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自:大英博物館BritishMuseum

開放260週年——一組數據

帶你瞭解大英博物館

今年是大英博物館開放260週年!作爲世界上首家國家級公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自1759年首次對大衆敞開大門起,便一直秉持向所有“好學求知者”免費開放的原則。下面小編將用一組有趣的數據向大家介紹大英博物館過去260年的發展。

3.5億參觀者

在過去的260年中,大英博物館供迎來了350,404,179名遊客——這比美國的總人口還要多!博物館的原址位於上圖所示的蒙塔古居(Montagu House)。第一批參觀者正是在這所17世紀的大宅中暢遊歷史。如果您是這3.5億參觀者中的一員,大英博物館對您的參觀與支持表示誠摯的感謝。

800萬件藏品

大英博物館的收藏建基於漢斯·斯隆爵士在1753年遺贈給國家的71000多件藏品,經過260年的擴充與整理——自然歷史類藏品和書籍手稿分別於1963年、1973年分流至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大英圖書館,如今博物館的藏品已達800多萬件。

200萬年的歷史

圖中這一組製作於200萬年前的砍砸器發現於坦桑尼亞的奧杜威峽谷,是大英博物館館藏最古老的藏品。這組砍砸器用途多樣,可用於砍伐樹枝、切割獸肉以及砍砸獸骨等等,代表了人類社會最早的科技創新。在大英博物館2號展廳的藏品體驗臺,大家可以親手體驗百萬年前的人類工具。

一羣貓咪

在20世紀70至90年代,大英博物館飼養了4到7只貓咪,用於防止鼠害。爲了把館內貓羣控制在健康、可管理的規模內,博物館在1977年還成立了“貓貓福利社” (Cats' Welfare Society)。

皇室參觀

2017年11月修葺一新的何鴻卿爵士中國與南亞展廳(33號展廳)重新開放。展廳陳列了2774件展品,講述中國與南亞這兩大地區的悠久歷史。英國女王伊麗莎白曾在1992年出席了該展廳的開幕儀式。25年後,女王再次爲重修後的33號展廳揭幕,並作爲第一名參觀者,在遊客留言簿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45萬伏特高壓電

你或許不知道,在大英博物館世界文保與展覽中心的地下隱藏着一個X射線成像實驗室。這間實驗室的工作電壓高達45萬伏特,是手機充電器電壓的9萬倍!上圖所示的透視3D器物圖正是在這裏製作而成,創建一幅這樣的圖像需要多達2000幅X射線投影圖。這件精美絕倫的銅銀錯黃銅水注正在阿布卡里基金會伊斯蘭世界展廳展出。

260小時專業修復

這件博物館新入收藏的日本武士盔甲由不同材質製作而成,對於文保人員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其修復工作共花費了260個小時。修復後的盔甲已恢復原有的光彩,正在92-94號三菱商事日本展廳展出。

黃金帶扣

這件精美的盎格魯-撒克遜帶扣製作於公元7世紀早期,重413克——幾乎等同於一罐英國人民最愛的烤豆子罐頭!帶扣出土於英國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位於英格蘭東部的薩頓胡船棺葬。其複雜的設計上巧妙的融合了13種動物形象。你能識別出幾種來呢?

跨區運輸

在19世紀80年代,博物館使用馬車來回運送了394次,歷時97天,才把自然歷史類藏品從位於布盧姆斯伯裏區的主館運送至位於肯辛頓區的大英博物館自然歷史分館。1963年,自然歷史分館成爲一個獨立的機構,即後來爲大家所熟知的自然歷史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世界的博物館

在過去的10年中,大英博物館在全球21個國家舉辦了92個國際巡展。巡展接待超過1千萬觀衆——這比倫敦的總人口還要多!

妙手回春

這件明代畫作爲絹本水墨,描繪了8世紀畫家吳道子的故事。據說,吳道子畫龍,待畫作完成之時,龍鱗甲飛動,幻化成真。這幅立軸在大英博物館平山鬱夫東方書畫修復室最近被修復完成,共花費了文保人員491個小時。

史海沉鉤

莊嚴的建築

大中庭是大英博物館的中心建築,佔地達兩英畝,面積超過一個足球場,是歐洲最大的室內公共空間。大中庭穹頂由3312塊玻璃板組成,最高點可達26.3米。

-end-

【合作】

美術館籌建諮詢運營管理服務、

文創產業園區策劃規劃及運營管理、機構合作、個人展覽合作、項目合作,

【其他】

文藝類項目創投及孵化

大型藝術節、雙年展,藝博會策劃及運營

藝術品專業收藏與投資顧問

家庭家族藝術資產配置顧問

大型文創園區、商業空間的公共藝術計劃的策劃、實施

請加樑克剛本人微信

liangkegang2018

私洽

國際美術館博物館館長聯盟固定廣告位

“一本書看懂方力鈞”

歷時3年,嚴虹新書《方力鈞》上下冊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