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一線城市。

悠然見南山一定是奢侈品,尤其是令人羨慕的「悠然」

先說說「南山」在什麼地方?

第一說法。

在古都西安,秦嶺山脈,「終南山」,又名太乙山,簡稱「南山」。道教發祥地。

秦嶺山脈中段,自古有著「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

秦嶺南山是中國的道教聖地,風景絕美,應該就在那裡。事與願違,不在那裡。

第二個說法,

江西省廬山境內,廬山是中華十大名山,此山也跟陶淵明生平的活動有關,所以肯定是這個。何況還有「結廬」二字。其實這個結廬跟廬山沒關係。結廬是建造房屋的意思。這可不能瞎猜。確實是在廬山,而且是望著南邊的山。

第三個說法,

三隻是一種心中的山,南邊的山,那是一種意境,並不是某一座,就像風吹草低現牛羊,那是一種意境,你不是看見牛羊。

陶淵明來說,是從容澹泊。大美學家朱光潛是從這詩文中發見到美學上的一種高渺境界。

中國最高妙的都是傳達意境,表達人的情懷,而不是侷限於文字表面意義。

第二個問題就是悠然啊,陶淵明,在那個年代確實能悠然,確實可以,飛鳥相與還,還可以,欲辯忘言,到忘我忘去煩惱的境界。

不然他還是個土豪,十餘畝土地,八九間房屋。

可是今天大城市的人就很難,就算是到了再好的身體,心中仍然不能悠然,如果沒有手機可能會好一點,至少可以放下心來,悠然幾天。

陶淵明的幸福指數很高啊。

只是歷史的真相是,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是種不了地的,也沒有了收入來源,,公元427年,陶淵明因為沒了收入來源,又拒絕別人的請他出仕,終究還是餓死了。

近日聽說陶淵明的後人,做了主播,賺了月入百萬。居然有人指責,他背離了陶淵明的理想。

無論活在今天無論活在今天還是古代。無論還是活在鄉下,或者是一線城市,生活就是你想要的樣子就可以。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