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聽到,老年人做手術會傷元氣,然後就身體每況愈下。

或者說傳統武俠小說中,被重傷女,傷了元氣,武力大不如前,或者就此嗝屁。元氣到底是什麼?科學來解釋的作用道理是什麼?


中醫的元氣,其實主要指「生命力」。武俠裡面那個氣,主要指能量。
我一知半解的回答一下,僅供參考。武俠小說的氣是源自中醫的氣的。但是武俠小說的氣把中醫的氣的能力功能擴大了。中醫的氣是什麼東西?這個得從中醫的理論基礎說起。《黃帝內經》可以作為中醫理論基礎之一。我的理解是,黃帝內經講述了世界是個大宇宙,人體是個小宇宙,人作息生活應當順應天時。

那麼中國傳統的世界觀是什麼呢?一般都認為世界是盤古開天地形成的。清而輕者上升為天,濁而重者下沉為地。天地萬物的物質基礎又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天時有四時之分,物質的狀態又有陰陽之分。

對應人體這個小宇宙又是怎麼樣的呢?人體有的物質基礎有兩類,氣和血。這裡的血不是血液的概念,而是虛化的一個概念。清而輕者為氣,濁而重者為血。氣血兩者可以互相轉化,相輔相成。氣不足則會影響造血,整個人都會虛弱。氣是怎麼來的呢?是血轉化生成的,血不足,氣也會不足。 中醫講究的辯證施治。辯證就是辨別病的狀態,判斷原因和得到解決的方法。比如氣不足,可能是血不足引起的,也可能是人體不按天時導致氣的損失導致的。而在分辨的時候又有表裡,虛實,寒熱等癥狀的分別。人體運行的每個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的,解決問題不是頭疼醫頭,而是根據人體運轉的規律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中醫的氣是什麼東西呢?這個是一個概念,沒有科學理論依據(我是說無法證實也不能證偽)的物質基礎。你不能說他是一個實際存在的物質。它是人體運行的一種機制一個環節。比如你身體對一些疾病有抵抗力,這個在中醫裡面叫衛氣(也是氣的一種)。你說抵抗力是什麼物質呢?你很難說清楚。但是它確實存在。 中間有點混雜,大概是這麼個意思。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一些中醫典籍。中醫是一門偉大的學問。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高級體現。是一門包含了樸素的辯證理論,哲學思想的實用學科。只是它太難了,需要博學和時間來積澱,現在中醫疲弱,甚至很多理論方法都有失傳的危險了。


意識調到「中」的狀態,與身體相合,產生了中氣。中,其他的術語也有叫做太極、元氣、混元氣的。黃帝內經、道德經等從理上講述怎麼調到中的狀態,恬淡虛無等等。中醫,也可以說是一種回到中的醫術。多數人的成長過程,從嬰兒到成人,要處理、操心的事越來越多,一般不是中的狀態,可以說是處於六十四卦的狀態。
貌似內經中並無元氣,內經中以真氣、原氣為主要論述吧。後世醫家的元氣應從原氣而來,而原氣應是受宣夜說的影響。

個人理解,元氣,就是人體內的能量,通過各種食物,五穀來轉化,運輸,儲存在身體的各個部位。

打個不是很恰當的比方,如果把人比作一塊蓄電池,那元氣就是電量,電池還在使用的時候,沒有辦法準確測量出電池的電量還有多少,只能通過電流(血液流速)、電壓(血壓)等其他方法來推斷現在還剩多少電量。最準確的測量方法,就是按照一定的電流,電壓,測量出整個電池的放電曲線,然後就能得出電量。但是,人一旦把電量用完,就死掉了,沒有救了。所以人的放電曲線如何,我們不得而知。

手術、大型創傷,導致了大量的儲電區域的損壞,電量自然就快速下降了,再加上術後的恢復,又用掉一部分電量,導致電量下降很多。

要知道,生物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是很低的,電能轉換為其他能量又很方便,所以一旦電量損失較大,補充起來就很慢,所以就需要靜養,調理等方法充電。

而且,大規模的創傷、手術之後,身體總得儲電量肯定會下降,就如同電池拆開來再裝起來,肯定不如新的電池電量足,總量下降之後,就沒法恢復了,就影響了壽命。

另外,電池在每次充電、放電之後,總的電量會慢慢下降,最終充不進電,電池就沒用了,人體也是如此,年齡越大,充電效率約低,食物無法轉換為電能,電能儲量也越來越小,最終電能耗盡,死亡降臨。

有人說為什麼看不見元氣,所以不存在元氣,同樣,我們也看不見電,我們能說電不存在嗎?看不見是因為我們無法去測量,是我們現在科技手段落後造成的,看不見並不等於不存在。


謝邀。參考悟空的元氣彈。
無中生有的那股氣
完整的先天氣

謝邀。中醫中所描述的「元氣」指的是什麼?元氣不足導致疾病,有它的科學道理么?

免疫力依賴於人體的原動力——元氣。中醫認為,元氣是生命之本,是生命之源,元氣充足則健康,元氣受損則生病,元氣耗盡則死亡。元氣決定著生命的全部,也就是說,元氣充足免疫力就強,從而戰勝疾病。如果人體元氣不足或虛弱,就不能產生足夠的抗體或免疫力去戰勝疾病,因此造成死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