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孤獨,以你為伴

黑白幕布下的黏土人物,充滿黑色幽默的情節,人性冷暖的拷問,電影《瑪麗與馬克思》的背景音樂在腦海中一遍遍迴響,提醒著我這個基於導演兼編導亞當·艾略特真實人生經歷的故事。

褐色格調的澳洲和灰色格調的紐約交織在一起共同構成了電影中瑪麗與馬克思跨越大洲大洋,超越年齡和信仰的近半生的筆友交流以及真摯的友誼。故事的女主人公瑪麗是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八歲小女孩。她有著沉默寡言喜歡收集死鳥標本的茶包廠工人父親;嗜酒如命偶爾小偷小摸雪利酒不離手的母親。外貌普通額頭上有一塊毫不美觀的胎記的瑪麗孤獨寂寞,沒有要好的朋友。母親說她的降臨是一種偶然,她不明白,畢竟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她不明白的事。

而跨越大洋和半球,在美國紐約生活的四十多歲男子馬克思同樣也對這個陌生的世界每天在發生的種種事情感到費解。為什麼人們明明做了一些事情卻要撒謊,為什麼誠實有時候並不受歡迎,為什麼樓下的流浪漢總要把煙頭隨地亂扔,為什麼男人和女人要相愛……他不懂樓梯間裏女人親在他臉上的大紅脣代表什麼甚至為此感到焦慮和恐懼;他不懂這個世界為什麼每天都要變化,雜亂無章。

年幼時父母離世,他同樣有一個不很幸運的童年。身患精神發展障礙亞斯伯格症的猶太人馬克思同樣孤獨敏感,他無法判斷除字面意思的其他表達方式,無法辨別人們面部表情的意思,所以胸前時刻掛著一個標註表情的小冊子。他的生活和平常人一樣千篇一律甚至更枯燥乏味,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一封來自澳大利亞的八歲小女孩寫的信打破了他平靜的生活。喜歡喫巧克力和乳酪,喜歡看動畫片《諾布萊茲一家》,共同的愛好更促使瑪麗和馬克思成為了無話不談的「靈魂筆友」。漫長的書信交流展現了兩個人的人生經歷,八十分鐘的影片當中看到的也有友情之外人生的深層含義。

這是一個關於缺陷和不完美的故事。

瑪麗的生活是不完美的,她一直想變漂亮幻想嫁給「灰色」伯爵,快樂地生活在蘇格蘭城堡中。馬克思的生活同樣也是不完美的,患有精神疾病的他對著鏡子練習微笑想變得更正常,他說他年輕的時候想變成任何人,除了他自己。而人到中年馬克思漸漸明白缺陷也是人生的一部分,首先要學會接受自己,他似乎比瑪麗更懂得缺陷的意義。所以在瑪麗終於把額頭上的不美觀的胎記去掉之後,卻沒有達到想要的結果時,馬克思告訴她:首先要愛自己。缺陷不是簡單完全一致的。就像她在馬克思的孤立下學會愛與被愛,也希望她在乎的人得到愛。她認為馬克思的精神疾病也和她額頭上的胎記一樣需要被剷除,然而事實告訴她她錯了。馬克思明白自己和普通人的不同在哪裡,他可以毫不掩飾地看心理醫生交朋友,然而對於瑪麗把自己當研究對象的行為他無法接受。馬克思痛心失去了最好的朋友,瑪麗同樣難過。承認缺陷,年對缺陷,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智慧。當然,最後馬克思原諒了瑪麗,相信瑪麗懷裡的嬰兒頭上遺傳的胎記讓瑪麗明白了一些事情,也會讓自己的孩子學會坦然面對愛,學會愛。

導演亞當·艾略特說:「我的所有角色都是不完美的,因為我堅信,所有人都是有瑕疵和缺陷的——只不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把這些隱藏起來了。我的想法就是把這些缺陷展現出來,並且為人們的不完美、不純粹的東西鼓掌。」這也正如萊納德·科恩說的:「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這是一個關於何謂正常何謂不正常的拷問的故事。

所有人都說馬克思是不正常的,因為他是精神發展障礙亞斯伯格症的患者。然而通過這個亞斯伯格症患者的眼光有一瞬間會覺得這世上大部分的普通人都是有各種問題的患者。馬克思看起來有心理障礙,可是他的心態甚至比瑪麗更健康,坦然接受自身的缺點,願意在認定的人面前敞開心扉,堅持自己的價值和價值觀。精神障礙的人從獨特的視角看到了一般普通人看不到的人生百態的荒誕:為什麼印度兒童飽受飢餓的時候人們還要扔掉飯菜?為什麼顯然需要氧氣人們還要砍伐熱帶雨林?為什麼公交車不準時到達人們還要安排時刻表?這些事情不合邏輯,就像熱帶雨林被砍伐,或許到產生嚴重後果那一天人們才會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吧。

精神障礙的人看不懂忙於世俗的大多數人的追求。馬克思的人生有三個目標:一,有喫不完的巧克力;二,擁有整套諾布萊茲玩偶;三,擁有一個真正的朋友。馬克思很幸運地中了彩票完成了人生的前兩個目標,結識瑪麗之後,他敞開心扉,交到了人生中最好的朋友。他的追求很簡單,在簡單中從來不放棄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在人生的最後也獲得了圓滿,仰望天花板嘴角洋溢的微笑對他來說是最發自內心的。不知足,在嘈雜的生活中迷失初心的大多數或許更需要被醫治吧。

「我原諒你是因為你不是完美的,你是不完美的,我也是,沒有人是完美的。」故事的最後瑪麗終於如願以償去到紐約找馬克思,讓人感到有一些遺憾的是馬克思在瑪麗到來前平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更讓人溫暖的,順著馬克思仰望的方向,瑪麗寫給他的信貼滿了天花板,瑪麗留下了幸福的眼淚。


亞當·艾略特的黏土動畫《瑪麗和馬克思》我看過很多遍,黏土動畫在某種程度上有點像中國早期的動畫,成本高,製作週期長,在CG動畫大行其道的今天,對於電影製作人來說,它實在不是最好的選擇。《瑪麗和馬克思》的製作週期就長達5年,這樣算下來,一輩子也做不了幾部動畫。

作為一個獨立電影人,亞當·愛略特說:我有一櫃子的獎盃,卻依然拮据。其實他憑藉動畫短篇《裸體哈維闖人生》捧回奧斯卡小金人後,也曾有電影公司向他拋出橄欖枝,但他去皮克斯和夢工廠參觀過一次後,劇本都沒看就跑回澳大利亞去了,他覺得CG動畫並不適合他,還是黏土動畫做著更安心。

《瑪麗和馬克思》這部電影的成功,源自亞當艾·略特心中的情懷和對黏土動畫的熱愛。它講述的是8歲的小女孩瑪麗和44歲的孤獨症患者馬克思之間的忘年交,是亞當·艾略特半自傳式的電影。

瑪麗生活在墨爾本,父親對她冷漠疏遠,母親酗酒,她因為額頭上有一塊胎記而無比自卑,常常受到同學的欺凌和嘲笑。因為一次偶然,她開始寫信給紐約的馬克思,馬克思是個猶太人,從小就因為種族歧視被人欺凌,他患有孤獨症和肥胖症,生活中處處表現的和周圍格格不入。兩個同樣渴望友情的人從此成了筆友。

這些信從馬克思44歲開始,一直寫到他死去,中間兩人從沒見過面。對於瑪麗而言,馬克思陪伴她度過了父親的意外過世、母親的自殺、上大學、結婚、離婚、自殺和生子。更陪她度過了最憂鬱和自卑的那段時間,他是瑪麗精神支柱般的存在。對於馬克思來說,瑪麗是他灰暗生活中的唯一一抹色彩。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角色造型給我的感覺是:怎麼能這麼醜。無論是瑪麗的冬瓜頭、綠豆眼、蒜頭鼻,還是馬克思畸形的腦袋、扳手似的耳朵,以及眾多人和動物的造型都非常醜,但醜的恰到好處。這不僅是亞當愛略特的個人風格,也是這部電影不可或缺的表現力之一。

因為《瑪麗和馬克思》表現的就是「瑕疵」,不僅兩位主角的人生有瑕疵,配角的生活也是如此,住在瑪麗家對面的萊恩在二戰時受日本人迫害失去了雙腿,因此得了曠野恐懼症,閉門不出,鄰居達米結巴到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馬克思收留的流浪貓,被孩子們用氣槍打瞎了一隻眼睛,他獨居的鄰居艾維,不僅老而且眼盲。

而角色造型恰恰從視覺上表現了這種不完美。

為什亞當艾略特這麼執著的表現瑕疵?

其實這源自他的創作理念,他認為每個人都有缺點,只不過僅有部分人表現出來了而已。他說:我就是要把這些缺陷展示出來,並且為了人們的不完美、不純粹的東西鼓掌。

為了更好的讓觀眾感受缺陷中的閃光點,亞當艾略特講故事的方式也很特別。整部電影中幾乎沒有對白,劇情的推動完全靠旁白以及瑪麗和馬克思的來往信件,所以觀眾更多時候是用兩位主角的視角感受影片中的世界,而旁白會在適當的時候出現,剖析角色內心,這是讓觀眾瞭解他們最好的敘事方式,因為沒有太多人會關注一個8歲的自卑女孩,和一個44歲的孤獨症患者。

《瑪麗和馬克思》講述的是兩個孤獨的人窩在一起互相取暖,但其實他們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

瑪麗經歷過的打擊我們也可能經歷過。青春時期的自卑,父母的冷落,同學的欺凌,愛情的背叛,對生活失去希望。如何面對這些,亞當艾略特也給出了他心目中的答案。

電影中瑪麗自殺時用的配樂是20世紀60年代的老歌《Que Sera Sera》,這句法語翻譯成中文是世事不可強求,不如順其自然吧。歌詞表現的是,該發生的總會發生,該是你的總是你的,不必苛求自己。

馬克思作為瑪麗的開導者,無論是從他給瑪麗的信中,還是娓娓道來旁白,都能感受到亞當艾略特想通過角色表達的東西。

有時候是人生至理。

有時候是赤裸裸的諷刺。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覺得馬克思開導的不止是瑪麗,還有看電影的我。

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過和周圍的人格格不入的時候,也曾試圖改變自己融入他們,也曾失去所愛,感覺全世界只剩下自己一個,也曾失去希望,覺得生活無以為繼,但生活本來就是有瑕疵,我們也是有瑕疵的,不如順其自然吧,因為該發生的總會發生,該是我的總會來的。


瑪麗和馬克思是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影片,儘管cg動畫大行其道,但是導演還是對陶土動畫情有獨鍾,整部電影製作時間花費了五年之久。

電影講述了一個非常平常的故事,一個童年陰暗的小女孩和一個40多歲的中年男人之間,跨越地域和年齡的友誼,在最最困難的歲月裏,兩個人的感情是那麼的純粹。

整部電影在荒誕幽默的氛圍中,無時無刻不透露著生活的無奈感,然而,這種無奈卻因為兩個人精神上的陪伴而得到一種安慰。

電影告訴我們一個簡單卻又深刻的道理,人生無論是幸運還是不幸,如果有一個人能時刻理解你,支持你,你就會感覺到幸福。

這就是朋友的意義。


我覺得《瑪麗和馬克思》這部電影很有深度,這部電影利用瑪麗和馬克思這一對忘年交塑造了很多具有鮮明特點的人物,除去瑪麗的善良和馬克思的偏執,還有瑪麗的母親的虛榮,瑪麗丈夫等等。而瑪麗和馬克思的交流方式則是我們現在已經很少用的一種了——他們倆屬於筆友,並且在影片的最後都沒有互相見面,只有瑪麗帶著她的孩子找到了馬克思那看上去安詳而快樂的遺體。記得當時看到這我哭了。可能我也為他們感到遺憾吧。而且換成表現方式來說。《瑪麗和馬克思》整部電影都是用橡皮泥來做的,當時看只是認為很新奇,但現在看來要做成這樣真的要花費很大的功夫的,佩服這個劇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