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網發布名為“娛樂應有底線,國難怎能調侃?”的短評矛頭直指張雲雷。

事情是這樣的,有網友爆出在2018年的一段相聲演出中,張雲雷拿汶川地震做梗,將三姐妹遠嫁的地方分別說成是唐山、汶川、玉樹。

該不該封殺張雲雷?或許,我們可以從陳佩斯的經歷中看個大概 新聞 第1張

後又有網友爆出早在2014年,張雲雷就已經把這一套“包袱”拿來表演了——在舞臺上笑嘻嘻地模仿,地震遇難者是如何爬出廢墟的。

這還不止,在西安跨年表演時,張雲雷還拿“慰安婦”來玩梗!

舞臺上,他先問搭檔楊九郎做什麼去了,接着又自問自答,“去部隊慰安了”……

該不該封殺張雲雷?或許,我們可以從陳佩斯的經歷中看個大概 新聞 第2張

全網嘩然。

照舊老一套,路人跟風黑、死忠粉出來洗地,但一片狼藉的圈內嘈雜中,盟主卻想起了另一個跟央視有過“恩怨”的圈內人士——陳佩斯。

陳佩斯被央視封殺,很多人都有所耳聞。

不管真假,在他多年後接受採訪時,說過這麼一句話:“有些倒黴事兒,能把當時的人為難得要死要活的,但事情一過,就成了後人的樂子了。”

該不該封殺張雲雷?或許,我們可以從陳佩斯的經歷中看個大概 新聞 第3張

這句話放在而今,異常諷刺的貼合。

由張雲雷想到陳佩斯,主要還是想說三點,接下來一一分解。

其一、談談相聲本身的屬性

有人曾經對比過陳佩斯和趙本山在春晚舞臺上正面交鋒的小品作品,結果發現,無論是獲獎的硬實力、還是逗樂的軟實力,趙本山的作品基本佔據上風。

當然,陳佩斯的巔峯已過,這並不能說明太多問題。

但不得不說的是,陳佩斯後期的小品,在諷刺力度上越來越強、在創作自由上越來越受限制、卻在搞笑程度上,越做越差。

而趙本山小品由於語言押韻對仗引起的低級逗樂,顯然更能被大眾接受。

該不該封殺張雲雷?或許,我們可以從陳佩斯的經歷中看個大概 新聞 第4張

後來,陳佩斯接受採訪時就說道,“說到底,小品、相聲這些是市井文化,由三教九流之地而來,難登大雅之堂。一開始上了,是因為國家允許你笑了,你才能存在;後來,國家又要求你帶點其他的東西,你行你就上,你就一年都有飯吃,你不行,那你就下去。”

很明顯,在越來越開放,但主題卻要求越來越嚴的春晚,陳佩斯已然越來越難以駕馭。

所以現在的小品、相聲,越來越不好笑是有原因的,因為它們都藏着掖着要說教點兒道理給你聽。

該不該封殺張雲雷?或許,我們可以從陳佩斯的經歷中看個大概 新聞 第5張

再看張雲雷的相聲,基本都是未大火之前的表演片段,未大火之前,總會做些出格的事兒,或俗、或惡搞,這一點東北二人轉體現的最為明顯。

哪怕大火後,不自覺也會帶入寫葷段子為求效果,畢竟,這是由相聲本身的屬性來的,更不用提德雲社的宗旨了——讓觀眾老爺們,笑!

當然,這不是洗白,僅是由相聲的根本屬性來談,想噴盟主的,麻煩看完下兩段。

其二、談談手藝人的個人選擇

這個小標題,我想了好一會兒,決定還是得用手藝人。

陳佩斯說過,比起演員、明星,他更喜歡自稱手藝人,說這是個行當,是要靠本事吃飯的。

張雲雷亦然!

該不該封殺張雲雷?或許,我們可以從陳佩斯的經歷中看個大概 新聞 第6張

我們看陳佩斯離開春晚後,走穴、接廣告、全身心投入話劇舞臺。

《託兒》連演120場,票房近4000萬,創造了話劇界無法超越的神話!

《親戚朋友好算賬》,一年連演60場,觀眾達8萬人!

這是陳佩斯的選擇,他“不滿足於老是停在這麼一個10分鐘、15分鐘的小東西上”,他要搞的,是喜劇!

該不該封殺張雲雷?或許,我們可以從陳佩斯的經歷中看個大概 新聞 第7張

再看張雲雷。

由於盟主實在不是他的粉絲,因為不好評判他在出圈之後是否更用心的進行藝術創作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提起張雲雷,緊跟其後的關鍵詞就是“帥”。

當一個手藝人的作品完全被其顏值所掩蓋,我所能想到的除了諷刺,別無其他。

該不該封殺張雲雷?或許,我們可以從陳佩斯的經歷中看個大概 新聞 第8張其三、談談藝人的責任

張雲雷的爆火,對整個相聲界乃至曲藝界甚至是中國傳統文化圈,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張雲雷之前,未見得有年輕人舉着熒光棒追捧臺上穿長袍大褂的曲藝演員。

張雲雷之後,有了。

這是進步,不能否認。

但同樣不能否認的是,這樣一個“頂級流量”所帶來的惡劣影響及其後果。

該不該封殺張雲雷?或許,我們可以從陳佩斯的經歷中看個大概 新聞 第9張

中國人多,說難聽了就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就像我這篇文章發出,我敢說有多少人會誇贊的,就有多少人看個大概就拉到評論區進行辱罵的。

中國不缺人,缺的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換而言之,民眾是最易被誤導的,所以這就要求所有具有一定話語權的人,一定要負擔起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明星如是,自媒體亦然。

這也是盟主為什麼非常反感範某某、柯某某等一些劣跡藝人的根本所在。

從這個層面上來講,張雲雷無疑踩了個大雷。

該不該封殺張雲雷?或許,我們可以從陳佩斯的經歷中看個大概 新聞 第10張

至於接下來該怎麼辦,無論是個人的主動選擇、還是市場及觀眾的被動選擇,咱不能多說啥。

但在我看來,至少張雲雷微博上輕飄飄的一份道歉,說明不了什麼問題。

應該看到,相聲成就了張雲雷,張雲雷反哺了相聲。

但更應該瞭解,在成為藝人之前,首先應該做個乾淨的人。

該不該封殺張雲雷?或許,我們可以從陳佩斯的經歷中看個大概 新聞 第11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