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買了件衣服,千把塊錢,雖說也不算貴,但是我看了一下面料也就是一些人造纖維的,都沒有一丁點毛的成份,為何能賣高價,到底是品牌價值還是說化纖裡面也有很貴的成份?看吊牌哪些成份貴,哪些便宜請指教

像我平時買件羊毛衫二千多,確實比二百多的暖和多了,她這個女士衣服又不保暖,想不通賣這個價,還請服裝行業高人指點一下,感激不盡。


先說結論:實話實說,這不僅一點都不值這個價錢,最關鍵它根本就是一個不合格的產品。

我是輕化工程染整方向專業,也就是專門研究面料的,我來給你一步一步分析它到底爛在哪。

1.首先我們看安全類別,執行的標準GB 18401 沒有標年份,假如他是按照GB 18401-2002 的老標準執行的呢,很多如今不合格的地方他都通過了。凡是一家合格正常的廠商都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國家標準全文公開?

www.gb688.cn圖標

我們看優衣庫是如何標準書寫的

2.首先最基本的GB 18401-2010是沒標註的,而且紡織品安全品類被分為A、B、C 共三類,通俗的講A類是貼身衣服和嬰兒標準,B類就是普通服裝,C類就是不經常接觸皮膚的衣服。但是C類的標準是B類甲醛最大限量的4倍,共多了225mg/kg,而B類只比A類多了50mg/kg。,在紡織品印染加工過程中為了使衣服的性能提升是要用到印染助劑的,而印染助劑是甲醛的主要來源之一,無甲醛的助劑成本是要比含甲醛的產品貴不少。

其次耐水、耐汗酸、耐汗鹼、耐摩擦等基本染料色牢度都是3級,除日曬牢度外一般色牢度被分為5級,而3級就是你考試的60分萬歲,因為不能再低了,再低就要掛科不合格。通俗的講就是在及格線的邊緣徘徊。

哦對了~家裡遮陽的窗簾也是C類標準

作為外套 C 的標準的確符合的,但是鑒於你這件衣服的價格,所以你懂得~

3.要是從原料看,纖維本身的價格都沒有你想像中的貴。有一種纖維叫凱夫拉縴維,是「芳綸」的一種,它也是做衣服穿得,不過那衣服叫防彈衣。而他做成的面料有多貴?

1米1寬 6米長的凱夫拉大概800人民幣左右

做件外套綽綽有餘,省點料還能給你做個襯衫

單看材料是無法判別出它做出成品的價值,其中涉及到了染色中的整理,紡織中的製造方法,還有最終成品的版型與設計。就像蘇聯的米格-25戰鬥機主要材料和家裡切菜的刀都是不鏽鋼,但價值完全不同。

4.成衣的價格總是讓人摸不著頭腦,你可以為他的設計買單,你可以為他的版型買單,你甚至可以為導購的服務買單,拋去這些主觀的因素影響單論材料的價值

那麼我只能說

它真不值

參考來源:

GB 18401-2010 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

GB/T 5296.4-2012 消費品使用說明 第4部分:紡織品和服裝


高贊回答的真的太片面了。

現實中面料只佔整個服裝成本中非常小的一個環節。

而真正的成本通常都在設計,品牌推廣,和庫存上。

簡單說一件頂級面料的三無設計能值多少價值?在沒有設計,推廣的加持下,他只能賣一塊布料的價格,甚至根本就賣不掉,淪為庫存當抹布。

比如他舉例的凱夫拉縴維,他真正貴的不是材質本身,貴的是他的研發,品牌和稀缺。

我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我不是葯神》印度防製藥便宜的前提是它省去了正品公司花了的巨額研發費,和產品推廣維護管理費。

為什麼市場上那些仿牌那麼好賣,因為它根本沒研發和品牌維護費用,甚至一個人就可以。是正品為他們買單市場推廣和研發。

再多說幾句,淘寶上賣的好的商家真正的成本都在淘寶流量和品牌推廣還有庫存。

產品本身值錢的只有專利產品(技術壁壘)和專利設計。


耐克一雙鞋大幾千

莆田的高仿有的能做到一模一樣 有的甚至就是耐克的代工廠流出來的 價格只要幾百

你能說耐克就是坑人麼?

做淘寶店經常會遇到消費者

總想著去計算商家的成本 然後判斷自己買的值不值

說實話 商家跟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是無法彌補的

一個普通的消費者永遠沒辦法理解商家的成本結構

比如你這件衣服 是的光看成份貌似是不值錢

那工藝你懂麼?這面料是今年大熱的小香風毛呢料

市場就沒有便宜的

ONLY這種品牌面料很多是自己定向開發的 市場上根本見不到

那定向開發的費用算不算成本?

門店算不算成本?設計師算不算成本?人員工資廣告營銷等等算不算成本?

成本都算上 一件化纖的衣服不賣個千把塊哪有錢賺?

所以很多消費者就直接粗暴的把商品的製造成本等同於商家的總成本 真心是無語

服裝來說 衣服的製造成本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小頭

大頭的成本是前面說的那些消費者不能直接感知的

廣告 人員工資 庫存成本 門店等等

你能說我只要那件衣服 不要為其他成本買單麼?

就好比沒有耐克的研發 廣告 代言

莆田哪些高仿又從哪去抄款呢?

做出來的東西又誰會買呢?


纖維材質是成本的一部分,並不是成本的全部。

即便不考慮品牌溢價,設計師成本,前期開發成本,中期各種試版試樣的成本。同樣的材質,不同的織法,不同顏色,都會導致面料成本的不同。還有不同的生產商,甚至有些環保要求嚴格的,面料成本就也會增加。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之前在廠商那裡買的一件羊絨衫,價格是700多,羊絨含量是95%,但是同樣厚度的100%羊絨,價格是600多,我當時問廠家,他說因為我挑的那件是提花的,提花織法成本比600多那件平紋織法成本高。


1.這個化纖確實很普通不值錢。

2.這家也算個品牌,也有人喜歡他家的設計,比如我。所以肯定有一定的品牌價值在。而且穿上確實好看,款式質量都能穿幾年。

3.我認為,他家的大多數衣服不值得原價購買(主要是我窮)。

4.我是他家的窮鬼摳門粉,最喜歡乾的事情是每逢換季上新就去店裡試穿,選好款式看好碼數,然後去官方旗艦店等待打折。原價當場買好像只有2次。

5.他家官方旗艦店折扣力度很大(常年5折),並且有一部分打折還來的很快,還送滿減券。所以原件買真的不值得。(據我觀察,裙子大約1-3個月有部分款式打折的,或者指定顏色打折的,下面第一單裙子和風衣,當年就是煙灰色和紅色當季五折,但是我偏要這個藍色等了一年。風衣外套少量當季打折的,換季基本五折起。隔幾年的款式,或者斷碼的款式,不太好賣的款式,3折的都有,但是奈何我胖,基本撿不到這種漏……)

6.不止他家,他所屬集團旗下還有only,斯萊德,傑克瓊斯,集團名叫綾致時裝。所以男裝也可以這麼買。

7.我的部分購買記錄截圖,基本都是五折的價格了,早年的西裝外套怕不是3折2折的。所以為啥要原價買他家的衣服呢……我買的那2件,一件400的絲光襯衣,款式是當時真的非常喜歡一眼相中當場買的(但是沒卵用,炒雞好看但是穿著容易滑肩,總要提,導致很少穿。)還有一條送人的裙子800,做禮物當場買的(確實好看,估計熱銷,至今沒看見網點上款打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