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一喝飲料,父母就會在旁邊叨叨:這個不解渴,越喝越渴,還是涼白開最好…………

  雖然會把這句話當成耳旁風,並將手中的肥宅水一飲而盡,但仔細一想,父母說的也有道理。

  渴的時候來一口冰鎮的肥宅水,感覺特別解渴。但只過了一會兒就覺得還是渴,甚至比之前更渴了。這究竟是怎樣一個過程?到底是喝進去的水多還是喝進去的糖(鹽)多?大腦是怎麼判斷我們還渴不渴的?

  在此之前,科學家們發現,當我們血液中的水合作用(可簡單理解成血液中的含水量)下降時,下丘腦會給身體發出口渴的指令,讓我們喝水。但是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神經學家Zachary Knight卻認爲,這並不能解釋爲什麼清涼的飲料一入口就能瞬間解渴,畢竟改變血液中的水合作用還要再等上十幾分鍾。

  2016年, Knight實驗室的研究生Christopher Zimmerman發現,當小鼠喝水時,位於口腔和喉嚨的感受器在接受到飲水信號後會立即關閉位於下丘腦的的“口渴神經元”。這些感受器似乎可以根據小鼠吞嚥液體的體積來預測飲料的補水程度,並且對冰涼的液體格外敏感。這就解釋了爲何一旦飲水,口渴的感覺便即刻消失,並且大家普遍覺得冰鎮飲料更加解渴。

  但這仍然不能解釋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判斷飲料是否解渴的。比如,海水肯定不能解渴,但是吞嚥海水時,口腔和喉嚨中的感受器也會被激活,進行相同的活動。

  於是,在最新的研究實驗中,Zimmerman和同事在小鼠的下丘腦附近植入了光纖以便監測“口渴神經元”的活動。當口渴的小鼠飲用鹽水時,口渴神經元仍然如此前的研究結果一樣,在鹽水入口的瞬間停止了活動,但隨即又被再次激活。就好像還有其他的感受器檢測了小鼠剛喝下的水後對大腦發出警告:“這水太鹹了,還是口渴!”

  是誰?在哪裏?檢測了喝進去的水呢?研究人員決定繞過口腔和喉嚨,將鹽水直接注入小鼠的胃裏。結果發現,向胃中注入淡水時,和正常飲用淡水的結果一樣,口渴神經元的活動被抑制住了。但注入鹽水後,口渴神經元始終保持活躍。如果給小鼠直接注入鹽,再讓它們飲用純淨水,口渴神經元會在最初飲水時停止活動,但很快被再次激活,好像在暗示需要喝更多的水來沖淡胃裏的鹽分。

  看來,這個神祕的感受器應該是在腸道里了。也就是說,Zimmerman在2016年發現的位於口腔和喉嚨中的初級感受器只能讓大腦暫時解渴,以獎勵動物的飲水行爲。但是,口渴神經元還會根據腸道中的第二級感受器來評估攝入液體是否真能補水(精確測量水和鹽的含量),再決定要不要需要繼續喝水。

  研究人員發現,腸道的水合信號會通過迷走神經激活口渴神經元。而位於下丘腦穹窿下器(SFO)中的口渴神經元在被激活後,會向附近的視前正中核(MnPO)發送信號,驅動動物的飲水行爲並告訴腎臟保存血液中的水分。

  如此看來,口渴的時候喝飲料的確只能讓我們一時爽,腸道中的感受器和你的父母神同步,正在向大腦不停地叨叨:這玩意兒不解渴。

  ……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完全可以先喝半瓶肥宅水爽一下,再喝涼白開解渴呀。

  訂閱鏈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