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日全食是一種非常壯觀而又罕見的天文現象。需要一系列的巧合纔有可能出現:月亮正好運行至地球和太陽中間,並且在地球上看起來大小又正好能完全擋住太陽。在月亮正好遮住太陽時,我們能看見太陽的外層大氣——光芒萬丈的日冕。

  這一切都無需什麼科學的手段,只不過是因爲我們足夠幸運!~

  今年3月,NASA的好奇號探測器也在火星上目睹了兩次日全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的一次是由火星的火衛一引起的,它於3月26日飛掠火星。與地球不同,火星的衛星個頭太小,並不能完全遮住太陽。從好奇號拍攝的畫面來看,火衛一就像是一顆“小土豆”,飛越太陽表面。

  這就是好奇號在3月26日,火衛一飛越太陽表面時所看到的的景象。

  圖/NASA

  這張圖片是“好奇號”用自帶的Mast Camera拍攝的,相機上有一個特殊的太陽濾鏡(相當於你觀察日食時戴的日食眼鏡)。

  其實,在3月17日,好奇號還拍到了火衛二在太陽表面“緩緩爬行”的場景。由於火衛二的個頭比火衛一還要小,這個現象只能被稱爲“凌日”,而不是“日食”(喫不掉太陽,頂多是在太陽上出現一個小黑點)。

  火衛二凌日

  圖/NASA

  圖/NASA

  但是,相比於地球人,火星居民(如果有的話)也擁有另一種幸福,那就是,經常能看見日食!

  是的,雖然個頭小,但是火星衛星的運行速度很快。火衛一Phobos大約每8小時就能完成一次公轉。這意味着,它在一個火星日(比地球上的一天長約37分鐘)內會多次生起和落下。火衛二Deimos則大概每30小時繞火星一週。

  大一點的白點是Phobos ,小一點的是Deimos,Phobos的移動速度更快。

  圖/NASA

  在火星上,幾乎每天都有日食。火衛一和火衛二的軌道幾乎就在火星的赤道平面上。不像我們的月球,其軌道是在一個傾斜平面內,所以,地球、太陽和月球並不能經常排成一行。

  對地球人而言,日食出現值得暫停講課跑到操場上一觀。

  雖然常見,但火星上的探測器依然在努力地拍攝記錄日食現象,因爲對日食的觀測有助於科學家瞭解火星及其衛星系統。比如火衛一,由於潮汐作用,預計會越來越接近火星表面(現在就已經離得很近很近了)。

  訂閱鏈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