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永远都不会过时。就像有了手机后,QQ同样可以做到几亿人的用户量,而微信也可以后来居上。事实上在QQ和微信之外,陌陌更是半路杀出来的黑马,一举成为陌生人社交的独角兽。

这本身就说明,社交红利不可能被一家独大。即便在陌陌做到上市之后,依然有像探探这样的陌生社交软体腾空出世,获得了不少少男少女的喜爱。这可以直接回答,即便陌陌收购探探,也不意味著陌生人社交的终局。

截至目前,探探已累计完成1.2亿美元融资,估值也达到了3.2亿美元,同时注册用户数也已突破了9000万,DAU突破600万,次日留存率高达75%,成立至今完成了超过50亿次用户配对。

也就是说,在陌陌占了大半壁陌生人社交江山的情况下,探探还可以在边缘吸纳这么多的用户群体,说明陌生人社交还有死角,是陌陌没有触及到的空白。因为陌生人社交还涉及到场景问题。

陌陌的陌生人社交是基于LBS的匿名附近人社交,其选择的元素是地理位置,而探探的陌生人社交,是基于LBS的颜值社交,即通过照片和兴趣配对,只有双方中意后,才能建立起社交关系,是始于颜值终于行动的社交。

所以从陌生人社交场景的角度来看,陌陌收购探探,远没有终结陌生人社交的激烈竞争局面。只能说为其他陌生人社交扫清了一个障碍之一。比如唐氏二少比较看好的Soul社交软体,其场景是通过兴趣爱好配对的社交,目前也有不少用户在使用。

事实上,社交软体,特别是陌生人社交软体的开发成本相对来说较低,营销推广成本也较低,其「湿引力」对用户有深层的吸引力,可以通过「地下通道」邀约更多的用户群体来使用,比如夜深人静的时候,陌生的环境中。

实际上,在各大手机应用商店,这样的「湿引力」陌生社交应用很多,除非陌陌将这些所有的陌生人社交软体收购一遍,才可能带来短时间的一家独大,否则难以终结。另外,基于人工智慧和区块链技术的陌生人社交,将在不久的将来大行其道!


怎么会是终局呢?恰恰相反,南叔认为,陌生人社交市场将会迎来新一轮鏖战。这个领域的两位老大联手,其他小玩家生存更难了。

相关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探探已累计完成1.2亿美元融资,估值也达到了3.2亿美元,同时注册用户数也已突破了9000万,DAU突破600万,次日留存率高达75%,成立至今完成了超过50亿次用户配对。

所以,我认为庞大的用户流量和已成型的变现模式是陌陌收购探探的主要原因。

陌陌自2011年成立以来,一直稳坐陌生人社交领域的第一位,最新市值高达60.63亿美元。在收购探探之前,陌陌旗下就拥有移动社交App陌陌、短视频App哈你,还投资了二次元社交App扩列,社交版图已经较为庞大了。

但是,另一方面,为了摆脱「XX神器」这个标签,陌陌在直播大潮来临之际也踏上了视频直播这条路。凭借已有的用户基础,陌陌在视频直播领域还算风生水起,甚至相继推出了电台、嗨歌、游戏等娱乐功能。然而,这样做虽然在商业化方面卓有成效,但社交属性反而弱了。

如何一边扩大自己的涉足领域,一边保持原有的陌生人社交基因?后来居上的探探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而对于探探来说,虽然目前成绩不错,但是仅仅靠配对社交很难有下一步的长远发展,这次被收购,不仅有了陌陌的资金和经验支持,还能继续独立运营产品和品牌,实际上是不亏的。

在熟人社交领域,微信QQ几乎处于垄断地位。但随著互联网的发展和更具个性化的95后的崛起, 陌生人社交则有了生长空间。目前,市场上除了陌陌和探探外,还出现了对面、恋恋、碰碰、SOUL等陌生人社交软体。可以预见,陌生人社交的崛起是必然趋势。

本次陌陌收购探探,南叔认为,这也正倒逼著其他陌生人社交软体进行迭代改革,毕竟谁抓住用户需求,谁才能占有市场。

【看更多创业和投资内幕和爆料,欢迎关注南叔头条账号!】


国内社交领域,除了有腾讯这座大山,还有阿里钉钉在虎视眈眈,不过两者都属于熟人社交。而陌陌和探探主打陌生人社交,其中陌陌是老大,探探则是老二。如今老大吞并老二,很明显是为了保住其社交界第三把交椅的位置。

所以,陌陌之所以高价收购探探,是为了长远打算。

其一,陌陌是一个男性向的APP,而探探则是一个女性向的APP。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探探的女性用户占比54.2%,陌陌女性用户占比36.4%。在陌生人社交领域,女性用户的价值远远大于男性用户,也即女性用户承担了生态的变现职能。

其二,陌陌的核心营收业务是在网路直播为代表的新业务上。如今,网路直播已现瓶颈。而探探虽然前景大好,但目前的主要营收还是依赖会员业务。众所周知,会员业务是创造不了大规模的利润。合并之后,公司将有足够的财力去探索合适的盈利模式。

其三,两家合并之后,避免相互竞争,从而节省了大量的营销、公关等费用,避免了资本的浪费。

总结一下,陌陌和探探两家合并,是一件有利于社交领域的事件。

相对来说,陌生人社交领域比熟人社交领域更加广阔。但是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开发空间可期。

我们期待陌陌未来可以开启更多多元的产品!

你觉得陌陌未来会怎么玩?欢迎留言讨论。

社交对所有用户永远是刚需,社交只会越来越开放繁荣而不会终局,陌陌收购探探,反而说明了互联网陌生人社交的高潮即将来临。

2月23日,陌陌宣布以对价包括约265万股的ADS及约6亿美元现金收购探探的100%股份,而陌陌现金流只有9亿,相当于陌陌用自己几乎所有的流动现金all in,同时相比上轮100%的溢价正是说明了陌生人社交的魅力和价值。

社交永远不会终结,因为社交是刚需且高频的人类行为,马克思曾做过著名的精辟总结: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的社会关系就是社交。但是马太效应的加剧让腾讯在熟人社交领域牢牢的把握住了社交关系,qq和微信的双保险让腾讯社交立于不败之地。所以真正有可能性的只有陌生人社交。

中国有13亿人口,而每个人真正能够联系的朋友只有150人,150人以外的所有用户都有社交的可能性,所以陌生人的兴趣社交,或者哪怕就是约的社交都是非常旺盛的。而对于年轻的90后00后来说,对互联网的天生依赖,让他们更愿意分享自己,同时进行陌生人的兴趣社交,这也是为什么抖音上的红人乐于分享自己的视频,而越来越多的二次元用户到线下去面基。

陌陌收购探探之后,陌生人社交除了陌陌之外再无其他工具,而陌陌定位约的属性仍然没有去掉,陌陌也再通过广告不断加强自己约的属性,80%的男性用户更是表现了精虫上脑的结果。对于有洁癖的90后00后来说,陌生人社交缺乏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平台,他们无处可以安放陌生人社交的需求了。这时候势必有新平台诞生出来。

陌生人社交的关键。

1,兴趣。探探的模式更多的是颜值和互相匹配,但用户兴趣并没有被满足,比如二次元的爱好者,宅的爱好者根本没有兴趣社交平台,在ab站去社交?太不直接的社交方式了。

2、匿名。无论是探探还是snapchat,匿名和阅后即焚的方式都是保护社交用户的关键,如果没有保障机制社交会很困难。

3、创意的社交方式。对于00后90后来说,创意有趣是关键,阅后即焚和划动匹配本身都算,这样酷酷的方式才能留住和吸引用户。

4,女性用户。得女性者得社交天下。


喜欢请点赞,关注毛哥头条号,了解更多。


国内的互联网企业终究还是会走上一条极为惊人的老路子。行业老大吞并一切,垄断必然要形成。就像滴滴收购快的和优步中国、58同城并购赶集、美团与大众点评联手……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如今陌陌收购探探,则是国内陌生人社交领域的老大全资收购了老二。

从近7亿美元的收购资金上看,陌陌其实还是不亏的,毕竟探探此前也完成了多轮天价融资。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1300万美元的B轮融资、3200万美元的C轮融资、7000万美元的D轮融资等,总融资达到1亿多美元。而由此衍生出的高估值,据悉已经达到3亿多美元。鉴于收购探探后有可能成为陌陌继续成长的强劲推动力,7亿美元算是「正常价」。

作为陌生人社交领域的老大,在将「陌生人社交」做到顶峰之后,陌陌就开始强化在其他领域的投入和运营。如,游戏、直播、短视频等成为陌陌营收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帮助陌陌迅速打响翻身之战。不过,依靠陌生人社交起家的陌陌还是不会忽视高质量「陌生人社交」的力量。

而就探探来看,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著审慎、克制的态度。据了解,探探在产品规划之初就明确女性为重,且把男女用户比例固定在6:4——这也是中国现阶段人口的男女比例。此外,探探用户群更加年轻,是国内95后年轻单身人群拓展社交关系的重量级平台。无论是较多的女性用户,还是更加年轻的扎堆群体等,对于急需新鲜血液融入的陌陌而言,都有著极强的诱惑力。

社交平台说到底有著极为明显的「人气效应」,用的人越来越多,才会更吸引用户进入,由此让社交关系链不断扩大。进而反哺至社交平台本身,让其迅速壮大。专注于陌生人社交的陌陌和探探,会形成男性、女性用户的互补。而在用户数激增之后,陌陌的直播、游戏、短视频等业务也能够借此向前狂飙突进,进而形成更好的内容生态。

最终,强强联手是让陌生人社交领域再也不会有新入局者,陌陌真正成为行业NO.1。这样的结局究竟是好是坏,还有待时间去进行验证。


陌陌和探探在产品设计上有重合之处,用户定位上,也均有相似的地方。此次陌陌以资金+股权的形式收购探探100%的股份,相较二者而言,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互联网寡头时代,任何一个互联网行业,我们会发现「头部效应」都很明显,在老大的光环庇护下,老二很难发展起来,有时候能够生存下去都是问题。

以网约车领域为例,滴滴与快的合并,收购了Uber在中国的业务,成为目前网约车领域的「领头羊」。

再以共享单车行业中的哈罗单车与永安行合并,经历了2017年的资本寒冬,作为共享单车行业两大头部企业ofo与摩拜,大部分资本都集中这两家,第二、三梯队的共享单车企业融不到资金,大多倒闭或退出,哈罗单车与永安行的合并便是在头部企业的碾压之下抱团取暖,凭借差异化的市场战略,抢先占领三四线城市。

而在社交领域,腾讯系下的微信和QQ占据著绝对优势,陌陌凭借著在陌生人社交领域的发展,以及在直播方面的成功布局,积累了一定的流量优势,流量带来的广告收益+用户打赏,为陌陌找到了稳定的变现模式。

探探虽然也经过了多轮融资,但是用户月活跃量却只有陌陌的几分之一,最重要的是,探探没有找到清晰的收益模式,盈利主要来自会员收入。

相同的产品属性和互补的优势特征是两者的陌陌与探探达成收购协议的基础,但是这不意味著陌生人社交的终局。

每个时代都有适合每个时代的社交网路,无论是熟人社交还是陌生人社交,国际上,早年的MySpace和现在Facebook以及Facebook此前一直想收购的Snapchat;国内,早期的QQ,曾经风靡全国的人人网(校内网)以及现在的微信。

说结论之前,先简单说一下陌陌和探探。

陌陌迭代到今天的版本,已经和上线之初的陌陌非常不同了。当初陌陌的陌生人社交,大多数情况是发生在两个陌生的男女之间,而如今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在陌陌有直播,有游戏,有很多新鲜的玩法,其实已经演变成了一个项目繁多的兴趣社区了,它不断在丰富陌生人之间的社交场景,陌陌的商业逻辑我称之为横向拓展。

反观探探,它和最开始的陌陌一样,也是主打陌生的男女社交,从上线到现在,探探一直坚持做这一个点,坚持以聊天为主的陌生人社交模式,并没有像陌陌一样开辟各种新玩法,同样是切入陌生人社交领域,探探的商业逻辑我称之为纵向深入。

现如今,陌陌收购探探,一个横向拓展,一个纵向深入,两者的正好互相补充,而这是否意味著陌生人社交的终局呢?我认为不是。

陌陌在试图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线上的休闲娱乐中心,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游戏设备和娱乐项目,这其实恰好说明了陌生人社交其实可切入的点不仅很多而且十分庞杂,不管是基于生理需求的社交、单纯的聊天交友、游戏还是直播,这些都是切入点。

而其实说起陌生人社交,我认为其实更多的是基于共同爱好和兴趣,像「王者荣耀」、「绝地求生」这样的游戏,它们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陌生人交友平台,再比如像豆瓣、知乎这样的互联网社区,很多人的陌生好友都来自与此。

从这个角度来说,陌生人社交的终局还远远没有到来。

以上。


陌生人交往软体,我一直都看好,陌陌其实比微信出世早,要不是微信有QQ用户作为基础,鹿死谁手还很难说,微信底子厚,基础牢固,软体开发经验丰富,大众社交软体的领头羊,陌陌是被逼无奈,主战只好选择陌生人交往,于是便被边缘化了。

陌生人交往软体,我觉得发展空间比起熟人、朋友社交软体还要大,总觉得陌生人无限多,空间自然无限大,但其中给不法分子钻空子的机会相对也就增加了,这道是给喜欢刺激的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陌陌与探探为同属于社交软体,但具体领域是有所区别的,收购与被收购也是实属正常,相同领域收购,跨界收购,比比皆是,收购者要保住自己的江湖地位,增大影响力,扩大赢利范围,扩充商业地盘,被收购者乐得一个快速获取大量现金,免得操心费力,搞不好到最后还是难逃被兼并被收购的命。

陌陌收购探探不代表陌生人交往软体会被终结,一鸣君觉得,陌陌是想扩充领域范围,因为探探有大约300万的用户,是陌生年轻人交往中占有份额比重很大的交往类型软体。

陌陌是在拓展自己的领域,拓宽陌生交往领域的面,陌生人交往还应有广阔的空间值得挖掘,可能未来每一个独特陌生人领域,都会成为陌陌收购的对象。

社交软体是人类发展过程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熟人、朋友之间社交类软体固然有著独有的优势,陌生人类社交软体也应有其独特的地方,市场是广阔的,关键是如何开发与开发的人如何操作。


严格来说,陌生人社交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不管在任何场景下,陌生人社交这件事儿都是为了让人与人之间加强连接,而这个「连接」的终点就是让陌生人变成熟人。可见,陌生人社交最后充其量就是「换个平台聊微信」。

也许有人要说,很多与熟人难以启齿的事情都是陌生人社交的谈资和特殊切入点啊。但是不要忘了,这种阅后即焚式的聊天说到底也就是大社交场景下的一叶扁舟,无法荡起太大的涟漪,早期很多主打这种垂直场景的创业团队最后也都淡出了大家的视野。

明白了这层道理后在看陌陌与探探之间的联合,视线才会变得清晰起来:陌生人社交?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一颗颗想要在社交领域继续生存下去的野心。陌陌也好,探探也罢,陌生人社交仅仅是二者发现初期的一个噱头和概念,以此作为差异化圈粉的一个由头。不管承认与否,许多人提到陌陌这类应用,脑海中还是会浮现出许多不可描述的荷尔蒙系内容。许多人带著这份冲动来到陌陌后才发现其实被套路了。虽说陌陌平台一直在推动平台「去约X」化,但是对于这种带著不纯目的主动下载产品的用户,我相信任何平台都是喜闻乐见的。

财报显示,陌陌2017年第三季度净营收为3.545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其中,直播服务继续其强劲增长势头,在2017年第三季度产生营收3.026亿美元;增值服务收入达到2630万美元,同比增长45%;移动营销营收为1740万美元,移动游戏营收为800万美元。

注意到没有,陌陌的核心营收业务聚焦在网路直播为代表的新业务上,而直接反应出陌陌社交流量价值的增值服务和移动营销营收相形见绌。如今,网路直播已现瓶颈,陌陌主打的秀场式直播又面临政策风险,唯有回到网路社交—广告营售的老路子上方可找到新的业绩增长点。

由此可见,收购探探的本质其实就是抱团取暖,如今互联网广告竞争越来越大,国内社交领域又有腾讯这个绕不过去的大山,新崛起的阿里钉钉同样在虎视眈眈,陌陌想要打造其第三极的地位就必须在垂直领域完成大一统。

如有共鸣欢迎点赞并关注我的头条号,其他问题我们评论区见!


其实大家都想尝试的与陌生人产生联系,并且希望不断的认识新的朋友。

最近我玩了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同城社交软体「红信圈」,看里边的照片就知道非常真实,但年龄偏大一些,比较适合中年群体,红信圈app主打的概念就是「同城朋友圈」,整体还不错,偏小众,中年群体可以体验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