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契冬奧順利閉幕了。地主國俄羅斯隊果然不負期待,奪得最多金牌與獎牌數。但是在絢爛之後,接下來經濟發展遲緩是俄羅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其實早在冬奧前,俄羅斯人已經明顯感受到國家已經處於停滯的情況,列瓦達分析中心(Levada Center)在今年一月底進行一項民調顯示,認為目前俄羅斯的情況處於「停滯」、「危機來臨」的人分別為16%與23%,較一年前增加4%與5%;而認為「可持續發展」的僅剩10%。俄總理梅德韋傑夫上月中在紀念前總裡蓋達的經濟論壇上表示,俄國正面臨「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去年俄羅斯的經濟成長僅1.3%,通貨膨脹達6.5%,雖然目前俄國經濟形勢看似穩定,但俄羅斯經濟發展動能失速早已經是路人皆知的問題。(就是不知道為何賣俄羅斯基金的一直再說俄羅斯前景看好)  

 

制度性陷阱(Institutional Trap)是俄羅斯發展穩定但是卻又停滯的原因。在過去二十年間,俄羅斯政治改革動盪形成了一個低效率而又穩定的政治體制。這種體制就是政治決策實際上由總統及其親信的狹隘圈子所壟斷,透過克裡姆林宮的「權力縱隊」,聯邦統治精英控制地方勢力,而國內精英對於選舉與克裡姆林宮權力挑戰則緘默禁語。這種制度性陷阱導致了為了獎勵官員忠誠度所不得不忍受的嚴重腐敗,利益相關者對聯邦政府所掌握的資源進行檯面下競租鬥爭,進而使統治集團無法或無力來落實可能會導致現有政治體制失衡的經濟改革。

 

這種政治上的制度陷阱亦造成主宰國內經濟的油氣相關企業不願意冒風險去創新與投資,形成了經濟發展的路徑依賴,讓俄國在普亭執政十年後,仍然得依靠石油與天然氣來維持成長。近來美國頁巖油氣成功開發與QE退場對能源價格的壓抑,使得俄羅斯經濟命脈籠罩在黑霧之下。雖然俄羅斯政府也試圖以建立經濟特區、扶持中小企業與加強奈米科技開發來擴大經濟成長的基礎,成效有限。透過利用2012年APEC海參崴會議、2014年冬奧與2018年世界盃足球賽的舉辦對偏遠地區進行投資,以消弭地域發展不均衡。但是在各種工程舞弊頻傳的陰影下,這些龐大的投資究竟能夠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令人懷疑。

 

俄羅斯要打破經濟發展所遇到瓶頸,須從油氣輸出帶動經濟成長的模式,轉型到以創新、效率驅動成長。但是這種經濟結構的轉型無法不動搖深層政治制度轉型。以目前普欽穩定地掌握俄羅斯政局的情況來看,改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