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摘記|米緒爾

羅摩,羅摩是誰?這要從頭開始說起。

《與羅摩相會》|阿瑟·卡拉克一定笑了

《與羅摩相會》[1]

一開始人們還以爲它是一顆小行星,對它的軌道計算之後才發現,它是個孤獨的星際浪子。這是它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造訪太陽系,它飛快地衝進太陽系,將繞過太陽,衝向未知的天際。這個驚人的發現令人爲之雀躍,得給它起一個正兒八經的名字了,可是在2130年那會兒,給星體命名的希臘、羅馬神名都用光了,已經輪到印度的神祇,結果它就成了羅摩。

接着觀測又發現,羅摩的自轉週期居然只有四分鐘,是個完美的圓柱體,與自轉軸垂直的兩個底面直徑達二十公里,底面之間的距離足有五十公里,這絕不可能是天然物體,不言而喻,人類終於撞見了外星文明。

在聯合政府首腦中,有的認爲“兩個文明之間的一次邂逅——而且兩個文明的技術水平相差甚遠,就好比皮薩羅之於印加古國,佩裏之於幕府日本,歐洲之於非洲。這些接觸,幾乎無一例外都導致了災難性的後果。”

當人類的奮進號飛船平穩地登陸到羅摩的底面時,卻發現它安靜得就像一座墳墓,沒有電流,沒有輻射,探測儀一無所獲,它是死了,還是僅僅在休眠呢?

奮進號船長諾頓找到氣閘艙的手動開關,打開了通往羅摩內部的道路,裏面一片漆黑,藉着照明彈,諾頓一行人看到裏面非比尋常的結構——羅摩的兩端都是碗狀,諾頓將他們的所在地算爲北部,北部的中軸區有三道梯子呈放射狀向南通往圓柱體內側面(譯者稱內側面爲“平原”)的中央。在內側面半腰處有一條十公里寬的黑暗帶子環繞羅摩一圈,那裏看起來像冰,諾頓把它稱作“柱面海”(譯者是這麼翻譯的)。柱面海的正中央有一座巨大的卵形島嶼,上面佈滿了高聳的結構。南部的中軸位置上有一根幾公里長的巨大尖刺,四周還有六根小號的尖刺。

在諾頓看來羅摩人的世界如今是一座墳墓,這裏的溫度低於冰點,含氧量雖然很低,但還可以呼吸,空氣裏有着一股黴味。羅摩的年紀比地球上現存的任何建築都要老幾百倍,可是一切看起來都像是全新的,連一絲磨損和剮蹭的痕跡都沒有,這令諾頓十分困惑。

隨着羅摩進入金星的軌道內側,外部溫度已經近五百攝氏度。太陽的熱量透過外殼侵徹進來,柱面海開始融化,冰山相撞,冰塊碾壓破碎的聲音迴響在柱面海的上空。突然,在無聲的光芒衝擊下,諾頓看到羅摩的天亮了,他想也許這裏雖然不存在生命,卻有可能存在意識,存在知覺——機器人也許正從亙古的睡眠中甦醒過來。

正當聯合政府首腦中水星大使擔心羅摩可能受機器人指揮,而會對人類不利,“這樣想雖然可能讓人不快,但我們必須考慮自衛的問題了。”奮進號船員羅德里格卻相信羅摩是方舟,這裏適有水和空氣,適宜人類居住,“我們的信仰讓我們對這樣一次造訪早有預備,雖然我們也不知道它出現的形式。《聖經》裏面有線索。如果這不是耶穌再次降臨,那它有可能就是第二次末日審判——第一次審判就是諾亞方舟的故事。我相信羅摩就是一艘宇宙方舟,被送來這裏,好拯救——那些值得救贖的人。”這時羅摩的柱面海已經變成了“有機湯”,在過去的四十八小時裏,飛快地經過厭氧菌的階段,進化出光合植物。

在羅摩的南部,船員吉米碰見一隻螃蟹似的巨大生物,大約兩米長,一米寬,長着六條腿,每條腿上三個關節;還看到一根小手指粗的綠莖在離地一米高的位置長出了一簇藍色的葉子,莖幹的頂端三朵緊挨着的花朵,閃着或藍或紫或綠的金屬光澤。在柱面海上,諾頓等人看到五米長的巨大海星被兩個龍蝦似的猛獸撕成碎片。在奮進號的營地,三條腿兩米高蜘蛛形狀的生物小心翼翼地觸摸他們的桌椅臥具、通信器材、食物盛具、電動廁所、攝像機、水箱、各種工具……彷彿把所有物件都看了個遍。整個平原出現了幾百只蜘蛛型生物,它們並不理睬諾頓一行人,似乎是被設計出來用於完成特定工作的生物機器人。

這使聯合政府首腦的水星大使愈加不安,“我們正面臨着各種可能性,其中有一些還非常嚴峻。如果繼續假裝這些生物必定是友善的、無論如何都不會妨礙我們,那就真是愚不可及了。既然他們來到我們的太陽系,那他們就一定有所求……想一想羅摩可能——我沒有說一定——會帶給人類文明的可怕威脅。萬一最糟糕的情況發生了……”距離羅摩五十公里外,導彈已經部署待命。

就在撤離前,諾頓等人發現了儲存的全息圖像——一套工藝精良的安全索具,不然就是制服,明顯是爲一種比人高的直立生物準備的,幾乎和太空服一樣複雜。那這個生物是羅摩人嗎?諾頓自問。也許永遠都不會知道了,不過它顯然是個智慧生物——普通動物根本對付不了這樣精巧的設備。

羅摩已經在二十萬公里開外了,諾頓他們在奮進號上一遍遍地檢查數據,直到不得不得出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結論——也許羅摩的計算機在安全導航上百萬年後,卻犯了一個微不足道的錯誤,沒準兒僅僅是把某個等式的加號改成了減號,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飛快地墜向太陽。諾頓一想到在羅摩裏所見的奇偉壯觀就要消失,心中頓時感到無比沉痛與惋惜。

“在太陽高高的外層大氣裏出現了一根泛着微光的管道,足有十萬公里長。它沿着羅摩的軌道略微彎曲,而羅摩本身——或者說圍繞着羅摩的保護殼——看起來就像一枚閃閃發亮的子彈頭,鬼魅般沿着穿透日冕的管道越飛越快。現在,羅摩人的策略終於明朗了——他們之前如此靠近太陽,就是爲了從源頭抽取太陽的能量,從而讓自身獲得更高的速度,向着他們那無人知曉的最終目標進發……”

儘管人們發現羅摩,由興奮、揣測、懷疑、困惑、好奇、到或敵視或膜拜,它卻把太陽系只是當成加油站——補給站——隨你怎麼稱呼,然後繼續上路,徑自從咱們身邊而過,羅摩根本無視人類啊!

還真是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與羅摩相會》|阿瑟·卡拉克一定笑了

圖源:baidu

讀完小說,發現自己花了近六個小時在那片“平原”上,和諾頓船長他們一起陷在種種謎團和奇觀中間,也許這會兒作者阿瑟·卡拉克爵士正在《星際穿越》的五維空間裏,呷一口英式紅茶,看到許多年來,在地球的各個地方,人們前赴後繼地用不同語言版本,與羅摩相會——他一定笑了。

註釋:

[1] 阿瑟·卡拉克,與羅摩相會[M/OL].劉壯,譯.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