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守志左一正在指導村民修剪核桃樹。 本報記者 樑劍簫攝

  在山西靈石縣王禹鄉棗嶺村,有一位年過六旬的退休幹部,他努力鑽研造林技術,帶領村民走上一條科學致富路。爲了提高村民們的林業種植技術,他先後編印、分發了《泡桐如何育苗》《植樹造林技術措施》《泡桐的撫育管理》等技術書籍,組織舉辦各種林業技術培訓班百餘次,先後有千餘人蔘加培訓。

  他就是王禹鄉原副鄉長鬍守志。

  棗嶺村位於靈石縣西南部,地處山坳,土地貧瘠,加之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莊稼收成一般。一直以來,種什麼、怎麼種才能讓農民得到更大的回報,始終是胡守志思考的問題。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想發展林業,以林致富,就必須有過硬的林業技術。”作爲副鄉長的胡守志先後自學了《造林學》《森林生態學》《植物學》等高等教材,系統地掌握了林、果種植理論基礎知識。胡守志早出晚歸,堅持在地裏蹲守、觀察苗木。棗嶺村到底適合種什麼呢?

  一次,縣政府組織大家前往附近的平陸縣學習林業種植經驗。回來後,胡守志通過對比,認爲王禹鄉適宜種植泡桐,並根據理論測算出每株泡桐每年平均能增值4.35元,以此證明王禹鄉種植泡桐的可行性。

  “泡桐具有生長迅速、根深、毛根少、發芽晚、防風、固沙等特點。”胡守志建議利用泡桐與小麥物候期不同的自然特性,實行桐麥間作,發展立體農業。

  除了泡桐,核桃產業也是王禹鄉發展的重點所在。胡守志調查了全鄉的核桃林,摸索出一條經驗,抓住林木冬剪習慣,加強夏季修剪和整形,修剪時造成的傷口當年就可以癒合。他還提出撐、拉、吊、墜、環剝和噴灑激素等方法,促進花芽分化。只要一有時間,胡守志就穿梭在林間地頭,順手修剪,觀察出芽率高低、土壤肥沃度等。

  “利用這些辦法操作後,我們的核桃樹確實提早結了果,實現豐產。核桃樹能長成這樣,多虧胡副鄉長的幫忙指導。”望着地裏一人多高的核桃樹,棗嶺村村民王有福高興地說。

  在胡守志和村民們的共同努力下,棗嶺村以及王禹鄉都建成了優種核桃林基地。“近幾年,棗嶺村核桃業取得了4大突破:核桃品種區域化、管理精細化;改善光照新突破,枝幹之間科學裁剪,控制距離,改善通風、透光程度,提高產量;修剪時間新突破,由原來冬修變爲四季修剪;作業方式由原來人工修剪變爲機器修剪。”胡守志介紹說。

  此外,胡守志還對其它樹種的多樣化加以探索,發展種植刺槐、側柏、泡桐、楊樹、白榆、柳樹等一些優質樹種,並於2018年在王禹鄉洪土村建立了400畝核桃高產示範園。“這座示範園預計2019年可以收穫牧場堅果400斤,達到權限最高產量。”胡守志說。

  如今,胡守志已經從副鄉長的位置退休,但他依舊孜孜不倦地鑽研林業種植技術,努力爲棗嶺村再作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