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爲什麼一直漲的原因找到了!

  近期,隨着上市銀行年報陸續披露,銀行去年涉房貸款增長情況浮出水面。數據統計顯示,國有六大行2018年合計新增的51305.59億元貸款中,個人住房貸款增加了25338.96億元,佔全部新增貸款的49.39%,佔據了近5成份額;房地產業貸款增加3710.34億元,佔新增貸款的7.23%。由此可見,在房地產調控嚴控的當下,國有大行仍將半數以上的新增貸款投向了房地產領域。

  爲什麼一半進了房地產

  衆所周知,2018年是樓市調控最爲嚴厲的一年,“房住不炒”被反覆提及。那麼,爲什麼銀行新增的貸款額度還有一半進入了房地產呢?

  事實上,這個比例真不算高。

  對比之前年份,流入樓市的錢,已經連續兩年放緩。

  不說別的,就說佔比最高的個人房貸部分。

  2016年是個人房貸“放量”的一年,幾大國有銀行個人住房貸款同比增幅都在30%左右。

  2017年,隨着調控的深入,限購限貸政策生效。除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的房貸增速維持在20%以上,其他銀行房貸增速普遍下調到15%-20%的區間。

  2018年,“史上最嚴調控”持續,六大行的房貸增速再次下滑,都全部跌到20%以下。

  從央行每年公佈的信貸數據也可以看到這個趨勢——房貸在全年人民幣貸款中的比例,已經連續萎縮了三年。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個人房貸增速放緩,但並不意味沒有增速。多年來,銀行不斷“放水”,房價想不漲都難!尤其是在經歷了2018年最爲嚴厲的樓市調控之後,樓市鬆綁已成大勢所趨,多地紛紛下調房貸利率,樓市也迎來了一波“小陽春”。

  在業內分析人士看來,樓市調控是否見效,房價在否上漲,其實核心原因在銀行:

  一二線城市的土地供應,從來沒有突然增加或者減少過,從趨勢看隨着城市化結束會越來越少。

  一二線城市的人口有增加有減少,但從來沒有突然大幅上漲過。需求與供應雖然都有漲跌,但波動幅度一直都只是一個趨勢,並非突然波動,這種情況下,唯一的變量自然就是錢。

  所以從過去數年看,影響房價突然波動的最核心要素,並非房地產的政策,而是銀行對房地產信貸的親密指數。

  並且,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雖然房地產業並不屬於政府點名金融部門支持的行業,但這類貸款的整體增速也在不斷提升。央行數據顯示,2018年房地產開發貸款餘額10.19萬億元,同比增長22.6%,增速比上年高5.5個百分點。其中,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餘額4.32萬億元,同比增長29.5%,增速比上年低3.1個百分點。

  房貸款增長呈現兩大特徵

  隨着上市銀行年報披露工作拉開大幕,銀行對房產貸款全貌也逐步顯現。涉房貸款增長呈現出了兩大特徵:

  一是,雖然個人房貸增速繼續下滑,但仍在銀行信貸投放中佔據重要地位。33家上市銀行房貸增量在全行貸款增量中的佔比高達37.5%,高於2017年。

  二是,雖然房企融資渠道收緊似乎已成既定事實,但去年上市銀行房地產行業貸款總額卻逆勢增長,增量甚至高於2017年。只有8家銀行該行業貸款餘額有所壓降,且以中小銀行爲主。

  在涉房貸款總額繼續上升的同時,銀行授信政策繼續進行結構性調整:

  一是,個人房貸繼續執行差異化,重點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性購房需求;

  二是,開發貸普遍採取差異化授信政策,聚焦重點客戶、重點區域,擇優支持棚改貸款業務,同時嚴控商用房開發融資、商業性棚改融資。

  從具體數據上來看,國有六大行去年公司類貸款的增速,均落後於個人貸款。

  其中,表現最爲明顯的是建設銀行,對公貸款的新增量僅佔全部新增貸款的6%。

  去年建行的公司類貸款和墊款較上年增加541.54 億元,增幅僅爲0.84%,主要投向基礎設施行業等領域;而個人貸款和墊款較上年增加6459.50 億元,增幅 12.44%。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工農中建四大行去年投放的個人住房貸款均超過了4400億,增速也全部在10%以上。

  各家大行在年報中表示,個人貸款主要是重點支持居民自住購房融資需求,落實差異化住房信貸政策。

  房貸仍屬被嚴控對象

  2019年開年以來,市場上的資金多了起來。但需要指出的是,嚴控信貸仍將是房地產調控的重要內容,嚴防房地產風險也是監管部門2019年的重點工作。

  今年兩會期間,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表示,2019年銀保監會仍將加強房地產貸款的監測,繼續緊盯房地產金融風險,要對房地產開發貸款、個人按揭貸款繼續實行審慎的貸款標準,特別是要嚴格控制帶有投機性的開發和個人貸款,要防止通過影子銀行渠道進入房地產,要防止房地產金融風險出現大的問題。同時繼續保障住房貸款的基本需要。

  中國人民銀行2019年金融市場工作會議指出,要進一步落實好各項信貸政策。加強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落實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對於國有大行來說,“房住不炒”是其信貸政策的基本底線。而房地產開發貸一直以來都屬於被銀行業嚴控風險的對象。中國銀行業協會聯合普華永道發佈的《2018年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對2380位銀行家的調查顯示,儘管地產公司抵押擔保品大部分時候是土地儲備或樓宇,理論上是中國較優質的擔保品,但依然有45%的銀行家認爲2018年信貸投資應該首先要限制房地產行業。

  —END—

  文章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

  僅供學習、交流之目的。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