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產業地產的形式與形勢都在不斷發展演變,從原來產業地產行業「少有人競爭」,到現在與產業地產相關聯的人群「無處不在」,可見發展之迅速,只是地產作為載體,始終是我們所依賴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盈利模式,這方面急需轉變,卻遲遲未能如願,所有發展中的矛盾逐漸集中於此,需要一個質變的突破,帶領整個產業地產行業走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今天,我們如期邀約中聯智創創始人、京津冀產業一體化實踐者曹志國先生,來和大家共同探討:在這種發展訴求下,產業園區該如何發力?

冷熱轉換之際,產業地產蓄勢待發

房地產冷卻,產業地產漸熱

從現狀來講,房地產的前景是不太明朗的,我們已開始步入泛地產階段(泛地產指將狹義的房地產與工業、農業、商業、旅遊業、體育產業、教育、科技等產業融合起來,其實就是將各種行業與房地產業「嫁接」),產業地產漸熱,越來越多的人涉足產業地產領域,有拿地做產業新城的,有拿地做綜合體、做文化園區或標準廠房的,等等。近年,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等創新型產業地產模式也紛紛亮相。

但實際上,真正啟動項目的卻少之又少!拿到地的也是大規模、大概念、小地塊,而拿地的主體好多已不是我們所熟知的那些產業大咖了,跨界拿地增多,比如基金公司,比如大家所熟知的京東。

產業地產驚世之作蓄勢待發,關鍵之點在於盈利模式的突破,產業園區及產業人還須深入探索「產業園區該如何發力」?

我們首先需要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我們具備不具備發力的條件?我們有什麼?

2.該如何發力?

3.發力的支撐點是什麼?

大家可以聊聊各自的項目,說說各自的觀點,隨意探討。

一件事無論太晚或者太早,都不會阻攔你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這個過程沒有時間的期限,只要你想,隨時都可以開始——《返老還童》

大咖言論集錦

表俊輝:

難啊!各方面都還未準備就緒,比如經驗、人員、模式探索。當然,關鍵是方向和決心,這些內部環境的軟硬條件是造成很多項目無底氣,沒啟動的重要的因素!創新的底氣越不足,越是依賴原來的盈利模式,靠載體掙快錢,很難捨棄!

內在的自卑,造成外在的畏畏縮縮,這就是為什麼一些大的開發企業,明明有好多產業土地儲備,但就是不啟動的原因。

徐文帥:

我的愚見是,企業不發力,多少與企業家的擔當有關,快錢掙習慣了,手握地產,圖眼前之利遠大於產業夢想!科技型企業,除國企外,感覺大多都在給ZF演戲。同時在靜侯載體的土地升值帶動企業增值。

趙軒:

剛做產業的時候學到一個詞叫「投資回報率」,拿地企業總是會計算回報成本回報時長,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有的企業後期開發力度不夠、或者戰略跟不上、或者政策變化了。總之,開發企業樂觀的估算了回報率,然後隨著開發的深度的增加,暴露的問題會隨之增多,如此便容易自我淪陷。

小康:

產業地產不好做,主要看政策,還有區域環境規劃。沒有招商環境政策,很難吸引企業聚集,沒有企業來就無法帶動產業,這是一個閉合的循環,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現在各個地方都在盲目招商,造成地方政府在搶企業,給條件,競爭越來越無序。市場也在尋找合適的土壤,沒有好的政策土壤和區域環境,則無法培育市場,企業都是為了利潤,為了發展,都是在跟著政策走,所以好的區域環境還有政策優勢,會有很大影響。

中國智慧城市論壇副秘書長王永剛:

許多開發商蓄勢不發,一是,在等十九大政策,對當前的政策環境還心存期待,畢竟政策很可能是成事東風,也可能是攔路老虎,當前盲目亂走不如等待風聲;

二是市場還沒打開,市場是帶動企業和資本的重要要素,為了項目,企業也需要保底之下,降低風險,伺機而動;三是,政府,開發商,企業合作共贏的模式,是大家認同的發力方向,還需要逐步摸索。

曹志國先生歸納總結

故事講再大,不如深造實力

以上各位行業人士的看法基本覆蓋了三個層面:資本、政府以及市場和企業,最後落腳到「共享共贏」的趨勢,產業發展之根本已經不是開發商自己能獨立打造起來的了,產業集群也不光是靠政府的政策能吸引來的,而是需要跨界合作,資本、科技、開發商協同聯合,在加上政府的政策和產業基金配置,就是一個生態閉環。

方向和條件是這樣的,那麼再回到產業園區的發力問題上來,其實不是開發者不想發力,而是有以下顧慮:

第一,故事可能在拿地的時候講的太好聽了,在落地的時候稍微有點難為情;

第二,聽故事的主人翁要求故事要好聽,時間的推移,落地難度有點大;

第三,實體經濟確實不太好,好企業不來,一般的企業政府也不太感冒;

第四,關鍵是開發者不具有做產業園區的基因和完整的人才體系,運營體系;

第五,成本一測算,和總部要求的利潤差的太遠,根本不值得開發,只能等待變性和土地升值。

發力前如果準備不全,你會發現光有資金是不行的,做產業照樣使不上勁。比如你有開發資源,沒有產業資源,就和國內知名孵化器、眾創公司合作「講大故事」。

結果只能是把孵化器、眾創作為一個特別大的噱頭來展示,實則空有其表,故事講得太好,幾乎把自己也繞進去,這樣的案例我們看到太多,其中不乏國內的一些知名的產業運營商。

其實,講故事沒問題,但要看我們是誰,和誰在講故事,故事講的自己相信嗎?故事的場景是否能夠引起傾聽者的興趣!這不只需要講故事的藝術,還需要實實在在的落地實力,不只說的好聽,還要說到做到。

方向和決心

耐得住寂寞,合力追逐產業夢

在趨勢下的方向和決心,是至關重要的:跨界融合,找優秀的基因進行生態搭建,讓專業人干專業事,整合共贏會是一個很好的方向。產業的培育和發展需要較長的周期,「產業地產要耐得住寂寞」,不能像傳統的房地產一樣追求短平快,應下定決心以企業家的思維解決企業家的經營訴求,這同樣也是中聯智創一直以來的宗旨!

未來產業地產的特性是在長效的服務中形成收益,而不是一次性的買和賣的收益。只有真正解決好企業的痛點,才能做好產業,進而做好產城融合。這就需要研究產業鏈,研究產業生態,研究服務、技術、資金、人才、市場,做好這些支撐配套,搭建好平台,幫助企業通過平台減輕重資產配置,改變中國企業的資產結構,讓企業輕裝上陣。

歡迎大家藉助中聯智創平台進行資源整合,以企業家的眼睛看產業世界,一起解決企業家真正的經營訴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