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快三週歲了,我不想讓他去別人家裡玩,因為他家孩子我非常不喜歡。但是附近沒有別的小朋友了。孩子總是不聽話跑去,我孕期情緒起伏大,總是覺得他不聽話,控制不住我自己總是打他。我很慌,我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我不知道怎麼做才對?


有獨立想法就是不聽話麼……

難道小孩有獨立思考不是好事麼

要是覺得有些難溝通,就蹲下來,你們可以互相探討,聽聽對方的想法,都講一講自己的道理。

如果孩子現在可以百依百順聽你的,以後也可以百依百順聽別人的。

剛剛看了問題描述,可以問問互相問一下對方為什麼喜歡/不喜歡那個小孩。說明白可能會好一點。

要擺正心態,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打唄。

打到孩子有童年陰影,看見你就躲,潛意識裡認為只要他去交朋友你就會生氣發怒,然後長大成為一個孤僻冷血的人。

還可能會覺得是因為你肚子裏無辜的小寶寶才害得你老是揍他。

孩子交什麼樣的朋友是他的自由,同樣都是三四歲的孩子再壞也不至於帶著你家孩子去殺人放火吧?

小孩子被其他人欺負幾次,自己就知道屁顛屁顛跑回來哭著告訴你他再也不找那家小孩玩了。

多喫幾次苦就什麼都知道了,沒人被扇了一巴掌還舔著臉說你再扇我一下唄。

至於媽媽,我覺得應該多和外界接觸調整一下心情。

你這樣悶著對大寶不好,對小寶寶也不好。

加油,做個負責任的母親。


打你老公就好了

人家想出去玩,又沒有什麼錯。為什麼非要按照你的喜好去交友呢?而且三歲的小孩那麼單純,怎麼知道大人還有不喜歡的某個人這些情緒?關鍵你怎麼能讓三歲小孩照顧到你的情緒去遷就你?

應該是大人遷就小孩,照顧小孩的情緒吧!

關鍵又沒有別的小朋友,你想憋死他嗎?他童年該有玩伴快樂玩耍的時候,這點權力都被你限制了麼?就是因為你不喜歡那個小孩啊,不要太自私哦

你可以跟你老公商量一下,他去一次你就讓你老公給你發個520的紅包。不然你就要打你老公和你兒子一頓。 這是因為你看那個小孩不順眼,所以他去了你就有情緒 控制不了,要打你老公的。跟你老公講清楚,這樣你們利益捆綁一塊,他一定會多開導你,紅包發著就沒有那麼氣了。開導多了,慢慢也就接受了,你兒子也能玩,你還不難受,多好的事兒。

你要記住,你老公必須參與其中,每次不能只打兒子,不打老公,那樣他就覺得沒他的事,就不管你了。

還有一件事,就是不要覺得,啊,你看這個小孩不順眼就要打你老公很荒唐,一點都不荒唐,不要不好意思跟你老公說。因為你不打老公,就是打你兒子。雖然是同樣的原因,但是你兒子不用跟他講明白呀,雖然同樣是很荒唐。但是你可以欺負小孩沒有還手之力呀,你可以欺負小孩不懂道理,不能指責你荒唐呀。

不要覺得我是開玩笑,更不可能是嘲諷你,你看不慣一個人不願意家人去跟她親近是很正常的,所以你要正視這個問題。不要不好意思說,你兒子去了,你都能氣得打人了,這事得多嚴重,你還不好意思說呀,跟你老公講好了,只要你兒子去玩一次,你就必須要打你老公, 因為討厭一個人並沒有緣由,所以他必須哄你, 或者給你發紅包,或者是被打 就是這樣。但是兒子還小,玩伴這是兒子該有的權利不能打兒子。 打老公,老公完全可以消化,還能 理解你。

但是打兒子的話,孩子還很小,會給他造成心理創傷,這是非常不可取的,

打老公的話不但可以替代兒子,同樣都是打,而且是老公是大人,也會開導你 打的效果會更好,並且也沒有什麼嚴重的後果,這就是最好的辦法了

不要簡單的去想什麼心理諮詢啊,花那個錢一次不少呢。除非還有什麼別的深層問題,你這看起來也不像啥大事。就是需要一個突破口罷了。而且你討厭那個人,你平衡不好兒子去 你不喜歡那個人 的關係,就必須需要一個發泄口,你兒子又不能不去,又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他不能不找人玩呀,所以這個突破口只能是你老公,不能是你兒子,要把你兒子換成你老公,這個事完美的解決了。

再一個你兒子長大了,成為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了,你要恭喜,你要繼續培養他成為一個獨立的懂事的人,要跟他講道理,要培養他。而不是繼續打壓他,控制他,武力暴力讓他成為不具有思想或者不敢具有思想的人。會變得懦弱和傻的。 有的長大了也會記恨你。

你是用講道理的方式,而不是用武力的方式,因為他也是人,只不過沒有大人語言那麼健全罷了,但是他也有他的想法喜好還有自尊心,所以你就不要挫敗他,雖然他年輕,但是一樣是很難受的,他也需要你的尊重。一直受你挫敗打壓的孩子,這樣不健康成長下來的時會出現很多很多問題的。你想大人都受不了,何況孩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需要你的耐心培養愛心和愛的灌溉,而不是暴力的傾瀉對象,這樣就有點太殘忍,太暴力,太自私了,為了你自己不喜歡那個人,控制他要委屈自己滿足你。總歸是不太好的。

再或者你能平衡這兩者的關係了,

要麼你雖然討厭那個人,但是兒子去沒有關係,兒子是兒子,你不介意了。

要麼你不討厭那個人了

要麼你讓兒子喪失玩伴,超乎他的理解範圍,他為了保你願意 犧牲自己,讓你快活。只要你覺得這樣真的是對的是好的,

哦,對了,你可以說兒子,我是為你好。明明是你不喜歡那個人,你可以挑他的毛病,說這樣能帶壞兒子。只要是人,總能挑出毛病,你看一個人不順眼,他哪裡都不好。

但是你權衡利弊,這樣確實是最大程度的滿足了你。而且非常的巧妙。那你兒子呢?這麼小就犧牲了自己的幸福。就要受到挫敗和毆打,還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還是因為媽媽不喜歡那個人。對他是不是有點太不公平?然後你可以再把上上段讀一遍。我剛剛上一段說到那個解決方案的時候,你當然是舒服的,但是你那個時候恐怕就忘了兒子了吧?不要太自私哦

此事的解決方案呢,一定要跟對象溝通,你會發現 能跟對象說出來的時候已經不是那麼嚴重了。

再一個,趁孩子還比較小,抓緊讀讀小孩教育方面的書,多參加這樣的講座培訓班一類的,會有很好的提高和改善。可能花一點小錢就會讓你們幸福一家人,往大了說,甚至是改變孩子的命運,讓你也不用慌,不用痛苦,不用糾結,不用難辦了,也不用讓孩子受苦了。

覺得做的不好的就肯定得改變,想改變就要學習成長,改變是痛苦的,學習是苦惱的,但是安於現狀會更加痛苦,並且是有不太好的後果。

你自己考慮。不是別人點醒你,你就能改變的,你得專業的學習。別人提醒你兩句,在知乎上一個回答,遠遠的不夠。育兒是一個體系,你要是想正兒八經的好,就多學學。要是覺得無所謂,這事湊合湊合,或者忍忍也就過去了,或者孩子打打也就打完了。

反正就看你了。

哎有很多小孩兒事可挺早哈,現在三歲,虛歲也就是四歲吧,再過個兩三年,甚至3、5年,你要是還是這德性,那時候他可更記得,到時候就會說媽媽不喜歡那個人,所以打我~ 還有很多亂七八糟的媽媽自己生氣了,看到跟爸爸講又太荒唐,沒人打了所以就要打我就要打我~ 媽媽還不讓我跟小朋友玩兒~媽媽動不動朝我發脾氣打我~不值得生氣的,我沒有做錯的,她也要發脾氣打我~

正常人看來這個媽媽是不是好凶呀?好無釐頭呀。反正我說了,這一切真的不是在知乎上看兩個回答就可以什麼的,你得系統的專門的學習,但是也不會很麻煩。有的父母差的並不多,或者本來就做的很好,你做的這也差的太遠了,所以你肯定得學的。

我的個天,還有你這樣的媽媽。我理解你的情緒,但是你不應該帶到媽媽這個角色上,你生了孩子要對他負責的,他不是你的工具,更不是你的出氣筒,也不是你用來控制的東西,大家都是人,都應該得到尊重和愛護,希望你能心軟一點,善良一點,明白這些去好好愛護它,用愛灌溉他。我告訴你,哪怕你有情緒,在孩子面前也應該收斂,畢竟他是無辜的。

像我剛剛說的那個解決方案,可以轉嫁到你對象身上,多跟對象交流,多讓對象帶你出去玩,孩子會好得多。沒事兒好好工作,要是全職媽媽就找個兼職掙掙錢,要麼就早點出去工作。你的生活捋順了,教育孩子也會好很多,性情也會好很多。

之所以會暴戾,大多是怨婦。

所以不要讓自己淪為怨婦。怨婦不會是良母,自己也不會漂亮,光鮮。可以說是害人害己。如果狀態不好,怎麼打孩子都解決不了的,自己都開始不滿足心裡不舒服。狀態不好就掙錢,就找興趣。育兒不那個什麼就學習就做專業。狀態如果太差,或者心裡受痛,就要去做心理諮詢,找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心理諮詢是針對心理健康人不是有心理疾病的,但是心裡健康人也會出現問題,比如說產後抑鬱,失戀創傷,災後恢復,工作壓力大,升學焦慮什麼的都屬於心理諮詢的範疇。還有家庭關係,婚戀關係都是有很好的輔助方法。 就是看你的程度,你這情緒可能是小問題,調解調解或者就事對事處理一下就好,如果問題大,可以去找心理諮詢,就是這樣。 再一個教育孩子是要學習的,就這三點。


不要強行控制他,孩子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問問他為什麼喜歡和那個孩子一起玩,你可以允許他玩,但是和他約法三章,比如約定好幾點回家,玩的話不能玩哪些方面,賞罰分明


你不想讓他去別人家玩,

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你就陪他玩。

如果做不到,那麼你就允許他出去玩。

但是如果覺得孩子可能會學壞,那麼你就要每天瞭解孩子的情況。


我回答是因為希望自己在做個好事,三歲正要探索世界,那麼好奇,他的世界是無限的,我們為人父母如果是普通人也沒什麼特別的事蹟,還是尊重孩子自然成長。因為聽一個普通人的話不管是不是父母,除了滿足了父母,沒有太多意義。另外打孩子不是教育,是發泄情緒,你已經意識到了,控制就OK。


謝邀。

其實人的一生有兩個叛逆期,一個是青春期,另一個就是2周歲開始,這時候的孩子很喜歡說不,並且喜歡使喚人。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個時期,是發展自主性的時候,同時孩子也在試探自己的邊界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因而也是給孩子樹立規則的關鍵階段。

你所說的不聽話,不知道是指什麼,孩子都不是像我們想像中的那樣,有自己的特點。當他的獨立自主得到表達,得到正面的回應時,他的自我效能感就會增加,對自己更有自信;如果他體驗到很多的被控制,可能會體驗到沮喪、挫敗的感受,減弱自己對外界的探索。

很難說怎麼做纔是對的,沒有完全正確的教育方式,也沒有非常完美的父母和孩子。溫尼科特提出的做一個「good enough mother」,大部分時候是溫暖的,能夠滿足孩子需求的,另外有一些時候是無法滿足他們的,打破他們的理想化,適當受挫。

在孕期的你本身因為自己的生理原因帶來一些情緒波動是可以理解的,孩子處於這個發展階段的特點也是可以理解的。看起來你有些焦慮,或許你可以思考一下,孩子的獨立給你帶來了什麼影響,你無法接受的是他的獨立嗎,是他不聽你的話嗎,還是這些引發的你的感受和情緒?


送幼兒園。你沒精力,找人陪啊。孩子會寂寞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