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珀茨—梅卡姆死亡率半對數表,橫坐標是等差的年齡,縱坐標是對數的死亡率

嬰幼兒時期和老年時期的死亡率很高,但青春期是個非常明顯的低谷,這是為什麼?

包含死因的柱狀圖


面對複雜的外部環境,嬰兒和老年人的配置都不足,身體的肢體功能不足,思維上的認知不足,內在的內臟功能和免疫系統不足。

因為青春期正好是父母對孩子的監護還比較強,而孩子又正好是身體能力和認知能力都在快速發展並有一定成果的時期,

嬰幼兒時期各方面十分脆弱,意外死亡和疾病死亡風險都不低。

而老年時期身體功能下降,既是正常死亡的時期,也是意外死亡和疾病死亡的高發期。

比較有意思的是20歲左右的死亡小高峯。

這個時期正好是進入社會的階段(就像嬰兒剛來到這個世界一樣),在社會羣體中也屬於比較脆弱和弱小的時期。

比如資源(經濟能力)

比如社會適應能力

比如社會權利(掌控自己,不被支配的能力)這些都是在社會中良好生存的關鍵。因此,這個時期多出來的那部分死亡中,社會因素導致的心理疾病、自殺、意外死亡和他殺應該是主要原因。
我不太理解的是為什麼二十歲左右會有一個小高峯


要想看青春期為什麼死亡率低,就得先弄清楚為什麼老年和嬰兒期死亡率高。首先是正常死亡(包括老年病),這個曲線一定是從幼年到老年幾率逐漸增大的;然後是非正常死亡,幾率是遞減的。兩條曲線疊加,就是說嬰兒期寶寶沒有自我保護能力,老年期老人病魔纏身,前一陣有科學報告說人體機能在25歲之後就開始下降了。所以青春纔是最寶貴的,人到中年沒有快樂,好好珍惜青春吧。
我想可以分為三個因素:①生理上。青春期是成長期,身體的各項機能都在穩定發展,不會有太大的病害危險。②心理上。從圖表上看,給出的年齡在 13到14歲左右,正好是小學到初中一二年級,心理上應該正處於青春叛逆期。在這樣的時期,既不會有太大的升學壓力,也不會面臨社會的壓迫,正好是一個被保護的時期。同時,引用弗洛伊德的理論,「本我」和「超我」由於叛逆期的到來,樹立起共同的對象,不會由於輿論的壓力過於分裂,自我衝突較小。

③外部環境。此時作為孩子的他們會得到重視和保護,所以更加不可能發生意外。


生存能力弱的剛剛被淘汰完。

這麼說,青春期之前的死亡,大多是各種疾病導致的,即個體的生存能力太弱,被大自然無情地淘汰。

青春期之後的死亡,是個體不可避免的衰老過程。當機體完全發育之後,各項機能就不可避免的開始不斷衰弱,比如造血能力,心臟搏動能力,比如運動能力。當機體越發衰弱時,因各種因素導致的死亡就會越容易發生。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難得的一個可以任性,可以撒嬌,可以收到愛的幸福時期,雖然我有時會為自己在青春期犯下的錯後悔,但還是非常想回到那個時代的。孩子們的想法一定也差不多,所以特別愛護自己,父母也特別愛孩子,不能光從生物學角度分析這個問題。
因為青春期的身體器官逐步發育完善,身體健康有活力,大的社會環境也使青少年處於較為安全的階段,所以死亡率低吧。 我其實更想知道為什麼男的死亡率一直比女的高
都能找到這些圖心裡還沒點數?

高齡老人和嬰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較差,青少年身體的各個機能都在迅速成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