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宋史·奸臣傳》,會發現許多惡名昭著的人物,比如秦檜、万俟卨及賈似道等。但在《奸臣傳》中有一個就非常冤枉,因為他並非奸臣。他堅持抗金,追封嶽飛為王,組織北伐,甚至捐出家產用來當作軍餉。但又為何變成「奸臣」?

韓侂冑被《宋史》列入〈奸臣傳〉 (網上圖片)

他是韓侂冑,這個人在歷史上也非常具有爭議性。韓侂冑的家族在宋朝非常顯赫,他的曾祖韓琦是北宋名臣,先後擁立過宋英宗、宋神宗兩位皇帝。韓氏家族人才輩出,歷任高官。韓侂冑出生在南宋紹興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他憑藉家族的背景,歷任閤門祗候、宣贊舍人、帶禦器械。

公元1194年6月,宋孝宗病死,宋光宗因與父親不和,不出面主持喪事。結果宰相趙汝愚聯合韓侂冑發動政變,以太皇太后吳氏(即韓侂冑的姨母)的名義發布諭旨,迫使宋光宗退位,由光宗的兒子宋寧宗即位。政變成功,韓侂冑一度遭到趙汝愚壓制,但最終也勝利。

宋寧宗畫像 (網上圖片)

自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起,韓侂冑成為南宋朝廷的權臣。韓侂冑執政13年間,大體上做了兩件大事,一個是「開禧北伐」,另一個是「慶元黨禁」。韓侂冑先是「貶秦尊嶽」。在韓侂冑的主持下,嶽飛被追封為鄂王,追奪秦檜申王的封號,並把其諡號改為「繆醜」。

同時,韓侂冑積極備戰,啟用了一大批抗金人士,比如著名的辛棄疾、陸遊等。韓侂冑管治期間,雖然並非政治清明,但也不是一無是處。此時,金朝面臨蒙古威脅,加上內亂不斷,於是韓侂冑想出兵北伐,收復中原失地,卻失敗告終。

宋人所繪的金人騎兵 (網上圖片)

此時朝中大臣史彌遠聯合皇后楊氏、外戚楊次山,趁韓侂冑上朝時發動襲擊,將韓侂冑堵在玉津園夾牆內,然後槌死。為了向金朝表示贖罪,南宋朝廷把韓侂冑的頭顱送給金朝,這才達成喪權辱國的「嘉定和議」。此時,韓侂冑在南宋官方的渲染下,成為與秦檜一樣的大奸臣。

那麼,韓侂冑為何被後世醜化?這和韓侂冑做的另外一件事「慶元黨禁」有關。韓侂冑在擊敗趙汝愚的同時,也打擊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令統治者內部政治鬥爭,波及學術思想領域。因此,韓侂冑幾乎得罪了全天下的讀書人。到最後,這些掌握社會輿論的理學名臣,利用他們的筆,將韓侂冑寫成大奸臣,當中包括元代編修《宋史》的脫脫,將韓侂冑與秦檜並列,適逢尊崇理學,令一代抗金英雄留下千古罵名。

南宋文人 (網上圖片)

韓侂冑被殺,南宋朝廷屈辱求和,引起了廣大軍民不滿。比如名將畢再遇就多次上書要求辭職,以表示抗議。一些禁軍低級軍官,居然聯合在一起,想發動政變,殺死史彌遠等人,結果失敗。

韓侂冑的功過究竟如何,也許看看金國的行動會知得更立體。當韓侘胄的首級被送到金朝後,金人對這位敵人非常同情,將予厚葬,給諡號「忠謬侯」,指他:「忠於謀國,謬於謀身」。明代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載:「完顏氏葬之,葬其首,諡曰忠繆,以其忠於為國,繆於謀身也」。形容韓忠心為自己的國家,但對自己考慮得太少。金國顯然瘋狂諷刺宋室的主和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