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撞擊地球的一顆小行星造成了“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又稱“白堊紀大滅絕事件”),致使75%至80%的物種滅絕,長達1.6億年之久的“恐龍時代”也落下帷幕。據科學家估算,這一小行星的撞擊強度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地震的100萬倍、爆炸的能量約等於全部核武器爆炸能量的1萬倍,導致2.1萬立方公里的物質拋入了大氣中。

爲了防範人類重演了恐龍的悲劇,美國宇航局(NASA)計劃於2020年實施一次小行星防禦系統的測試任務——即“雙小行星定向測試”(簡稱“DART”)——這一測試既檢驗小行星防禦系統的可靠性、又測試航天器改變小行星運行軌道的功效性,若小行星防禦系統達到了預期的效果,那麼人類就可以免於毀滅性的小行星撞擊了。然而,一些人認爲美國宇航局不必大費周章的搞什麼“雙小行星定向測試”,只要攜帶核彈頭的導彈擊毀小行星、或是改變它們的運行軌道,那麼人類的滅頂之災就解除了,不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查爾斯.米爾(Charles El Mir)博士和同事們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小行星並不是人們設想的那樣容易摧毀,更麻煩的是,即便核武器炸碎了小行星,大量的碎塊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仍會聚攏到一起。

如何防禦小行星撞擊地球?小行星並不容易摧毀

(小行星)

查爾斯.米爾博士說,“小行星防禦系統”這一類研究如同科幻題材作品中的情節,但事實上,針對“近地小行星”、以及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研究不在少數,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比如,若一顆小行星正朝着地球直撲而來,那麼人類是用核武器摧毀它比較好、還是用其他的方式改變它的運行軌道比較好呢?若人類試圖改變小行星的運行軌道,如何確保小行星運行軌道發生改變的同時、它不會發生碎裂呢?人類究竟要用多大的外力來改變小行星的運行軌道呢?

要解決以上的問題,科學家們需要對小行星的性質有一定程度的瞭解,查爾斯.米爾博士認爲,即便科學家們已經掌握了衆多小行星的資料、可以對它們的密度數據進行比較好的估算,可他們也不能預測小行星的內部結構,目前,他們只能藉助計算機模型來突破這一棘手的困境。

如何防禦小行星撞擊地球?小行星並不容易摧毀

(小行星)

經過計算機模型的分析和演算,查爾斯.米爾博士發現,與天文學家們的觀點不同,較大的小行星並不容易摧毀,它們內部的結構弱點與較小的小行星相差無幾。也就是說,小行星比天文學家們設想的更加堅固,若要徹底的摧毀某一小行星,需要的能量是非常非常大的——常規核武器釋放的能量不足以摧毀一顆小行星。

對於人類而言,小行星並不一定是毀滅性的威脅,一些科學家對它們很有興趣,認爲它們是太陽系早期殘留下來的“邊角料”,研究這些小行星有助於他們瞭解太陽系的早期歷史。一些“太空採礦公司”也盯上了小行星,他們認爲開採小行星上的礦物資源是未來的“大勢所趨”,擁有無限的商機和前景。

如何防禦小行星撞擊地球?小行星並不容易摧毀

(小行星)

小考題:若一顆小行星即將撞擊地球,你會怎樣渡過僅剩的一些時日呢?歡迎你留言討論。

(本號專注於科技前沿、歷史拾遺、奇聞異事和人物品鑑,還望你的關注和訂閱,萬分感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