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琅琊仙客(吳夢樓)。圖片來自網路。

據報載,南昌海昏侯墓出土遺失1800年的《齊論語》,成為震驚考古界、轟動文化界的重大發現。而這部久已失傳的《齊論語》,其傳承及神祕消亡,則與西漢時期臨沂地區的一位大儒,魏晉南朝第一門閥琅琊王氏的開基祖王吉有關。

眾所周知,孔子「述而不作」,《論語》並非孔子親作,而是弟子及再傳弟子們彙編孔子言行整理而成的一部語錄。孔子號稱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弟子們散佈各國,按照自己的理解弘揚先師的思想,史稱「儒分為八」,加之秦始皇焚書坑儒,儒家典籍散佚嚴重,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版本,比如《論語》便有齊、魯、古文三種較為通行的版本。其中《齊論語》和《魯論語》屬於今文經系統,即由倖存的儒生口述、用漢代通行的隸書字體(今文)記錄的文本,《古論語》則屬於古文經系統,系魯恭王擴建王宮、拆毀孔家老宅時,在牆壁裏發現的文本,用先秦時期的古文字寫成。三種《論語》大同小異,惟《齊論語》多出《知道》《問王》兩篇。隨著「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推行,儒家典籍逐步規範化、統一化,《齊論語》逐漸消失匿跡。

1800年後,在南昌海昏侯墓中,發現了這部久已失傳的《齊論語》。墓地的主人,是曾經即皇帝位27天便被廢掉的海昏侯劉賀,原為昌邑王,封地在山東。而教授這位廢帝昏王以儒家典籍的老師,便是時任昌邑王中尉的王吉。

王吉,琅琊皋虞人,字子陽,通《詩經》,擅左氏《春秋》,又好梁丘《易》,傳習《齊論語》,是當時有名的經學家,琅琊王氏的開基祖。

昌邑王劉賀荒淫怠政,王吉力諫,不聽。昭帝死後,劉賀被迎立為帝,荒淫無道,在位27天即被大將軍霍光廢掉。昌邑王臣僚多論罪,唯王吉倖免。昌邑王劉賀後被改封海昏侯,貶到遙遠的江西煙瘴之地,南昌大概也因此得名。王吉則被起用為博士諫議大夫,屢屢上疏言政,被視為迂腐而失寵。王吉託病辭官。元帝即位,王吉被徵召,赴京途中病故。

上圖:臨沂(古琅琊郡治)王羲之故居(琅琊王氏南遷後,舍家為普照寺)

縱觀王吉一生,實為醇儒之士。但在後世傳說中,卻已成為「積行獲仙,不學而得」的神仙中人(見陶弘景《真誥·闡幽微》,出自《正統道藏·太玄部》)。大概是魏晉南朝時琅琊王氏已成為奉道世家,故而追尊其祖先予以神化。這就好李唐皇室自比老子李耳後裔,吐蕃贊普世系追溯到釋迦王族。

雖然琅琊王氏先祖成仙一事並不可考,但魏晉南朝時王氏子弟好道成風,卻是不爭的事實。王氏子弟在道教經文中屢屢現身,或學道成仙,或修德成真。琅琊王氏不僅男性子弟獲登仙位,而且女性後輩也能超凡成仙。例如西晉末年司徒王衍有女兒名進賢,當時已與愍懷太子司馬遹(癡呆皇帝晉惠帝長子)訂婚,只是尚未許配。八王之亂中,晉惠帝皇后賈南風計殺太子,王衍為避禍悔婚。建興四年(316年),匈奴劉曜攻破長安,滅亡西晉,擄走晉愍帝及王公士族。船到黃河中央,劉曜貪戀美色,脅迫進賢為妻,進賢眼見大河茫茫,哭天不應,叫地不靈,憤而拔刀怒斥:「我皇太子妃,司徒公之女,爾胡羌小子,敢辱我乎!」言畢投身河中。侍婢小名六齣也隨主投河。嵩山神女韓西華出遊,見此情景,當即接引主僕二人,脫離軀骸,入嵩山修鍊,後證得仙道(見《真誥·稽神樞》,出自《正統道藏·太玄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