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量验证机歼-10B逆天飞行。(图/CFP)

▲矢量验证机歼-10B逆天飞行。(图/CFP,下同)

记者朱世凯/综合报导

矢量验证机歼-10B在珠海航展表演多个「过失速机动」,完成这一系列特技的正是空军试飞员李吉宽,他也在6日的航空航天月桂奖颁奖典礼上得到「英雄无畏奖」殊荣。虽然曾碰上同袍执行任务而牺牲的遗憾,但李吉宽并没有因此惧怕飞行,他表示,「飞,还是要飞的,这就是我的工作,总得有人干嘛,只要干这个事,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伤亡。」

综合陆媒报导,李吉宽是黑龙江宾县人,1975年3月出生,1992年8月入伍,先后完成13个型号飞机、航空发动机和航空武器的鉴定定型试飞,成功解决空中危险情况10多起,获颁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他也在2002年由一名飞行教员转变成试飞员。

2011年,李吉宽因为战友余锦旺执行任务不幸牺牲,守了整整两天灵,但他事后仍坚强完成飞行任务;2008年3月,李吉宽参加了大迎角和失速尾旋专项培训,面对陌生的航空领域,他与战友们凭借扎实的航空理论基础,以惊人的毅力在短短40多天的时间里,完成9个机型的飞行培训考验,最终得到大迎角和失速尾旋试飞员证书,培训后,李吉宽也扛起了歼-10飞机试飞任务。

有一次,李吉宽在空中按照任务要求将发动机关车,可是飞机突然发生断电,与地面无线电联系中断,状态显示器没有图像,应急动力装置也没有按照设计规定自动启动,面对突发状况,他仍凭借著冷静沉著的态度和试飞技术操纵飞机,最终成功实施空中开车,使飞机安全降落地面。

▲▼矢量验证机歼-10B逆天飞行。(图/CFP)

某年,李吉宽接到打击地面移动目标的任务,这是他所在部队第一次参加重大实兵演习,也是中国历史首次对部队实战能力的真正检验。在前期准备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是正在研制的新型装备,很多方面都存在问题,李吉宽与战友们组成试飞技术攻关小组,与科研人员一起判读、分析相关飞行数据,提出合理化建议,最终不但解决了93项科研试飞中的难题,而且在多个新型装备上取得了技术突破,填补多项航空领域的不足。

实际演练中,李吉宽也夜以继日的与战友一起研究待战空域、进入时机、攻击区域、退出方法等作战因素,根据可能出现的不利天气,结合飞机的火控系统功能特点,制定了各种备份方案,确定吊舱攻击和平显攻击互为补充、互为备份的攻击方式,确保实战中万无一失。演习当天,李吉宽和战友们圆满完成任务,取得了投射8发8中的优异成绩,实现中国激光制导轰炸移动目标的能力。

▼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飞行表演。(图/翻摄自侠客岛)

▲▼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飞行表演。(图/翻摄自侠客岛)

近年来,李吉宽接到了某型炸弹挂装某型飞机投放靶试和某型「昼夜型瞄准吊舱」设计定型的任务,这两项任务都是首次实施的科研试飞任务,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镜的情况下,他利用业余时间钻研相关试飞理论,驻地航空厂及图书资料室几乎成为他的第二个家;每隔一段时间,李吉宽就拿著平时记下问题的笔记本去请教地方院校的专家学者。

皇天不负苦心人,李吉宽将试飞中的技术难点一个一个突破,在短时间内掌握了两个科目的操作要领,顺利完成试飞任务。空军政治部宣传部介绍,李吉宽不仅完成歼-10飞机大仰角特性试飞考验,实现激光制导轰炸移动目标的任务,也同时结束了中国没有夜间精确打击能力的历史

▼李吉宽获颁「英雄无畏奖」。(图/翻摄自观察者网)

▲▼李吉宽获颁「英雄无畏奖」。(图/翻摄自观察者网)

★ 版权声明:图片为版权照片,由CFP视觉中国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CFP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