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那是俄羅斯的錢袋子!

不僅不會是俄的負擔,還會是俄日後發展的關鍵所在!

俄羅斯科學家羅蒙諾索夫就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西伯利亞將使俄羅斯走向強大」!

「西伯利亞」是一個很大的地理概念,其包涵了烏拉爾山脈以東;蒙古,外興安嶺以北;北鄰北冰洋,西南抵哈薩克中北部山地的廣大區域!

其面積近1300平方千米,且絕大部分都位於俄羅斯境內!

「西伯利亞」其實與我國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中國歷史上的北方游牧民族,如:匈奴,鮮卑,突厥,蒙古,女真等民族,都是從西伯利亞地區發源,興盛,崛起!

後來蘇武牧羊的北海,霍去病封狼居胥的瀚海,其實都是現如今西伯利亞高原上最為有名的貝加爾湖!

後來,沙俄崛起後,一步步蠶食并吞並了整個西伯利亞地區!

如今的西伯利亞,雖然人口稀少,但確是一個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的地區!

這裡蘊含著豐富的天然氣、石油、黃金、金剛石、木材、皮毛、野生動物、魚類和清潔的淡水資源!

僅秋明一個州的油氣資源就已超過美國的全部儲量,以秋明為中心的西伯利亞油氣田,是世界上僅次于波斯灣的世界第二大油氣田所在!

而在原蘇聯以探明的煤炭資源儲量中,有近百分之七十在西伯利亞地區!

淡水資源方面,貝加爾湖的淡水儲備量達到了2.36萬立方公里,佔全世界淡水儲量的約20%。

同時,西伯利亞還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針葉林,木材資源十分豐富!

如今的俄羅斯對西伯利亞的開發還是十分有限的,西伯利亞就如一個巨大的金庫,卻還沒有被完全的打開!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西伯利亞大面積的土地,將越來越適宜耕種!

未來的西伯利亞,將會是推動俄羅斯發展的巨大引擎,今天的俄羅斯在面對國際上各種制裁的情況下仍舊能夠頂住壓力,很大的原因就在於西伯利亞所生產的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給俄羅斯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經濟利益!

未來的俄羅斯,將會更加倚重並依賴西伯利亞來提供整個國家所需的各種資源,土地!

西伯利亞只會越來越受重視,越來越熱鬧!


西伯利亞地區氣候寒冷,面積佔俄羅斯領土總面積的75%,人口卻只佔到了俄羅斯總人口的20%。客觀地講,西伯利亞的存在對於俄羅斯十分重要:從經濟的角度,西伯利亞地區擁有大量的自然資源,是俄羅斯的經濟支柱;從軍事的角度,西伯利亞的存在對俄羅斯的地源環境有正面作用;從政治的角度,西伯利亞地區是俄羅斯世界大國的基礎。

1.西伯利亞的經濟價值。西伯利亞地區是俄羅斯領土的主要構成部分,西其烏拉爾山,東到太平洋,北鄰北冰洋,南到哈薩克中部,總面積1276萬平方公里。西伯利亞地處高緯度地區,大部分屬於寒帶氣候,不適宜人類居住。不過,西伯利亞地區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俄羅斯是世界石油儲量排行世界第六位,而76%的石油儲量分布在西伯利亞;俄羅斯的天然氣資源排名世界第二,80%以上的天然氣資源分布在西伯利亞;俄羅斯煤炭、鐵礦、森林、銅等自然資源,也巨大部分分布在西伯利亞地區。俄羅斯經濟嚴重依賴能源與礦產出口,自然資源豐富的西伯利亞堪稱俄羅斯的經濟支柱。

2.西伯利亞的軍事價值。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僅次於美國,是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擁有超過7000枚核武器、110萬正規軍、20000多輛坦克、4000多架作戰飛機。不過。龐大的領土面積對於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也起到了正面作用,特別是西伯利亞地區。首先,俄羅斯的歐洲部分處於東歐平原,無險可守,西伯利亞地區為俄羅斯提供了巨大的戰略空間;其次,俄羅斯在遠東地區部署核武器,能夠直接威脅到美國阿拉斯加州,甚至是美國本土;最後,西伯利亞地區緊鄰北冰洋,在全球變暖的大趨勢之下,北冰洋冰川不斷解凍,西伯利亞的軍事價值也在不斷提升。

3.西伯利亞的政治價值。西伯利亞的存在提升了俄羅斯的政治影響力。有了西伯利亞地區的存在,俄羅斯才能發揮如今的影響力。試想一下,俄羅斯只擁有歐洲部分的領土,如何能夠對亞洲中部地區、北冰洋、亞太地區發揮如此大的影響力。再者,除去西伯利亞地區,俄羅斯只擁有40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自然資源有限,戰略空間有限,又無法對美國形成軍事威脅,還能稱之為世界大國嗎?

從1572年開始,沙皇俄國開始對西伯利亞地區進行擴張,經過300多年,最終佔據了全部西伯利亞地區。可見,俄羅斯人對於西伯利亞的重視!如果西伯利亞地區不是俄羅斯的核心利益所在,俄羅斯人又何必用300年的時間及無數鮮血征服這塊土地!


謝邀!西伯利亞氣候惡劣、人口稀少,但是礦產、森林等自然資源豐富,不但不是俄國的負擔、而且還是俄國的財富。俄國確實患有「過度擴張」的大國病,目前主要「病發」地區在克里米亞、東烏克蘭等地,而不在不在西伯利亞,雖然西伯利亞也是俄國擴張的「成果」。至於西伯利亞對俄國有多重要,前面「飛狼」同學已經分析的非常全面具體了,在此不贅述,學生主要從「戰略縱深」的角度說,有史為證。

【西伯利亞】

1、西伯利亞干涉。1918年——1922年,一戰的協約國派遣軍隊在俄國遠東海岸登陸,進軍海參崴、廟街、伯力等地,武裝支援俄國白軍推翻在遠東的布爾什維克政權。1920年英美等協約國撤出俄國後,日本軍隊單獨留在俄國遠東直到被蘇軍擊敗,1922年撤兵。日本作為海洋國家,海軍較陸軍有更大優勢,可以暫時控制海參崴等遠東沿海地區,進一步深入內陸,則難度非常大,西伯利亞對於抵消來自日本的威脅、保護莫斯科等核心地區,起到了戰略縱深的作用。補充一例:二戰時,諾門罕戰役,直接打消了日本「北上」進攻西伯利亞的念頭,使得蘇軍可以將大部分主力用於蘇德戰場。

【遠東共和國】

2、工業區東移。俄國面對的威脅,除了來自東亞的日本,主要還是來自西歐,兩次威脅到俄國國家生存的戰爭:拿破崙入侵、納粹德國入侵都是來自歐洲方向,俄國都是慘勝。此時,西伯利亞成了戰略後方,進入工業時代後,利用當地豐富的資源,俄國也重點建設了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工業區等重工業(國防)基地。

【俄國四大工業區】

綜上,西伯利亞是俄國的財富,但也是「潛在財富」,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怎樣降低成本開採資源是一項重要課題。同時,如果俄聯邦不能有效解決人口外流、經濟衰退等問題,西伯利亞對於莫斯科的離心傾向,恐怕難以避免,地緣政治格局必將重新洗牌。


俄羅斯佔有西伯利亞,並在西伯利亞南部、東南部(即外東北)建設了大量散落的俄裔居民點,從而形成對這一荒涼廣闊地區的牢固控制。那麼西伯利亞對俄羅斯到底有什麼作用,擁有這個地區,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

第一,從經濟上看,西伯利亞的重要性並不高

西伯利亞資源豐富、土地廣袤,被稱作資源寶庫。但是,受制於極度寒冷的氣候條件、長期封凍的地表、交通設施的嚴重匱乏,這裡的資源遲遲未能開發出來。直至蘇聯後期,特別是1980年代,西伯利亞的石油、天然氣、煤炭產量才達到了全蘇聯的50%左右。之所以直到蘇聯後期,西伯利亞的能源資源才大規模開發,根本上還是因為,在此之前無論是蘇聯還是沙皇俄國,都沒有足夠的資本、勞動力用於開發這一地區。西伯利亞資源的開採成本過高,只有在特定歷史條件下,例如其他易開採地區已經枯竭,它才有開採價值,這種價值體現在礦物質利潤是否足夠高,以至於可以投入大量金錢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人力資源投入。事實上,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西伯利亞的大量開發活動就陷於停滯,特別體現在大量工業城市的衰落。

戰爭中,西伯利亞更多是一種精神大後方,而不是物質大後方。這在衛國戰爭時期體現最為明顯。當時蘇聯的官方宣傳時,納粹德國雖然佔領了150萬平方公里的蘇聯土地,但是還有兩千萬平方公里的蘇聯國土掌握在人民的手中。但是,淪陷的土地集中了絕大部分工業產能、人口和城市,西伯利亞和中亞的經濟貢獻非常有限。因此,西伯利亞更多是「精神大後方」,而不是「物質大後方」。要不是戰爭之前,蘇聯將大量工業企業遷往烏拉爾山以東;戰爭開始後,美國和英國大量援助蘇聯,單靠這個「精神大後方」戰勝納粹德國,即使不是幻想,也是難度非常之高的。

第二,從戰略、國防和外交上看,西伯利亞非常重要

沙俄崩潰後,西方國家,包括日本,集體干涉蘇俄革命。列寧命令成立遠東共和國,作為蘇俄的緩衝國。遠東共和國的成立,在外交上策應蘇聯的需要,抵制了日本對蘇俄的侵略。衛國戰爭時期,日本的「北上論」(也即攻擊西伯利亞,與納粹德國形成相互策應、夾擊蘇聯態勢)最終破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西伯利亞地域廣袤、環境惡劣、資源和經濟價值低,攻擊西伯利亞性價比低。試想,如果西伯利亞原本就掌握在日本手中,則這個地區完全可以成為其攻擊蘇聯核心地區的跳板。

從外交上看,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之所以能夠保有世界大國的地位,除了核武庫、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其領土廣袤,特別是西伯利亞的存在,讓其對從歐洲到中東、中亞、東北亞在內的廣闊地域的事務,都有一定的發言權,例如,俄羅斯一直通過太平洋艦隊對東亞安全事務施加影響,同時也通過參加亞太經合組織,參與亞太經濟合作。

總之,俄羅斯維持對西伯利亞的統治,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和人力,例如維持鐵路基礎設施、維持遠方的行政建制,體現出領土大國的高昂運行成本,大量前蘇聯時期工業城鎮的衰敗,體現了俄羅斯對西伯利亞的統治其實在「虧本運行」。另一方面,西伯利亞的存在,已經成為俄羅斯人大國情懷的支撐力量,也是大國地位的物質保障,倘若沒有了西伯利亞,蜷縮於東歐平原的俄羅斯,恐怕再也沒有底氣聲稱自己是大國了。從這方面來說,西伯利亞的角色又是不可或缺的。


不明白中國有這麼多的人熱衷談論西伯利亞對俄羅斯的重要性!

想首先問一句,你們是俄羅斯後裔?留著俄羅斯的血液?

如果沒有,就是傻瓜。

西伯利亞(錫伯利亞)自古是東方黃種人繁衍生息的地方。儘管不是自古以來屬於中華,但是屬於黃皮膚的亞洲人。在5000年的文明史中,那裡起碼有4000年屬於黃人。

在這個範圍的黃人,可以理解成東方文明的主人。如果沒有外來的西方文明的強行介入,這些黃種人或許會被處於溫帶的中國人的先進文明所融入。

俄羅斯對中國來說是強盜,他給中國人民造成的災難遠遠大於侵華的日本。俄羅斯對西伯利亞的各個汗囯就是滅頂之災,滅國之災,滅族之災了。很多世代生活在錫伯利亞的黃種人已經被俄羅斯人從地球上消滅了。

錫伯利亞是東方黃種人的領地,應該合力把俄羅斯驅逐,並將現在還生活居住在錫伯利亞的俄羅斯人就地解決,讓他們償還他們祖輩犯的滔天大罪。

當然,以上是「黃種人」的情結。不一定適合現在的全球一體化的時代。

中國不但有俄羅斯這個對手,還有美國這個更加強大的對手。在這一場世界命運「豪賭」中,我們要有大國的氣度,胸懷,思維。要善於借力打力,我們自己成長了多少,就替代俄羅斯多少,以確保能夠戰勝美國,最終贏得終極勝利。

今後應該討論錫伯利亞對中國的重要性。


沒有西伯利亞,就沒有沙皇俄國;沒有西伯利亞,蘇聯恐怕熬不過衛國戰爭。西伯利亞曾經給俄羅斯廣闊的地理要塞和戰略縱深,今後還會給俄羅斯更多的農林業、礦藏和水力資源資源以及領海。

有彼得大帝時期,沙皇俄國曾經制定了「通向四大洋」的戰略計劃:向西佔領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以打通波羅的海出海口;向西南佔領土耳其海峽,以打通地中海出海口;向南佔領波斯,以打通阿拉伯海出海口;向燕佔領北中國,以打通日本海、黃海出海口。如果這個計劃完成實現,俄國將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本土直通四大洋的帝國。

這個計劃最後只實現了四分之一。在西面、西南、南面,俄國人的計劃要麼實現得非常勉強,要麼乾脆沒實現,但在東面,俄國一路侵佔中國的外東北,將領土擴張到了海參崴。俄國腹地與遠東距離遙遠,如果沒有龐大的西伯利亞做支撐,遠東一帶的領土是不可能鞏固的,太平洋不凍港,更容易得而復失;縱然不是被中國奪回,也可能被日本侵佔。

西伯利亞除了讓俄國的遠東變得安全外,也讓其腹地有了更多迴旋的餘地。二戰時期,德國突襲蘇聯西部領土,如果蘇聯沒有廣袤的腹地,恐怕很難有底氣與德國周旋並取得戰爭的勝利。除此之外,西伯利亞還給了俄國佔領阿拉斯加的機會,雖然這一片土地最終賣給了美國。在全球變暖、北極航道日漸重要的今天,西伯利亞面向北冰洋的漫長海岸線又讓俄羅斯得以主張北極主權。俄羅斯曾在北極點海底插國旗以宣誓主權,如果沒有西伯利亞,這樣的舉動是很難理解的。所以,不要再輕視西伯利亞了。西伯利亞是一個聚寶盆,足夠俄羅斯人吃上幾十代、上百代。


第一,烏拉爾山以東都是西伯利亞,也就是說去掉了西伯利亞,俄羅斯就只剩歐洲部分,也就是427萬平方公里,比印度的328萬平方公里大,比澳大利亞的769萬平方公里小,也不如中國的一半大。

也就是說俄羅斯將丟失掉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工業區,只剩下莫斯科工業區,一旦發生法國、德國佔領莫斯科,俄羅斯也就滅亡了,因為沒有後路可退。

第二,俄羅斯的核威懾能力大大降低,美國就可以核敲詐俄羅斯。因為有了核武器,還得有運載核武器的飛機、導彈等。西伯利亞土地廣闊,俄羅斯可以隨意把導彈發射井隱藏在西伯利亞的深山老林里。

要知道北約已經在俄羅斯的家門口國家波蘭、波羅的海三國部署了導彈和防禦武器,所以如果沒有了西伯利亞,俄羅斯的核武器只能放在歐洲領土,那美國對俄羅斯歐洲領土飽和式轟炸,俄羅斯連反應時間都沒有。


誠邀,如題。西伯利亞對於俄羅斯的重要性,小編以為可以通過這兩方面來理解。首先,西伯利亞為俄羅斯帶來了極大的戰略縱深和後方基地。

抗戰時期日本沒能三個月之內滅亡中國,主要原因除了中國軍人的浴血奮戰之外,大概就是中國幅員遼闊,特別是中西部山區,給中國帶來了極大的戰略縱深。西伯利亞對於俄羅斯也是一樣。西伯利亞是俄羅斯聯邦境內北亞地區的一片廣闊地帶,西起烏拉爾山脈,東迄太平洋,北臨北冰洋,西南抵哈薩克中北部山地,南與中國、蒙古和朝鮮等國為鄰,面積1276萬平方千米。如此之大的土地又是冰雪連天,在戰時俄羅斯就有著極大的迴旋餘地,打不過大不了往後撤,而敵人只會疲於奔命,最後後勤供給困難。

其次,西伯利亞給俄羅斯帶來了巨大的資源財富

別看俄羅斯軍工發達,整天支持這個打那個。但是人是要吃飯的,很顯然沒人願意吃槍子,俄羅斯的輕工很不發達,糧食產量不夠,實際上,俄羅斯現在的經濟命脈除了武器,就是給東歐和中國賣石油,石油在哪裡?在西伯利亞,所以西伯利亞實際上已經成為俄羅斯的經濟命脈,是俄羅斯人的飯碗,飯碗對人的重要性不用多說吧。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很多人或許覺得西伯利亞是天寒地凍、人跡罕至、一貧如洗的代名詞,這種刻板的印象早就要丟到爪哇國去,因為西伯利亞是一塊遼闊的寶地,不僅是舉世矚目的聚寶盆,更是俄羅斯的錢袋子、糧倉!要是失去了西伯利亞,俄羅斯的經濟瞬間垮掉,變成大號的南非,甚至是大號的委瑞內拉。

西伯利亞的本意是「寧靜之地」,源自蒙古語「西波爾」(泥土、泥濘的地方),在俄羅斯人將西伯利亞據為己有之前,生活在這裡的蒙古先民將這片遼闊的泥濘的地方命名為西波爾。俄羅斯人把它納入版圖後,將此音譯為西伯利亞。俄羅斯人得到西伯利亞後,就相當於得到了源源不絕的寶藏,支撐起他的經濟命脈,儘管他的精華區在東歐部分。

1、地理上的西伯利亞。這是北亞最為遼闊的地區,西起烏拉爾山脈,東至傑日尼奧夫角,北臨北冰洋,西南抵哈薩克中北部山地,南至蒙古、外興安嶺,面積約1300萬平方千米。

根據地形地貌,西伯利亞分為三大部分: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2、行政上的西伯利亞。除呢西南端的小部分地區外,西伯利亞幾乎全在俄羅斯境內,只是這片領土過於遼闊,管理不便,因此,俄羅斯把西伯利亞一分為三,設立了三大聯邦管區:以西西伯利亞平原為主的烏拉爾聯邦管區、涵蓋中西伯利亞高原的西伯利亞聯邦管區、以東西伯利亞山地為主的遠東聯邦管區。

3、西伯利亞根本不是一貧如洗的不毛之地,而是一塊聚寶盆,它是俄羅斯的能源中心。西伯利亞蘊藏的自然資源極為豐富,放眼世界都是數一數二的聚寶盆,特別是石油、天然氣,正是有了這片寶地,俄羅斯才能超越沙特,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國,同時,才能成為歐洲的能源供應中心。俄羅斯的財政收入主要依靠石油、天然氣的出口收入,以及已經超越武器出口貿易的農業出口的收入,毫不誇張地講,西伯利亞是俄羅斯的錢袋子。要是失去了這片寶地,俄羅斯真的沒有錢花,不得不跟委瑞內拉人比窮。所以,西伯利亞對俄羅斯有多重要可見一斑。

4、西伯利亞是俄羅斯的糧倉。地廣人稀的俄羅斯全境的農業用地總面積高達1.68億公頃,是世界上最為遼闊的,也是極為寶貴的資源。最近幾年,俄羅斯很重視農業的振興與發展,投入了很多資源,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俄羅斯已經發展成全球數一數二的產量大國,2017年,俄羅斯的穀物收高達1.354億噸!

俄羅斯不僅是產量大國,更是全球農業出口第一大國,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的農業年度,俄羅斯的穀物出口量將達到5200-5300萬噸,出口金額高達200多億美元,遠超俄羅斯傳統支柱產業武器出口貿易的150億美元。

俄羅斯農業部部長亞歷山大?特卡切夫預測,2024年前,俄農產品出口額將達到450億美元,將是俄羅斯武器出口貿易的數倍,其對俄羅斯財政收入的貢獻僅次於石油、天然氣為核心的能源產業,是俄羅斯名副其實的第二大支柱產業。

而俄羅斯的農業用地主要集中在烏拉爾聯邦管區的西西伯利亞平原、遠東聯邦管區的東西伯利亞山地,這裡是不僅是俄羅斯的農業重地,也是天下糧倉。


這個問題就很有意思了。

題中的西伯利亞指的應該是俄羅斯烏拉爾山以東的亞洲區域,包括西伯利亞地區和遠東地區。

關於西伯利亞對俄羅斯的意義問題,我們可以類比為我國中西部廣大區域對我國的意義問題。雖然西伯利亞地區高緯低溫,地廣人稀,但對於俄羅斯而言,絕對是不可或缺的。

從某種程度上講,沒有西伯利亞就沒有俄羅斯的大國地位。

那麼西伯利亞對於俄羅斯而言到底有著怎樣的重要性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幾點:

1、廣闊的面積

憶往昔俄羅斯被其他民族無情蹂躪的崢嶸歲月,俄羅斯人完全可以自豪地說:「我這條命,都是西伯利亞給的!」

的確,從俄羅斯在歷史上遭遇的諸多侵略戰爭來看,但凡西伯利亞出事,尤其是伏爾加河下游地區淪陷時,俄羅斯往往陷入極端危險的境地。比如1236年開始的蒙古第二次西征,就是在佔據了西伯利亞南部,攻佔伏爾加河下游,進而橫掃東歐平原,將俄羅斯民族奴役了250年。

而從另一個方向情況就完全不同了,1812年的拿破崙和1941年的希特勒都遭遇了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那就是如何乾淨徹底的消滅整個俄國,吞下220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土地。

雖然拿破崙佔領了俄國的莫斯科,但對包括西伯利亞在內的廣闊縱深束手無策。而希特勒似乎更慘,因為他連莫斯科的毛都沒有摸到。

雖然從沙俄時代開始,幾百年的時間裡,西伯利亞一直沒有進行有效而全面的開發,但對於敵人而言,即使再荒涼也是可怕的噩夢。尤其是對於歐洲方向的敵人而言,西伯利亞會讓他們因後勤補給線的延長而被徹底拖垮。

所以西伯利亞對俄羅斯而言,首先是提供了異常廣闊的面積,其120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闊面積是俄羅斯躋身世界第一領土大國的根本基礎,而廣闊的領土是增加俄羅斯生存幾率的重要保證。

2、海量的資源

在這個世界上,從沒有一個國家像俄羅斯這樣對土地如此瘋狂。某種程度上說,其噬土成性的特點是俄羅斯能夠成長為世界第一領土大國的重要保證。

但俄羅斯在歷史上的領土擴張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特別是蘇聯解體,將俄羅斯一夜打回解放前。

而在世界格局日新月異的今天,蘇聯解體絕不僅僅使俄羅斯喪失了超過5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作為曾經的超級大國,蘇聯擁有著世界上最強悍的軍事力量,最龐大的核武庫以及最完善的工業體系,而這一切隨著蘇聯解體而徹底煙消雲散了,特別是工業體系。

從蘇聯解體至今,俄羅斯經過了10年的休克療法,快速私有化帶來的社會制度轉型,並沒有給俄羅斯帶來重生的希望,相反卻使俄羅斯在失去完整工業體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等到普京上台,瀕臨二次解體的俄羅斯,只能依靠出賣資源維持生存,手握巨額資源的寡頭幾乎將俄羅斯推入萬劫不復之地。

而這些海量的資源,特別是天然氣,幾乎都來自西伯利亞。西伯利亞豐富的天然氣不僅源源不斷地出口到西歐國家,也是東方大國的重要能源供應地。

因為蘇聯解體後西方國家的瘋狂圍堵,以及俄羅斯寡頭政治積重難返的體制,使得俄羅斯在短期內根本無力重建完善的工業體系,這意味著在可預見的範圍內,俄羅斯只能依靠資源續命。

而擁有西伯利亞意味著這一切都不是問題,俄羅斯的豐富資源不僅能夠維持自身生存,抵抗西方國家圍堵,更能夠出口到西方國家,成為反制西方國家的重要武器。

當然西伯利亞的資源,不僅僅只有天然氣。

3、絕佳的位置

作為中高緯度國家,古往今來的俄羅斯人最大的願望就是到溫暖的南方去,奪取溫暖出海口的同時,也佔有南方民族的土地,所以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似乎從來就是塊無用之地。

但俄羅斯人並不這麼想,作為噬土成性的國家,俄羅斯似乎比其他民族更有先見之明,雖然一塊土地不能為俄羅斯人帶來短期收益,但牢牢佔據無疑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因為子孫後代遲早會用得上,歷史發展也證實了他們的想法。

而今天,這些土地似乎發揮了比資源和戰略縱深更大的價值,那就是地緣位置。

在北半球,無論南北人口懸殊再大,基本都是南弱北強的局面,東方大國在數千年的歷史上,飽受北方游牧民族之苦。雖然清朝徹底解決了蒙古問題,但俄羅斯很快成為壓在清朝頭頂新的大山,這種局面直到今天都未能得到有效改善。

而且西伯利亞的存在,使得北亞範圍內無法出現威脅俄羅斯存在的重要力量,使俄羅斯能夠專心應對來自歐洲方面的威脅。這種情況就和我國古代專制王朝執意佔據游牧民族區域的行為相似,例如唐朝、清朝。雖然勞心費力,但中原王朝周邊長時間內不會受到威脅。

而且西伯利亞的存在,使得俄羅斯在北極事務上不僅僅是擁有話語權,而是真正的主導權,如果北極航線貫通,俄羅斯的地緣優勢將會更加凸顯。

所以至今都未得到有效開發的西伯利亞,絕對不是毫無用處的西伯利亞。它不僅是俄羅斯的大國基礎,更是俄羅斯的續命良方。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