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布碌崙(布魯克林)的華人社區服務中心,29日舉辦人權講座,多位資深華僑在講座中表示,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因為他們是華裔,遭受不少不公平待遇;紐約市人權局(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專員表示,紐約市保護所有民眾的權益,若遭遇不公應積極聯繫相關單位,在追訴期內申訴。

由於布碌崙班森賀日前出現辱華塗鴉事件,華人社區服務中心邀請市人權局的兩位專員楊貴(Sam Yang)和科恩(Elena Cohen)29日在O大道舉辦人權講座。中心負責人羅添福表示,從過去到現在,華裔民眾因一再保持沉默,以致歧視事件不斷。

羅添福舉例說,自己十年前在市教育局工作時,曾幫助同事到餐廳訂位,但餐廳工作人員看他是華裔面孔,即告知並無空座,「但樓上還有好幾桌都是空的,我的外族裔同事一到,工作人員竟然改口稱有座」。

羅添福表示,近來歧視華裔的情況仍未改善,除了日前發生的辱華塗鴉事件,幾日前他走在大街上,莫名被幾名外族裔青年辱罵,稱他是「中國佬」(China man),要他滾回中國,「他們說我不屬於這裡」。

另一位與會的華裔耆老表示,他因腿腳不便需使用助力車,幾日前在路旁等公車時,公車司機因嫌麻煩竟過站不停直接開走;他因不會英文又不瞭解相關法律,只能喫虧後生悶氣。

針對以這些歧視事件,楊貴表示,紐約市保護所有民眾的合法權益,不能因個人年齡、膚色、殘障狀況、移民身分以及國籍等而有歧視行為。

楊貴說,若民眾在生活或工作中遭遇不公,可致電市府熱線311或(718)722-3131預約面談時間,所有服務均免費;他也說,州法院對歧視事件的追訴期是三年,民眾需在三年向法院提出申訴,詳情可登NYC.gov/HumanRights。

華人社區服務中心表示,華裔民眾應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如里民會議和警民會議等,遇到不公也應勇敢發生不再當「啞」裔;有鑑於目前反移民氣氛強烈,該中心日後還將聯合其他族裔民眾舉辦會議,增進雙方瞭解。

市議員崔馬克(Mark Treyger)華人代表馮麗華、市議員紀思庭(Justine Brannan)代表陳偉儀,以及第47選區民主黨地區領袖唐鳳巧(Nancy Tong)均參與當天的講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