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是中華孝文化的傳承,《觀無量壽佛經》中談到“淨業三福”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淨業正因,也是淨宗學人修行的最高指導原則。

淨業三福第一福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人天的福德。

福德的前兩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身爲佛教徒,首先我們應該來盡孝,這是世間孝的層面。

那麼父母、師長不在以後怎麼盡孝?

有人說“超度”,那麼超度對已故亡靈真的有用嗎?

說到超度亡靈,先要說明亡靈的性質:人死之後的生命主體,稱爲亡靈。

民間一般的觀念,認爲人死之後即是鬼,而且永遠做鬼;但佛教從來不認同這個說法,否則,就談不上超度兩字了。

佛教看凡界的衆生,共分爲天、人、神、鬼、傍生(牛馬乃至蚊蟻等動物)、地獄等六大類,在此六類之中生來死去,又死去生來,稱爲六道輪迴,所以,人死之後,僅有六分之一的可能成爲鬼。

佛教使人超出並度脫了這六道輪迴的生死之外即稱爲超度。

但是,凡夫在死後,除了罪大惡極的人,立即下地獄,善功極多的人,立即生天界而外,一般的人,並不能夠立即轉生。

未轉生的亡靈,卻不就是鬼,那在佛教稱爲“中有身”或名“中陰身”,即是在死後至轉生過程間的一種身體,這個中陰身,往往就被一般人誤稱爲鬼魂,其實它是一種附著於微少氣體而存在的靈質,並不是鬼魂。

中陰身的時間,通常是四十九日,在這階段之中,等待轉生機緣的成熟。

所以,人死之後的七個七期之中,親友們爲他做佛事,有很大的效用。

若以亡者在生時最心愛的財物,上供下施,救濟貧病,並且稱說這是爲了某某亡者超生而做的功德,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更好的去處。

所以佛教主張超度亡靈,最好是在七七期中。

如果過了七期之後,再做佛事,當然還是有用,但那隻能增加他的福分,卻不能改變他已生的類別了。

假如一個人在生作惡很多,註定來生要做牛或做豬,當他死後的七七期中,若有親友爲他大做佛事,並使他在中陰身的階段聽到了出家人誦經,因此而知道一些佛法的道理,當下悔過,立意向善,他就可能免去做牛做豬而重生爲人了。

如果當他已經生於牛羣豬欄之後,再爲他做佛事,那隻能改善這條牛或這頭豬的生活環境,使之食料富足,不事勞作,乃至免除一刀之苦,被人放生。

如已生在人間,便能使他身體健康,親友愛護,事業順利;如已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能使他蓮位的品級升高,早日成佛。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