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班到一半 突然内线的电话声响起
同事跟我说他很生气 想提早下班.因为听得出他在气头之上所以我便没有多问就答应了
但等了一下子未见他下楼开车.于是我便上楼关切一下情况

简单的说 是这样的

因为我们所辅导的孩子阿峻答应他的事情没有做到(阿峻自己写了某项计划及期程)
我同事阿泰老师去提醒他时.阿峻却说"没差"."反正我不在意"之类的消极回应
因此让阿泰老师觉得这孩子不受教及既然做不到何必要下承诺呢(写计划书)
于是很生气地从阿峻面前走出教室
备注:阿泰是个责任感非常~非常之重的人.也严格的自我要求


后来阿泰老师看到我也就跟我讨论起了要如何帮助这个孩子
我从以下观点与他讨论

第一."吸引物"是真正孩子所渴求的

有时候我们会跟孩子说"你好好读书以后可以当医生"
目的是希望孩子好好读书
但这时候要先思考的是"当医生"是否是孩子想要的吸引物?
如果不是 那便不容易引发孩子的动力
上面的那件事情.其实阿泰老师所用的"吸引物"条件并不是这位孩子所期待或认为可以期待的
我们是寄宿型机构.鼓励孩子过年前完成某些事情.让自己过年时可以回家与家人一起过年
但阿峻的家人早已跟他说今年过年无法接他回家
所以对于这孩子来说"过年回家"这件事情非但不是吸引物.甚至可能会是反感物

第二.善用依附关系

说完上面那一段后阿泰老师又问我.那要怎么去引导或帮助他呢?
我建议阿泰老师可以运用跟孩子的依附关系
阿泰其实跟机构内的孩子都相处的很好.也深获孩子们喜爱
因此我建议阿泰老师可以跟阿峻说"我希望你学习负起责任把那件事情完成.因为你完成了代表你守信用.那我对你的信赖就会加深"
让他阿峻知道人与人之间如何去建立起所谓的信任感
在阿峻与阿泰老师关系已经建立稳固的前提之下.这样的吸引物比"过年回家"可能要有用的多

第三.订计划重点在于讨论.不在于计划是否达成

阿泰老师老师提到.那孩子自己订的计划都不做到怎么办?
我先回应他"这是常态"
青少年的孩子大多眼高手低.外加我们机构所照顾的少年(高风险.创伤.非行)更是如此
所以辅导重点不应该是要孩子达成所订的目标.而是当孩子做不到时跟著他讨论"问题出在哪里?"
是计划需要修正吗? 还是有突发事件(例如:被老师骂过之后产生想放弃念头.导致无法达成)
在讨论的过程当中带著孩子去思考并检视自己的想法及行为
一来可以让孩子学习更具体的面对问题及困难
二来可避免让他因为没做到而产生挫败感

第四.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接著阿泰老师又问我说那他现在应该怎么做.因为孩子似乎还在气头上
我跟他说"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因为这次事情.其实孩子也遭受其他师长及同侪的指责
阿峻的情绪有点低落
因此我建议阿泰老师先缓和他的情绪后再跟他讨论
其实观点很简单.任何一个人在情绪之上都不可能可以好好讨论
更别说反省自己了
 

第五.不要轻易使用"漠视"

有时候阿泰老师会因为孩子犯错而暂时的不理会他来当作给孩子的惩罚
虽然能理解阿泰的用意.但我还是先跟他提醒对于孩子来说"漠视"会是最严厉的惩罚
特别对于阿峻这样在成长过程中依附关系建立不稳.及缺乏自信与安全感的孩子而言
如果不理他或著漠视他有时候会造成他情绪上的不稳定
有时候反而会导致他用运"不断犯错"来引起大人的注意
此时漠视反而适得其反
所以若是想让孩子短暂的感受到因为他的行为不妥而需要受到些惩罚.而那惩罚会以不理会作为内容时
我建议要先跟孩子讲清楚.例如"因为OO事情我这两天不会理你.但我希望两天后可以看到你的改进"之类的用语
一方面让阿峻知道阿泰老师不理他也就这两天.心理因此比较踏实
另外也阿峻在这两天的过程中可以知道若希望让阿泰老师对他重新给予肯定.他可以做到那些事情


以上是今天上班发生事情时的简单分享
如果以后有时间再把上述五点一一重点去分享
陪伴孩子成长需要许多智慧与方法
有时候适时的讨论与求助会比一个人面对来得有用的多
因此也欢迎各位如果有缘看到这篇时可以分享您的观点
我们互相学习与成长
当然有任何疑问也非常欢迎提出讨论

下次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