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鐵路還是人們出遠門時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那時候雖然也有飛機,但那時候的收入水平並不能讓普通人坐得起飛機。隨着時代的發展和國內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動車和高鐵誕生了。咱們國內其實是世界上唯一有實力研究出高速鐵路運輸的幾個國家之一。

  經濟一點點地進步,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國內的高鐵線路越來越多,高鐵的速度遠比火車要快,但是高鐵的價格卻比飛機要便宜很多。而且現在鐵路運輸可以直接通過手機訂票,到了節假日時有些線路簡直一票難求。那麼照這樣發展下去,未來“火車”會被“高鐵”替代嗎?鐵路職工:短期內夠嗆。

  經常乘坐火車的朋友們可能比較有經驗,高鐵和火車雖然同樣是跑在軌道上,但它們之間還是有不少的區別。首先高鐵的環境更加舒適,除了一年一度的春運期間,我們很少看到高鐵車廂內有大量站立的無座乘客。而且高鐵沒有火車上那樣的轟鳴聲,搖晃的感覺,也沒有複雜又令人難以言表的氣味。但這同樣體現出了高鐵的弱勢所在。

  首先爲了保證乘坐環境和運輸速度,高鐵上的內飾和配置更精緻,內部的動力設計也更先進,這就直接導致了乘坐高鐵要付出的成本更高。據鐵路職工透露,高鐵的計價根據所乘列車的速度和里程數進行計價,比如最常見的高鐵每小時300公里,那麼一等座每公里收費0.74元,二等座收費每公里0.46元,商務座則更貴。而高鐵爲了一般是不會設置無座票的,這樣的價格恐怕已經讓很多經濟條件普通的人還是願意乘坐火車。

  另外高鐵的座位設置沒有那麼密集,這就導致了高鐵的運輸能力還沒有這麼強。鐵路職工告訴我們,即便現在高鐵線路和車輛已經非常普及,但是很多小城市依舊無法乘高鐵抵達。到了春運期間,高鐵爲了保證安全,即使開放了無座票位,客運量也遠遠無法與火車相比。這也是短期內高鐵無法替代火車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現在國內的鐵路運輸依舊在飛速地發展着,高鐵的路線鋪設和車輛技術也在不斷革新。相信未來總有一天,高鐵能夠成爲老百姓心中出行的第一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