻的胸針,這一帶就帶火了。時尚女性們紛紛佩戴上胸針尤其是女王相似款蛇形胸針。除了前面提到的飾品,維多利亞女王還帶火了黑色系珠寶。1861年阿爾伯特親王離世,傷心的女王戴上了黑色的哀悼首飾,其中一枚鑲嵌有阿伯特親王肖像畫的別針從不曾取下來。女王的動向就是其他人的風向標,佩戴哀悼珠寶竟然成為了一種時尚。由煤玉、黑色龜甲、黑色琺琅、黑檀木、石榴石等製成的珠寶變得更為多見。最後要說的女王離不開的切爾西靴。這款靴子是女王的御用製鞋師根據貴族們在參加馬術活動時候所穿的鞋子改良製成的,窄口低幫、鞋跟較低,前後採用不同的皮革製成,側面利用鬆緊帶收緊靴筒。由於切爾西靴穿脫方便,女王經常穿它。參考資料:《維多利亞女王:「歐洲的祖母」》《時尚衣櫥》《維多利亞時期的首飾藝術風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