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曝光辣條生產問題”、甘肅省緊急發佈“學校和周邊200米範圍內禁售辣條”的公告,一系列消息再次引發了公衆對於學校周邊食品安全的關注。事實上,經過多次打擊整治,本市學校周邊銷售辣條的現象已經大爲減少。但記者走訪發現,有個別商店仍在偷偷售賣其它“五毛零食”。

除了食品問題,還有家長對於學校周邊的開店業態提出了質疑,“成人用品店”就開在學校邊上,怎麼說都不合理。

小店火爆 靠的是違規賣熱食

下午5點20分,懷柔實驗小學對面的財政和超市裏,兩個看店的奶奶正嚴陣以待,一個端着笊籬在油鍋前守候,另一個攥着一沓錢準備找零。十分鐘後,每天都會準時上演的一場“盛會”果然開始。二三十名下了課後班的孩子擁進了這家面積不大的小店,有的挑起了零食,還有的則指着油鍋前的雞排、薯條、麻辣燙,紛紛點起了餐。

校園周邊門店調查:辣條雖無,“五毛食品”仍在

孩子們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剛下鍋的食物,沒有一個人注意到掛在角落的一張食品經營許可證。這張證件清楚寫着,店鋪的經營項目只包括“預包裝食品銷售”和“散裝食品銷售(不含熟食)”,並沒有“熱食類食品製售”一項。也就是說,小店現場製作炸物、賣麻辣燙的行爲已經違規。

小店的裏屋,店主阿杰正坐在沙發上休息。本來全職開小賣部的他,前段時間找到了別的工作,就讓家裏老人代爲看店。雖然學校前的小賣部很有賺頭,但因爲老人歲數太大,阿杰打算把店轉讓出去。面對着以買鋪子爲名諮詢的記者,阿杰倒是毫不避諱。

“外面那些炸的都是偷着賣的,孩子就愛喫這個。”雖然不能提供賬本,但阿杰表示熱食業務應該是店裏賺得最多的一項。記者對盤下店鋪後能否再繼續做熱食生意表示了疑問,阿杰則痛快表示“那倒不用擔心,沒人查。”而對於能否把違規行爲轉爲正規的問題,阿杰表示“想加經營範圍估計是加不了,現在學校門口不讓賣這個。”

除了財政和超市之外,正對着懷柔實驗小學經營的還有另外兩家小賣部。但這兩家店都沒有現場賣熱食的業務。相比於財政和超市的火爆範圍,這兩家店明顯不受孩子們青睞,即使是放學高峯期也冷冷清清。

五毛零食 仍然有漏網之魚

在這三家小賣部裏,記者都找到了零食售賣區域,所賣產品基本都是“五毛零食”或“一塊零食”,幾乎沒有一種是正規超市或便利店裏賣的大品牌的零食。不過,惡名在外的各種“辣條”,店裏確實沒見到。

校園周邊門店調查:辣條雖無,“五毛食品”仍在

記者從三家店裏總共挑選了24種零食,裝了滿滿一兜,只花了16.5元。這些零食中有“馳名”產品“牛羊配”、“秀逗”,但更多的產品名稱則略顯陌生,外觀上也頗爲奇葩:有牙膏狀的果凍、膠囊狀的奶糖、煤氣罐樣式的噴氣糖……

記者隨後逐一把許可證號輸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理總局的查詢系統,發現大部分零食都確實是“驗明正身”的產品,但也有少部分漏網之魚。比如一款名爲“紅派手撕素牛排”的零食,包裝上寫產品屬於“擠壓豆粉熟食”,但許可證上允許生產的食品類別卻是肉製品。“天潮菓阪果凍”包裝上所標的廠家信息和許可證信息均查詢不到,“衛龍魔芋爽”、“YK5+2糖果套餐”兩款產品的原廠家委託了其他廠家生產,但受委託廠家沒有在系統中備案。

從店家口中得知,店裏所進的這些零食基本都來源於懷柔南華市場。記者在南華市場也找到了幾家零食批發的攤位,但並沒有看到五毛零食。商戶表示,小品牌的零食以前確實有賣過,但現在已經不讓賣了。“尤其是這些五毛的,我們後來就沒再進貨。要有人還在賣可能是以前剩下的貨。”

沒有了進貨商,懷柔實驗小學門口的五毛零食或許會在不久後逐漸消失。那麼財政和店裏賣的炸物質量如何呢?記者在南華市場也找到了一些凍貨批發商。面對着記者批發“雞排”的請求,店主拿出了“帶棍”的和“不帶棍”的兩種。其中“不帶棍”的雞排是整塊的雞肉,有正規的包裝;“帶棍”的雞排則是用肉糜裹着麪包糠製成,與小賣部所見的有些類似,但只用普通塑料袋包着。“這種便宜一點,但是沒有證啊。”店主指着帶棍雞排說道。

學校對面是成人店 學生和家長擔憂

下午4點左右,東五環外管莊地區管莊路,一個個身穿校服的學生開始從二外附中校園裏走出來。他們有的被守候在校門口的家長直接接走;有些則去往馬路邊的公交車站候車;也有不少學生去到校園附近的商店裏購買文具、零食和小喫。

校園周邊門店調查:辣條雖無,“五毛食品”仍在

距離校門口約摸一百米的馬路對面,偶爾能見到三三兩兩的學生路過一排底商。包括糕點店、文具店、羊絨店、修腳店在內,共十來家不同類型的商店在此經營。其中,有一家店面的招牌格外引人注目——門店上方和打開的門以及側身安在牆上的招牌,都提示着路人,這是一家“成人用品店”。而在該店大招牌下方的LED廣告屏上,則滾動播放着“成人玩具”“保健用品”“夫妻用品”等字幕。

剛剛接到上六年級的兒子,準備一起步行回家的駱先生也認爲,成人用品店開在學校對面不太雅觀。尤其是有大大小小几個方向的招牌,容易對學生造成影響或誤導。

除了建議“成人用品”店不要開在學校對面,初中生小鵬同時也呼籲學校周邊的一些菸酒商店不要對學生售賣香菸。“我知道有些初中生會悄悄買香菸躲起來抽。就在這附近,麥當勞那兒有一個煙店,我看見有學校的學生掏錢去買香菸。”

記者就成人店開在校門口一事致電諮詢,管莊地區辦事處綜治辦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校園周邊的環境治理是他們的一項工作。“目前的要求是網吧、遊商等,不允許在學校周邊經營。”而對於此事,該工作人員回覆稱,“從法律、從政策上面來說,只要商戶證照齊全、辦公場所合法,不是違建,就不太好治理。”不過,該工作人員同時也表示已經記錄下這個問題,將從廣告牌、平常經營行爲等方面給予規範。“我們再多檢查檢查,覈實一下。”

商家學校街道工商等 各方都要負起責任

“全社會都有保護好青少年健康成長和發展的責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學校周邊之所以出現不太適合開設的門店和一些不合格、不健康的“五毛零食”,是與多方面原因相關的。“教育部以及各地方几乎都有相關的文件、規章,禁止在校園周邊某些範圍內開設網吧、遊戲廳、菸酒店等,但可能各個地方具體落實的情況不太一樣。”

儲朝暉認爲,對於校園周邊出現不當門店和不健康經營內容,商家、學校、社區、街道辦、工商管理部門等均有責任。“商家應該在店面選址、開店對象、輻射範圍、經營產品類型等方面負起責任;同時,社區也應該盡一份管理責任,畢竟學校是在社區周邊;此外,學校作爲主體之一,也可以提一些意見。比如通過向人大、政協等提建議來解決,以利孩子健康成長;而街道和工商部門,應該在店面規劃、審批和經營環節多注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