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不管是中國的王公貴族,還是商賈士紳,或是中國的草根農夫,都追求著居住形態中的「院落空間」。農夫的院子可以養雞、養鴨、種菜、晾曬或者說偶爾當作露天餐廳,擺個桌子在院子裏,就可以喫飯喝酒。

而王公貴族,其院落便是一種雅趣、休閑、花草、名木的「格調空間」。而這些格調空間,自然便成為了彰顯主人身份、品味、權力乃至階層的一種符號。

中式院子,是專屬中國人的精神和文化,是一種優雅與從容,也是一種境界與智慧。

如山間清爽的風,如古城溫暖的光,而書房,便是創作的地方了。

書房挑燈看桂花,雨夜溫爐煮淡茶。此時,煮一壺暖茶,磨一磨幹掉的墨跡,生活如此淡雅從容。

筆墨紙硯作為華夏文化的象徵,一直引導著社會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建設,人們會聯想到國家的禮治和文明,聯想到書香門第的儒雅,聯想到典章文物的輝煌以及文人士大夫的瀟灑,等等。

現在人們喜愛它們,是由於其中包含著無窮的文化魅力,即使不使用放在書齋裏作為擺設也讓人快意,作為古玩來收藏,也可以令人陶醉,彷彿有了這些,生活便不自覺慢了下來,自己的人生又得到了不經意的小確幸。也慢慢的成為中國人的一種理想生活:拋離喧囂,靜品生活!

「夏日的午後,書房中閒坐,伏案讀書,倦意來襲時便憩息,朦朧的睡去,朦朧中夢見你,這是我最幻想中最愛的光陰」。錦木工坊,品位身邊的慢生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