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是歐洲的老牌強國,無論國土面積、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一度是這個世界的霸主。不過二戰卻被小日本一度打懵,出現大規模投降,成就了英國史上最沉痛的浩劫!

大潰敗:二戰新加坡陷落,13萬英軍投降,成就英國最大恥辱!【軍史解密】 新聞 第1張

1940年,趁着歐洲各國被德國“閃電戰”打得大敗虧輸,日本迅速出兵佔領東南亞。日本此舉被視為對美、英、法、荷等西方國家利益的重大威脅,於是美、英、荷開始收緊對日貿易的通道,停止對日輸出戰略物資。而向來奉行“以戰養戰”的日本,則把貪婪的目光轉向西方國家在東南亞的其他殖民地。

排兵布陣,一觸即發

據記載,日本從全面侵華第二年(1938年)起便開始在國內實行糧食配給制度。到1941年中期,日本的戰略儲備只夠用3個月。為獲取戰爭資源,日本決心奪取西方國家的東南亞殖民地。

1941年下半年,鑒於日本南下太平洋的意圖日趨明顯,英國首相丘吉爾下令將最新式的“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反擊”號戰列巡洋艦和“不屈”號航母集結到印度洋的錫蘭亭可馬里港,組成Z特混艦隊,以抗衡日本的軍事威脅。然而,“不屈”號在途中擱淺,僅有“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於12月2日抵達新加坡。至於馬來亞與新加坡的陸地防禦,英國從本土、殖民地和英聯邦國家搜羅來13萬人馬,交由陸軍中將帕西瓦爾指揮,並給予150架老舊型號飛機的支援。

1941年12月8日,在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的同時,日軍同步發起進攻美屬菲律賓殖民地、英屬馬來亞殖民地的戰事。其中,針對馬來方向,日軍採取陸海並進的方式:已進佔法屬殖民地的日本近衛師團從陸路入侵泰國,沿克拉地峽南下;另一路是山下奉文中將指揮的第5和第18師團,在小澤治三郎海軍中將指揮的南遣馬來艦隊掩護下,在哥打巴魯(馬來亞)、北大年(泰國)和宋卡(泰國)登陸。

大潰敗:二戰新加坡陷落,13萬英軍投降,成就英國最大恥辱!【軍史解密】 新聞 第2張

在馬來亞——新加坡戰役中,日軍兵力僅約4萬人,配備有150餘輛坦克和370架飛機,從數量上看,日軍屬於以少打多。遺憾的是,英軍的糟糕表現讓日軍的冒險獲得了成功。

英軍輕敵,馬來失守

12月8日夜,當廣播裏傳來日本向美、英、荷等國宣戰的消息後,駐新加坡的英國戰艦“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聞警出動,立即前往馬來半島北部,試圖截擊日軍船隊。9日凌晨,日軍飛機發現了“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的行蹤。英國海軍指揮官意識到截擊意圖暴露,加之沒有空中掩護,只得下令折返。

大潰敗:二戰新加坡陷落,13萬英軍投降,成就英國最大恥辱!【軍史解密】 新聞 第3張

然而出來容易回去難,日軍出動多個波次的陸上攻擊機,用密集的航空魚雷圍攻英國軍艦。10日14時30分,“反擊”號和“威爾士親王”號相繼沉沒,這是戰爭史上飛機首次在開闊水域擊沉大型戰艦。

與此同時,日軍在馬來半島的突擊也進入了快車道。雖然日軍在兵力上不具備數量優勢,但坦克較多,空中支援得力,士兵的作戰經驗也比較豐富。對日軍更有利的是,英國軍官不但輕敵,而且戰術呆板,只注重正面防禦。日軍故意用正面佯攻吸引英軍注意,然後把部隊投入到英軍認為“不可通行”的叢林地帶,繞到英軍陣地側翼和後方,一旦穿插成功,英軍就會倉惶撤退。

一些日軍部隊還用自行車組成“銀輪部隊”,穿插於崎嶇山地中,推進速度遠超英國人的想象。此外,英國陸軍上尉帕特里克・錫南在戰前被日本特務收買,他用無線電協助日軍飛機成功轟炸英軍在馬來半島北部的空軍基地。

大潰敗:二戰新加坡陷落,13萬英軍投降,成就英國最大恥辱!【軍史解密】 新聞 第4張退守孤島,判斷失誤

1942年1月11日,日軍未遇抵抗即佔領重鎮吉隆坡,俘虜5萬英軍。27日,英軍馬來前線指揮官帕西瓦爾獲得陸軍元帥韋維爾的許可,把剩餘部隊撤過柔佛海峽,集中到新加坡要塞。之後,英軍工兵炸掉了連接馬來半島和新加坡的堤道。

不過,這一防禦措施並未起多大作用,很快就有冒充平民的日軍偷乘橡皮艇渡過海峽,潛入新加坡。

此時,日軍指揮官山下奉文的部隊只有3萬餘人,而英軍卻超過8萬人。由於英軍數量佔優,丘吉爾甚至在1月10日發電報給韋維爾,訓令新加坡守軍要不惜代價,消滅入侵的日軍。然而,丘吉爾不知道的是,此時集中在新加坡的英軍不但已經喪失大量技術裝備,而且在此前的大潰敗中變成了驚弓之鳥。

大潰敗:二戰新加坡陷落,13萬英軍投降,成就英國最大恥辱!【軍史解密】 新聞 第5張

更糟糕的是,當地英軍最高統帥帕西瓦爾執拗地認為,日軍必定會在地勢較為平坦的新加坡東北部海灘登陸,於是把防禦重點都放在以柔佛海峽堤道為中軸的東部海岸,西部的守備力量極為薄弱。

長久以來,史學界流傳着新加坡失守是因為英軍要塞炮都對着南面的海峽水域,不能調轉炮口去射擊背後的陸上目標,其實這是一種誤傳。實際上,英軍大部分要塞炮都能轉向北面轟擊陸地目標,問題在於為它們準備的彈葯都是用於打擊軍艦的穿甲彈,儲備的高爆彈極少。

更要命的是,帕西瓦爾無視敵情變化,當夜間巡邏隊找到日軍的橡皮艇,並發現滲透進新加坡要塞的小股日軍後,他仍堅持日軍主攻方向是新加坡東北面,拒絕調整要塞炮的射擊區域。

聲東擊西,日軍登陸

2月8日晨,日軍炮兵和航空兵對英軍的火炮陣地、機場等設施進行猛烈轟炸,隨後近衛師團在新加坡東北角的開闊地帶佯裝登陸,致使在那裡的英軍主力不敢向別處調動。20時30分許,日軍主力第5和第18師團捨棄帕西瓦爾重兵防禦的東北面,選擇只有少量澳大利亞部隊防守的西北海岸登陸。那裡遍佈灌木和沼澤,但日軍並不在意。

大潰敗:二戰新加坡陷落,13萬英軍投降,成就英國最大恥辱!【軍史解密】 新聞 第6張

本來,這片灘頭有一個英軍的探照燈部隊,以備日軍在此實施夜襲時照明灘頭水際,方便守軍瞄準射擊。但當日軍開始進攻時,灘頭的守軍卻聯系不上探照燈部隊的指揮官,結果守軍只好摸黑開火,日軍沒受多少損失就完成了登陸,並且很快滲透進新加坡腹地。

隨着登陸的日軍越來越多,守軍的防線逐漸崩潰。到9日清晨,守軍的前沿部隊基本被擊潰,日軍不僅鞏固了登陸場,建立了防線,還在西南部登陸成功,打垮了駐守當地的英屬印度第44步兵旅。日軍尾追印度潰兵一路向南,很快就接近了新加坡市區。

日軍殺俘,英軍投降

大潰敗:二戰新加坡陷落,13萬英軍投降,成就英國最大恥辱!【軍史解密】 新聞 第7張

直到西線突破取得決定性進展後,日軍如帕西瓦爾所料,向新加坡東北面發起登陸作戰,但時間仍選擇在觀察條件較差的夜晚。9日22時,日軍向柔佛海峽堤道東面的海岸發起攻擊,枕戈待旦的澳大利亞第27步兵旅起初打得不錯,殺傷大量日軍。但當西線友軍已經潰入市區的消息傳來,該旅旅長頓時失去鬥志,他擔心自己會成為孤軍,居然違抗命令,擅自率部撤退。這樣一來,新加坡要塞的第一線陣地完全被日軍佔領。

大潰敗:二戰新加坡陷落,13萬英軍投降,成就英國最大恥辱!【軍史解密】 新聞 第8張

10日,丘吉爾又向新加坡發出“戰鬥到底”的電報,可是沒過24小時,英軍在當地最大的彈葯倉庫和水源地克蘭芝被日軍攻克,英軍和大批平民被壓縮到新加坡島的東南部。更駭人聽聞的是,14日,日軍佔領亞歷山大軍醫院,槍殺多達320名傷兵和醫護人員。山下奉文試圖製造“屠城效應”,逼迫被圍英軍投降,因為日軍也已經筋疲力盡。

15日17時15分,數量佔優、裝備水平至少旗鼓相當的8萬英軍正式向日軍投降,加上之前在馬來半島被俘的5萬人,成為英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降軍,丘吉爾把這一天視為“黑道日”——英國史上最沉痛的浩劫。

日軍舉行了規模浩大的受降儀式,讓數萬名英軍戰俘站在道路的兩邊迎接高奏凱歌的日軍進城。後來,除了3名印度籍戰俘參加日本炮製的傀儡“印度國民軍”外,其他英軍戰俘都受到了慘無人道的虐待,許多印度錫克人被當成日軍新兵練習射擊的活靶子,而來自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馬來亞的戰俘則被送到泰國去修“死亡鐵路”。

大潰敗:二戰新加坡陷落,13萬英軍投降,成就英國最大恥辱!【軍史解密】 新聞 第9張

1945年日本投降時,為了洗刷恥辱,英國特意安排剛從戰俘營脫身的帕西瓦爾前往新加坡,出席東南亞日軍的投降儀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