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廢武功,親小人遠賢臣

漢元帝的信任與支持,讓蕭望之等儒臣看到希望,但也只是曇花一現。儒臣的影響力與日俱增,致使史高心理失衡,與蕭望之等產生嫌隙,權力鬥爭的陰影籠罩西漢王朝。史高與宦官石顯等里外呼應,反對蕭望之。蕭望之憂慮外戚放縱、宦官擅權,向元帝建議:中書是國家政事之本,應由賢明公正之士掌管,任用宦官掌管中書,不合乎國家舊制,違反「古不近刑人之義」,必須糾正。

然元帝柔弱無主見,久而不決。蕭望之此議,招致宦官石顯等嫉恨,於是與史、許兩姓外戚聯手,共同對付蕭望之,將蕭望之逼死。蕭望之飲鴆自殺,元帝僅僅口頭責怪弘恭、石顯等人卻沒有懲治幕後推手,事後對其寵信如故。從蕭望之的死,看出漢元帝的政治無能,缺乏眼光與謀略。

宦官專權,皇權旁落

蕭望之死後不久,中書令弘恭病故,石顯繼任。中樞權力急劇失衡,向宦官一方傾斜。元帝特別寵信宦官,認為宦官沒有家室,不會結黨營私。於是元帝將朝政全部委託石顯處理,事無大小,都由石顯彙報決斷。於是石顯威權日盛,公卿以下無不畏懼。石顯儼然一言九鼎,元帝雖為天子,權柄卻握在石顯手中。

石顯不僅與宮廷太監結為「內黨」,還勾結史、許等外戚,並拉攏見風使舵的儒臣,結為「外黨」;內外呼應,興風作浪,黨同伐異。易學大師京房曾提醒元帝不要寵信佞臣,元帝卻執迷不悟,依然聽任石顯專權;京房觸怒石顯,很快被逐出朝廷,隨後又因「非謗政治」而被處死。石顯擅權期間,綱紀紊亂,吏治腐敗。宦官石顯專權,正是漢元帝縱容的結果。在帝制時代,大權旁落乃為君之大忌。

宣帝虎父生犬子,元帝優柔寡斷,受制於宦官外戚。他,在位16年,自然災害不斷,社會危機日深,土地兼并之風盛行。他,親小人遠賢臣,寵信宦官,皇權旁落,開啟西漢王朝宦官專權之風。

他,本想以儒家治國,過於理想化,結果卻背道而馳,使得漢室江山轉入衰落。果然,驗證其父"亂我家者,太子也!"的預言。大漢王朝百餘年幾代君主的積累,從此即將土崩瓦解。

讀史明志,翻翻書,看點兒歷史~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