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曉松很火,他瀟灑行走江湖,詩與遠方都兼顧的生活是讓人羨慕。博學,能說,又生活灑脫,雖然現在長相醜了一點,但曾經也有過白衣飄飄的年代。喜歡拿自己長相自嘲的他,自然是靠才華喫飯,而不是顏值。

只是,我們絕大部分人學不來他那種任性的人生。

1

路遙和高曉松,這兩個毫不相干的人在這篇文章裏出現。

因為,他們代表了兩種生活模式,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

你本是路遙的平凡人生,別總做高曉松的任性夢。

你像《平凡的世界》裏的孫少平那樣,父母一輩子都是農民,出生就註定只能在農村生活;而高曉松父親是清華大學教授,母親是建築學家和教育家。高曉松說:「碩士在我們家基本等同於文盲。」從小在清華大院長大的高曉松,在求知上可真是佔盡天時地利。

當你像孫少平那樣為了有上高中的機會感恩戴德,就算在學校裏過最貧窮日子也心甘情願,父母基本上把你放養的時候;高曉松父母已經給他規劃好了藍圖。「讀完清華,就到國外留學讀博,然後成為某個領域的學者或科學家。」

當你還在想著怎麼種田插秧,想著怎麼和父母商量讓你讀完高中,看能否有機會考上大學的時候;高曉松已經在學習琴棋書畫,在周邊高知家庭如魚得水。

當你還在像孫少平那樣,渴望到外面的世界看看,渴望到一個陌生的世界去,哪怕漫無目地流浪的時候;高曉松在大城市自由自在地生活,接觸各種藝術風潮了。

你像《平凡的世界》裏孫少平,像金波,像少安,也像潤生,但你唯獨不會像高曉松。

你一點點地懂得些道理,沒有人教你,也沒有人給你規劃,你只能一步步都靠自己走出來。

你從沒想過命運會怎樣,因為你根本也看不到未來的樣子,也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他慢慢懂得,人活著,就得隨時準備經受磨難。他已經看過一些書,知道不論是普通人還是了不起的人,都要在自己的一生中經受許多的磨難。」這大概是你16歲時,讀到《平凡的世界》給你的震撼和教育。

2

那時候你知識匱乏,你能夠接觸文化的產品非常有限。

15歲才開始接觸到第一本課本以外的書,你的精神世界裡沒有導師,也沒有引路人,只有玩伴和每日升起又落下的太陽。

像孫少平高中畢業後,回到雙水村教書那樣。

「每一個年齡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對於孫少平來說,目前田曉霞就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個人。在某種意義上,這個女孩子是他的思想導師和生活引路人。在一個人的思想還沒有強大到自己能完全把握自己的時候,就需要在精神上依託另一個比自己更強的人。也許有一天,學生會變成自己的老師的老師——這是常常會有的——但人在壯大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總需要求得當時比自己的認識更高明的人指教。」

多渴望,能夠像高曉松那樣:「隨便踹開一家的門,進去聊會天就很長知識,梁思成林徽因就住我家前面的院子。」

高曉松中學讀的是北京最牛的北京四中。

而你讀的是隻有幾十個人的鄉村中學。

高曉松們稍稍努力就可以在國內一流大學裡讀書,而你必須每日做堆積如山的高考模擬試卷,看著黑板上離高考還有多少天的大字,不斷給自己鼓氣才能考到一所可能稍微好一點大學。

而更多人,甚至這樣的機會都沒有,譬如孫少平。

「他在我們的時代屬於這樣的青年:有文化,但沒有幸運地進入大學或參加工作,因此似乎沒有充分的條件直接參與到目前社會發展的主潮之中。而另一方面,他們又不甘心把自己侷限在狹小的生活天地裏。因此,他們往往帶著一種悲壯的激情,在一條最為艱難的道路上進行人生的搏鬥。他們顧不得高談闊論或憤世嫉俗地憂患人類的命運。他們首先得改變自己的生存條件,同時也不放棄最主要的精神追求;他們既不鄙視普通人的世俗生活,但又竭力使自己對生活的認識達到更深的層次。」

高曉松說:「人不能一直奮鬥,那會失掉很多有趣的東西。」

但你必須一直奮鬥,要不失去都談不上。

「是的,他是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為了幾個錢而受盡折磨;但他已不僅僅將這看做是謀生活命——歷經千辛萬苦而釀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這種認識叫做關於苦難的學說。」

每日在烈日下勞作之後,再看看《平凡的世界》裏孫少平的這些話語,也給自己一些勇氣和安慰。

3

我奮鬥了十八年才能和你在一起喝咖啡。

這是當年一篇很火的文章。

現在依然如此,而且更分化了。

你可能在城市生活了二十年,還拿不到高曉松們出生就擁有的戶口。

你可能努力一生都企及不了高曉松們的圈層。

你多想也出生在書香門第,你多想也可以進最好的中學,你多想也年青到處闖蕩,你多想也衣食無憂,你多想也白衣飄飄,多想詩酒年華。

但這一切在你的人生中都不可能。

你必須珍惜每一次讀書的機會。

你必須暑假出來打工賺錢。

你必須畢業之後馬上工作,幫補家裡。

你必須好好珍惜每一份工作,害怕失業。

你必須承受城市高房價的施壓。

你必須面對自己卑微的人生。

那麼,你該感謝命運嗎?

當然得感謝。

你能夠來到這世上,能夠上大學,能夠有工作,能夠在城裡立足,能夠拿著手機閱讀,能夠擁有自己的時間,就已經走了多少的路,已經超越了多少人?

路遙說:「現在我已全然明白,像我這樣出身卑微的人,在人生之旅中,如果走錯一步或者錯過一次機會,就可能不值錢地被黃土埋蓋;要麼,就可能在瞬息萬變的社會浪潮中成為無足輕重的犧牲品。生活拯救了我,就要知恩圖報,不辜負他的厚愛。要格外珍惜自己的工作和勞動。你一無所有走到今天,為了生活慷慨的饋贈,即使在努力中隨時倒下也義無反顧。你沒有繼承誰的罈罈罐罐,迄今為止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勞動所獲。應該為此而欣慰。」(《早晨從中午開始》)

這是你喜歡路遙的原因。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裏說,命運休論公道。

在不公道的命運裏,依然要感謝自己所能夠擁有的一切。

就算奮鬥了十八年才一起喝咖啡,也不能否認說這十八年的奮鬥就沒意義。

就算在這城市生活了二十年依然沒有戶口,但你在這城市至少生活過。

就算跋涉了無數,依然難以企及別人的人生,但對於個人來說,已經走了自己該走的路。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底層個人命運隨時被改變的無奈,經歷過無數可能稍微一步不慎就換個人生的悲哀,像高加林,像孫少平那樣,只能聽天由命。

「每個人的生活同樣也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鬥。從這個意義上說,在這些平凡的世界裡,也沒有一天是平靜的。」

平凡人生纔是絕大部分人的真實,高曉松那種任性的夢,只能偶爾做做。

4

你最初來到這城市,走出火車站,和孫少平來到黃原心境都一樣。在擁擠的人羣裏,內心蒼茫。你想著怎樣立足,怎樣獲得一點點機會,怎樣讓自己過上體面一點點的生活。

你為了一點點改名命運的機會而激動不已。

「由農民身份變為工人,對這些人來說,可是自己人生歷史的大轉折。毫無疑問,未來的一切在他們的想像中都是光輝燦爛的。」

這是孫少平從農民身份獲得一個礦工身份後的感慨,而他在體檢的時候,因為血壓太大,第二天複查如果血壓還太高,那就不得不讓他恢復農民身份的那個反映,大概很多有過命運掙扎的人都記憶猶新。

他想的是:不能回家去——絕對不能。也不能回黃原去!既然他已經出來了,就不能再北返一步。好馬不喫回頭草!如果他真的被煤礦辭退,他就去銅城謀生:攬工,掏糞,掃大街,都可以。

就這點小小的改變,他想著不能被命運屈服。然後去找那個測量血壓的醫生。

你有過那種極度卑微又極度渴望的經歷嗎?

你有過那種擺脫一點點底層命運的機會,然後欣喜若狂的心態嗎?

你有過那種一步不慎可能命運全改的恐慌嗎?

如果你有過,就知道那意味著什麼。你就不敢任性起來。

命運沒給你任性的機會。也不會給你任性的機會。

「少平總是把隨身帶下井的一本書在黑暗中翻到折頁的地方,然後借用手中的礦燈光,一聲不吭地看起來。」

在這微弱的燈光中,在那沉重體力勞動的間隙中,拿起自己心愛的書,讀上幾頁,讓自己不至於沉淪,這纔是普通人不普通的經歷,像是生活中的一道光。

這是孫少平的平凡人生,也是你的平凡人生。

5

平凡人生,平凡愛。

你在尋覓中,找那個合適的人。

所謂合適,包括,出身,工作,地位,經濟條件,還有你能在什麼地方遇見的人。

在工廠上班,大概遇見高級寫字樓TA的概率極低;在高檔社區生活的人,大概也難以接受城中村的愛情;你在農村生活,大概也不會和一位城市姑娘戀愛。

擁有更多資源的高曉松,路上遇見沈歡,認識三天後,就說我們結婚吧。結婚三年後,兩個人的婚姻走到盡頭。在一次選秀上,見到17歲的徐粲金,高曉松覺得她很漂亮,「她的眼睛臉型長發,符合一切我對美女的標準。」那時36歲的高曉松追17歲的徐粲金,大概也是容易的事。然後兩個人生了女兒,不久就離了。

高曉松的在情感世界裡的任性,平凡如你,真學不來。

他可以認識一個人三天後就說,我們結婚吧。可以接觸17歲的女孩,然後說在一起吧,然後又分開。過自己黃金單身漢的生活。任性,自由,多暢快的人生。

但你呢?經營一段愛情,經營一段婚姻,能夠遇見,能夠相伴就已經不錯。

愛一次都小心翼翼,等到那個能夠陪伴你的人,你希望他千萬別走開,因為你折騰不起來。

像孫少安那樣,知道自己配不上有公職的田潤葉,去山西一趟就帶了秀玲回來,兩人磕磕絆絆,風風雨雨的一生。

像郝紅梅那樣,少女的時候想高攀顧養民,結果沒成,嫁了村裡人,生了孩子,也安心過日子,沒想到丈夫磚窯裏被埋,成了寡婦,自己帶著孩子,被其他男人欺負,高中同學田潤生出現在她生活裏,重新燃起一點希望,但田潤生父母反對,遲遲沒來看她。一次她被男人欺負,甚至想到了死,是兒子救了她。一個滿天飛霞的傍晚,那個提著小包的瘦高青年從天而降般出現在她生活裏,她抱起兒子,幸福地閉住眼睛,投向他伸出的雙臂之中。

像田潤葉那樣,因為少安結婚,極度失落下,接受了自己並不愛的李向前的求婚,結婚之後一直獨自生活,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丈夫出了車禍,她回到丈夫身邊,安心照顧他。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還接受他去街上補鞋的工作,潤葉還得幫丈夫去說服他父母,為了丈夫的尊嚴。

像孫少平那樣,雖然他和田曉霞有著夢幻般的愛情,但他自己內心也都覺得有些不真實,曉霞因為一次採訪去世之後,他的痛苦唯有在惠英那可以得到點安慰,他受傷到省裏治療的時候,還是拒絕了金秀的愛情,因為惠英的煤礦小屋才能給他溫暖。

有挫折之後的依賴,如田潤葉和李向前;

有苦難之後的深情,如孫少平和惠英;

有歷盡滄桑後的溫柔,如郝紅梅和田潤生;

有愛而無緣的悲傷,如金波和那位藏族姑娘。

這纔是大部分人的愛情和婚姻,不一定都是那麼完美的愛情,有著各種陰差陽錯,有著各種心酸無奈,但也都期待那一份溫暖,尋找那一個可以依靠的人。

不能像高曉松那樣瀟灑地說:我們結婚吧,我們離婚吧,我們去洛杉磯生孩子吧。

讀過高曉松的書,他說自己最想要的生活就是在洛杉磯街頭翻譯外國小說為生,他有那樣的資本和能耐。他說自己,基本上比較偏中,既不左,也不右,你要說中庸也好嗎,叫我自由派也好,我就這樣一個讀書人。

他是讀書人,滿腹詩書,少年時白衣飄飄,年少成名,中年時著書立說,賣文賣口才賣名氣依然是人生贏家。能像這樣活著也真是暢快。

但普通如你,真學不來。

所以,你只能像路遙《平凡的世界》裏的人物,平凡人生,平凡生活:「他現在認識到,他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應該按照普通人的條件正正常常的生活,而不要做太多的非分之想。當然,普通並不等於庸俗。他也許一輩子就是個普通人,但他要做一個不平庸的人。在許許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應該表現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來。」

孫少平在高中畢業期間去幫助犯錯的郝紅梅,就是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

金波在複員回家後,每日拿著藏族姑娘贈送的瓷杯喝茶,就是不平常的做法。

田曉霞偷偷去看孫蘭香給她買些衣服又沒告訴孫少平,就是不平常的做法。

孫少安看著自己的孩子在破爛的學校裏讀書,決定拿出自己辛苦燒磚賺的錢,幫村裡蓋一座學校,就是不平常的做法。

這些都是普普通通的人生,每個普通的人生都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你可以像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一樣,普通但不庸俗,在許許多多的事情上,表現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你的平凡人生也會有屬於自己的亮色,至於任性的夢,也只能偶爾做做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