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亿资金怎么玩导读         ~~~ 赖老师投资教室

  作者在引言中强调:「书中没有投资成功之道的答案,因为我自己也没有答案。」开宗明义就点出这本书有值得一看的地方,怎么说呢?当一本书的作者是基于某种立场或理念写书时,选择性认知的问题就浮现了,他会刻意挑选支持自己立场的资料,或曲解资料的含义,当一个人戴著红色眼镜看世界时,每样东西都会变红色;在铁锤眼中,每样东西长得都像钉子。这本书的可贵之处便在此,因为作者没有预设立场,只是单纯分享多年在投资战场上厮杀的实务经验,看法客观中立,所以弥足珍贵。

  避险基金和一般基金不一样,一般基金公司内部有层层管制,基金经理只能从公司核可的股票范围组成投资组合。通常为了避免惹祸上身,基金经理倾向选择中规中矩的股票,所以表现出来的绩效会跟大盘比较接近。但避险基金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百家争鸣的世界,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赚钱,就有大笔资金投入。因为手续费超高,利润分享也很诱人,吸引大批操盘高手加入。虽然学术界的研究认为任何操作都不可能产生额外报酬,不过他们研究的对象主要以基金为主,问题是基金并不能代表真实的投资世界,因为真正的高手全投入避险基金。只有深入了解避险基金,才能比较客观评估各种投资策略的价值。问题是避险基金的内幕外人很难一窥堂奥,这本书刚好提供第一手的观察报告,对投资人极有贡献。

  毕格斯有很多建议值得投资人深思,例如他建议我们不要在基金连续表现大好时投入,这时往往买在泡沫顶点;也不要在低潮时撤出,此时回升的机率相当高,均数回归是必然的现象,投资基金其实和买股票差不多,低买高卖才会赚钱。此外,他强调在球场上我们不敢奢望打败职业运动选手,但在股市我们却认为轻易就可以打败高手?许多刚投入股市的新鲜人就是抱著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想成功,要么自己用功点也变成高手,要么用不同的规则玩。如果投资人想赚取波段资本利得,这等于玩零和游戏,胜率铁定不高。如果能耐心等待崩盘出现再出手买进然后长抱,要打败基金经理就不难了,因为基金不能等,但你能等。或者,如果把目标放在长期赚取3%到5%的现金股利,则即使市场高手也无法让你失望。游戏规则不同,胜负便异位了。

  在学习投资的过程,多数人都曾走过冤枉路,潜心研究的方法最后证实是一场闹剧,不但损失了时间,也损失了金钱。如果能事先从有长期市场经验的人身上了解各种操盘方法的优劣,将十分有价值。毕格斯在书中利用许多真实故事,诉说各种避险基金的操作方式,以及产生的结果,对想投资避险基金或正在建立投资观念的投资人,都具有参考性。

 

 

书名:上亿资金怎么玩

作者:巴顿。毕格斯

出版社:时报出版社(繁体版)

评价:内容丰富性:★★★★★

   观念启发性:★★★★★

   技术实用性:★☆☆☆☆

 

内容摘要

  第一章、避险丛林巡礼

  避险基金的资金爆炸性成长,1990年时资金才360亿美元,到2005年美国已经有八千档避险基金,资金约为一兆美元,可见规模成长有多快。不过这也说明避险基金的黄金时代即将结束,因为资本及操盘高手不断涌入,几乎所有获利机会都已经被利用过,价格异常的现象也几乎消失,投资报酬率当然也大为下降。这也逼得避险基金不得不冒更大的风险,才能维持报酬率。

  全球总体经济和波段操作的玩家太多了,彼此互相竞争,大投资银行的自营部门也加入战局,情势变得愈来愈危险。整个避险基金业的报酬并没有成长,但想分一杯羹的人增加了,报酬率自然下降。长期资产公司LTCM倒闭后,避险基金为了降低风险,一直在减少融资,但投资避险基金的投资人及组合基金,反而不断增加融资。他们的理由是,经过风险分散的避险基金组合波动性会比较低,因此可以提高融资增加报酬率。这种想法其实很危险,万一碰到突发事件,将给这票乐观的人带来严重的打击。

 

  第二章、金童流的血还是红的

  避险基金对资产固定收取1.5%的管理费,再从利润中抽头20%。每一个成功的避险基金背后,都至少有两、三档失败的避险基金,而且规模有愈来愈集中的趋势。根据伯恩斯坦公司估计,避险市场主要由两百档大型避险基金,掌控业界80%的资产,其余基金则只能分配剩下的20%资金。以市场中立基金为例,市场中立的意思是基金同时作多又放空,暴露在风险中的比率大约在30%的净多头到10%的净空头之间。市场中立很流行,因为善于操作的人可以压低风险,创造7~12%的年度报酬率。理论虽然如此,实际上这种基金很难操作,因为有太多人做同样的事情,很难有突出的绩效。1980年代摩根士丹利成立了一系列市场中立基金,他们先依据不同的基本因素建立模型作交易测试,在这个阶段都能赚钱,一旦实际上战场时,却完全无法获利。

  毕格斯提到一位成立避险基金的年轻人易安,他非常认真分析股市,随时都在阅读和研究。虽然成功一定要努力,但这么努力,却没有让他变成大赢家。过去三年来,他白天几乎都瞪著电脑萤幕,问题是还有一千个精明能干的人,也瞪著相同的萤幕,这个领域已经变成人口严重过多的输家游戏。最后在许多痛苦的折磨后,易安决定结束基金,原因不是起伏不定的绩效,而是随著投资而来的压力。投资是一条孤独寂寞又充满挫折的路,没有足够的修养根本走不远。

  此外,还有一些刚开始手气就特别好的傻瓜,钱还没有赚进来就先花了,季博就是例子。季博是追逐题材,奉行波段操作的投资专家,在1990年代未期的网路热潮中如鱼得水,他以为眼前的一切会无止境的延续下去,所以花钱毫不手软。像这类欠缺经验的年轻小伙子,往往在泡沫愈吹愈大时十分当红,再凭著顺风创造的纪录募款成立避险基金,以融资作多方式操作最热门的股票,而且初期通常会因为大胆下注而创造惊人的绩效,吸引更多资金加入。一旦泡沫破裂,所拥有的一切都会消失,因为他们买的通常是梦幻股或炒作股,有一些甚至只是诈欺工具,因此基金的净值很快就跌到一文不值,对这类年轻的金童,一定要小心避开。

 

  第三章、放空石油,沦为笑柄

放空

  如果避险基金不放空,就只是利用融资,收取高额管理费的多头基金,这类基金很容易剧烈起伏,真正的避险基金一定保有空单。理论上,避险基金至少会赚到多头与空头部位之间的绩效差异。专业避险基金从事两种不同的放空操作,一种是放空主要股价指数为多头部位避险,另一种是放空走弱的股票。很多高明的基金经理有能力找出潜力股,但要找出下跌的股票困难多了。目前避险基金业大致上已经对放空不再怀抱希望,因为放空个股或类股相当危险。

  由于放空较困难,而且会造成极大的压力,所以空头投资人远比多头少多了,因此空头领域介入的人比较少,获利机会也相对较多。适合作空的股票有两种:投资型空单和诈欺型空单。投资型空单是经过严格的分析,找出前景恶化或股价高估的公司。至于诈欺型空单就是放空利用神话炒作的股票,放空这类股票可能大获全胜,但如果太多人放空也有遭到轧空的危险。放空的避险基金万一被迫大笔赎回,就必须回补放空的股票,这反而会造成股价的大涨,让伤害更加严重。

 

痛苦的经验

  2004年的油价大约每桶40美元,毕格斯建立了模型,并做了严密的分析。他的推理是:除了1990年跟战争有关的短暂油价暴涨外,无论是名目还是实质油价,都已经涨到1980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准。石油的全球产量和库存都在增加,随著世界和中国经济的成长减缓,石油消耗量可能会下降。中国是最大的变数, 2002年光是中国就占了全球石油消耗成长的五成以上,若考虑中国的影响,油价预测模型显示合理价格是32.4元。当时石油看多的气氛很浓烈,不过多数都是投机性买盘,只是依据技术分析波段操作的投资人,他们随时会受指标影响而卖出,因此是潜在的空头。毕格斯也分析恐怖分子的影响,并据此定出部位大小,由于石油的波动性大约是标准普尔五百指数的两倍,如果空头部位等于资本的12%,风险值就完全在控制之内。

  这里的重点是,不管事前的分析有多详细,用的模型有多精确,结果仍然无法预期,因为有太多变数干扰,例如飓风或政治的影响等。毕格斯自认是价值投资者,投资时如果价格背离15%以上,他会再检讨基本面,如果基本因素并未改变则再加码。不过巴菲特的价值哲学虽然有道理,但用在商品交易,而且客户又对你的短期绩效很敏感时,就行不通了,因为客户随时会赎回。结果油价不跌反涨,老客户也因为失去信任而纷纷赎回。

  金融操作充满许多矛盾,巴菲特以及《股票作手回忆录》中的老火鸡,一再强调要抱紧有信心的部位,不要过度交易。但万一看法错误,紧抱不放的下场会很凄惨,而投资人预测错误的机率其实很高。一般人预测未来时,都是找出目前的趋势,扩大解释,认为趋势会无限延伸下去,忘了即使遇到大灾难,人类迟早会产生应付机制来解决问题。而且,一旦我们有了某种看法,就会因为心理学「验证偏差」现象而难以改变。验证偏差说明人们倾向收集支持自己立场的资讯,忽略观点不同的讯息,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预测的错误。

 

  第四章、胆小之徒,切勿放空

  放空的风险很高,即使判断正确,也可能因为无法预料的因素而失败。成功的避险基金经理罗宾森以擅长大量放空炒作股而闻名,这些公司发布不实的消息,诈欺无知的投资人。当时有一家经营赌场、旅馆等业务的金银岛公司,罗宾森深入研究后发现,这家公司的本质和夸大的宣传完全不符,因此开始布空单。

  没多久,金银岛的股价在哄抬下从二十元涨到二十五元,罗宾森的研究仍然支持原先的看法,于是又加码二十万股空单,而且随著股价上涨他又不断加码。但涨势并没有停止,到了五月十五日已经涨破了八十元。这时市场开始谣传他的避险基金遭到大量赎回,他将被迫解散基金。如果消息为真,他将被迫回补所有空单,股价将被推得更高。于是投资人纷纷加入轧空的阵营,股价很快冲到了九十元,让罗宾森陷入最可怕、恶劣的杀戮循环中。更麻烦的是,随著空头部位增加,往来券商要求他要提供更高的保证金,罗宾森被迫卖掉其他股票,导致金银岛的空头部位占总资产的比例大幅攀升到40%。

  到了五月十八日,罗宾森再也受不了压力而开始回补股票,消息传开后股价又涨了十元。等六月一日罗宾森回补大部分空单的消息传出,金银岛的股价立刻暴跌,到七月已经跌到四十五元。讽刺的是,罗宾森对金银岛的预测完全正确,股价也很快跌落十元以下,但为时已晚。所以,在走势不利时,继续抱著空单到底是坚韧的表现,还是顽固的疯子?实在值得好好思考。

 上亿资金怎么玩书摘(二)

 投资图书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