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兩家沒有真假之分,都得到了全球紅牛品牌及「紅牛」商標的創始者和所有者天絲醫藥以及許氏家族的授權。在1995年,許氏家族與包括嚴彬在內的其他股東合資成立了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合資公司),由嚴彬的華彬集團負責紅牛在中國的銷售。在這些年間,都是從基層打拚過來的「紅牛」商標的創始者許書標與嚴彬惺惺相惜,在合作中雙方分工明確,許氏家族為中國紅牛提供生產工藝、產品配方等技術方面的支持,華彬集團負責紅牛的生產和銷售,兩者的緊密合作沒有白費,紅牛成為了中國功能性飲料第一品牌。

但是,隨著2012年許書標的去世,許書標的長子許書恩掌管許氏家族的管理大權後,兩家開始漸生齟齬,掌控」紅牛」商標的許氏子女對嚴彬一直都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嚴彬在中國並未遵守曾經的約定,一直試圖染指紅牛的生產,並且在合資公司體系之外設立了多家公司,這些公司在沒有取得任何商標許可、也未經其他合資方同意的情況下生產和銷售紅牛產品,將紅牛在中國的業務據為己有。此外,在嚴彬的各項商業運作中並未對許氏家族分配過任何利潤。因此,許氏家族認為,嚴彬的上述行為已經明顯對「紅牛」商標構成侵權。於是,在去年十月,天絲集團停止了紅牛商標在中國的授權。

今天,嚴彬方面的中國紅牛及和華彬集團發布則發布聯合聲明,表示將按程序應訴泰國紅牛,並稱泰國紅牛「無視華彬集團合法經營所創造的勞動成果,嚴重背離歷史與事實,是不客觀的」。

事實上,在旁觀者看來,在這場糾紛中,雙方底氣都不夠足,華彬集團主要就靠紅牛飲料這一單品在國內立足,其他產品銷量都不好,如果失去授權,將是一個重創,而商標擁有者天絲集團並沒有在中國獨立運作的經驗和能力,並不利於紅牛在中國的發展。

不過,有媒體說,泰國天絲很有可能將第三方奧地利紅牛引進中國,這樣既能與中國紅牛相制衡,又能通過奧地利紅牛中高端的版本完善產品羣。

(綜合第一財經等媒體報道,圖片來自網路)


1995年12月,「紅牛」憑著對中國市場發展的信心和全球戰略眼光,從泰國來到中國,華彬集團拿到泰國天絲醫藥集團授權後成立了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下稱紅牛公司),大力開拓中國市場。二十餘年來,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建立了覆蓋全國的銷售網路及機構。秉承國際先進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重在引導和培養消費觀念,以「功能飲料市場先入者」的地位和優勢,紅牛飲料快速打開中國市場,逐步發展成為中國飲料行業的領軍品牌。

2015年中國能量飲料銷售市場規模達606億元,同比增長15.16%,消費量達到13.68億升,同比增幅25%,紅牛功能飲料佔其市場四分之三的份額。在中國這麼大好的市場份額佔領,你絕對會想對於紅牛公司是一件好事,確實,擁有這麼大的市場是紅牛公司在中國市場二十餘年兢兢業業的奮戰的結果。

中國紅牛成就了泰國天絲集團旗下的紅牛,是中國紅牛把紅牛帶上了全世界。 厲害了我的中國。


在1995 年,山東人嚴彬獲得了紅牛在中國的經營權,在深圳成立了紅牛維他命飲料公司。 紅牛被帶到中國後。大力開拓中國市場。一時間,各種廣告充斥著人們的大腦。

1982 年,奧地利的馬特希茨在泰國偶然看到工人們都在喝紅牛,非常感興趣,隨後找到許遊標,拿到紅牛 49% 的股份和一份紅牛的絕密配方。並在1987 年,在奧地利生產出了定名為 Red Bull的多功能飲料,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奧地利紅牛。奧地利紅牛一直贊助各大體育賽事,這種時尚活動,極限運動,包括有自己的F1車隊,提高紅牛的知名度。

應該這麼說,是奧地利紅牛讓紅牛這個商標在全世界聞名,將紅牛推向巔峯,不管是泰國紅牛,中國紅牛,還是奧地利紅牛,三者其實是共用一個商標的,在這種大環境下,不管怎麼推廣,三家都是收益的。

目前,中國的紅牛使用商標即將到期,而泰國紅牛近幾年一直有進軍中國市場的想法,但是中國市場被嚴彬死死抓在手中,苦心經營這麼多年才把紅牛做大,又怎麼可能輕易放手。

以後國人到底能喝哪家的紅牛,現在還不好說。

我也就知道這麼多,淺談一下,如果有不對的地方還希望朋友們莫怪


泰國紅牛和中國紅牛的商標糾紛,目前已經發展到了愈演愈烈的白熱化階段。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國天絲」)短期內連續發起了多場訴訟,不僅直指中國紅牛,更在8月初將矛盾波及到了中國紅牛的生產方、銷售方身上,雙方商標之爭燃起的戰火開始進一步蔓延!

中國紅牛生產方、銷售方均被告2017年8月3日,泰國天絲以「廣東紅牛、廣州紅牛、珠江紅牛及永旺超市生產、銷售涉嫌侵害其商標專用權產品」為由,對以上幾家公司提起了訴訟。這是泰國天絲首次起訴紅牛銷售方,截至目前,和中國紅牛有關的供罐、生產、銷售方均陷入了中國紅牛和泰國紅牛的官司泥淖之中。據瞭解,廣東紅牛、廣州紅牛、珠海紅牛均直接或間接由中國紅牛運營方華彬集團持有,這三家紅牛公司被泰國天絲以「侵害持有商標專用權產品」為由提起訴訟後,均一審不服裁定,提起上訴但被駁回。

而另一家被告廣東永旺天河城商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旺超市」),則是泰國紅牛和中國紅牛商標之戰中首次被波及的銷售方。泰國天絲給出的訴訟理由為「侵權商品『RedBull紅牛』飲料」,但對此永旺超市目前還沒有回應。

紅牛事件回顧,持續發酵波及多方對廣東紅牛、廣州紅牛、珠海紅牛及永旺超市的最新訴訟,讓中國紅牛的壓力又添一重。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中國紅牛的商標之爭是如何一步步發酵,擴大波及範圍,漸成今日之勢的呢?2016年底,中國紅牛陷入商標矛盾。中國紅牛擁有的商標授權已於2016年底到期。紅牛泰國公司曾以「請求變更公司登記糾紛」為由提起訴訟,並請求紅牛公司立即向北京市工商局辦理紅牛公司的董事變更備案。2017年7月份,矛盾波及供罐商。泰國天絲起訴中國包裝企業奧瑞金,稱後者偽造紅牛包裝並要求賠償超3000萬元。奧瑞金是中國紅牛授權方華彬集團的主要包裝提供商,與中國紅牛有著堅實緊密的合作關係。2016年年報顯示,紅牛裝罐業務對奧瑞金的營收貢獻度高達65.47%。此番紅牛陷入商標之爭,明顯波及到了奧瑞金的業務。不過奧瑞金表示,在相關糾紛取得最終解決或判決前,仍將照常為中國紅牛裝罐。2017年 8月份,生產方、銷售方躺槍。8月初,針對廣東紅牛、廣州紅牛、珠海紅牛及永旺超市的一紙訴訟書,將中國紅牛的生產方、銷售方均帶入糾紛之中,距離泰國天絲與中國紅牛的全面「宣戰」更近了一步。泰方高調佈局宣佈史上最大擴張計劃在雙方矛盾擴大化、中國紅牛面臨連續官司的時候,泰國紅牛的母公司泰國TCP Group(旗下擁有「泰國天絲公司」等一眾公司)卻高調宣佈了5年擴張計劃,順勢推出了以下動作和規劃。(1)推出新的企業形象。(2)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品牌家族」。(3)未來五年內將銷售額增加3倍至30億美元。(4)啟動3億美元的五年期投資計劃。(5)計劃未來五年內,每年在一個新的國家建立一座新工廠或辦事處。

此外,針對中國市場,TCP Group首席執行官許馨雄表示,「我們致力於中國的增長潛力,在那裡我們有生產運作」。 他還表示,正在翻新在中國現有的廠房,同時仍然在檢視在華商業模式,以適應中國的投資和市場環境。目前,泰國TCP Group在泰國有2個飲料工廠,在印尼、越南和中國則各有1個工廠,年產能超過10億升。公司在泰國生產的產品已經銷往全球170多個國家,全球飲料銷量超過100億罐。有行業人士預估,截至2017年12月31日,TCP Group的年度合併銷售額預計將達到9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約為6億美元。「軍心」不穩經銷商該何去何從?被接連起訴之後,下一步華彬集團的棋下在哪兒?據一位曾在華彬集團供職的員工介紹,目前華彬集團的經銷商更多還是依賴紅牛的利潤在支撐,華彬集團其他產品或因定位不佳、或受眾較窄等動銷情況並不樂觀,一些員工更是由於需內銷部分產品等提出辭職。

從去年開始,紅牛商標授權到期的傳聞不絕於耳,但華彬集團對外界的各種聲音也保持沉默。多年來,華彬集團在飲料業務上一直堅持只做紅牛一個品牌,在精耕細作下,紅牛已成為同類飲品的翹楚。去年,泰國紅牛對華彬集團的品牌授權到期,能否續約的傳聞一直困擾著華彬集團。此前華彬集團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涉及紅牛媒體溝通標準答案不予回應。在這個不可避免的大議題下,華彬集團只能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其他只能等時間解釋」。有分析人士認為,安撫經銷商是目前華彬集團需要進行的工作。「此前紅牛供罐商奧瑞金被起訴後表示仍將繼續生產,表明奧瑞金願意與華彬集團站在一起迎接困難。但經銷商並不能夠確定,除一些較大經銷商外,其他經銷商穩定性不強,現在階段需要做的也是將這些經銷商穩定下來。」此前,華彬集團開啟了一個長達半年的促銷活動,中獎總額高達1.987億元。如此長時間的促銷以及大額的力度,讓一些業內人士猜測是華彬集團已經搞定了紅牛的商標授權,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華彬集團的大手筆就是希望通過貼利潤換銷量,並非是宣告商標續約的成功。此次夏促的開啟,對於華彬集團來說是要安撫經銷商情緒,餵它們喫一顆「定心丸」。另有一些經銷商對於商標問題也表示無能為力,只能希望華彬集團儘快解決,目前自己也只能進貨銷售,但是能賣到何時,心裡沒底。紅牛官司如果華彬集團不能解決,未來華彬集團旗下的其他品牌也很難有經銷商接手。

都別tm吵了,中國人的臉都被你們這羣墓洋犬丟人都丟到18代祖宗家了棺材板都壓不住了,國外是有高素質,高質量的產品和人,你們要的是吧優點學過了改進國家的缺點而不是諷刺自己的祖國,那和漢奸有什麼區別?你們有什麼臉說自己是中國人?有什麼資格用中國籍?都tm說國外好你怎麼不移民去國外啊?自己應該好好想想怎麼改進自己的祖國而不是盲目的慕洋


這是一起嚴重侵害知識產權的行為。只能說泰國人太善良了!你真的不懂中國人!不懂中國!但是,為了支持國產,就像國產車仿造進口車一樣,中國絕不會支持國外車廠。這次也一樣,泰國想打贏很難,所以只有妥協的協商纔是唯一選項。


「紅牛」飲料,維他添加劑,並沒有那麼神,中國人愛面子送理品買貴的捧紅了紅牛,冬蟲夏草也被捧紅,如今配方是泰國的,產品在中國生產在火也是人家泰國的,誰讓中國紅牛公司不創自己的品牌兒。和自己的配方,踏別人腳印走路路是人家開的。中國紅牛集團,認了吧。


喝了5年泰國紅牛。只知道泰版紅牛超標。中國紅牛味淡,價格高。


反正嚴彬,徐氏家族都是泰國人!讓他們自己內鬥吧!我是華彬集團(中國大陸紅牛)的,這幾年大陸紅牛趁著歐洲紅牛在世界範圍的東風,集合大陸經濟迅速發展,一路高歌猛進,奧地利公司完美的把紅牛做成了一種體育精神的代表!華彬集團基本沒什麼投入,比較出名的就是羽毛球賽,比起奧地利方的F1,達喀爾拉力賽弱爆了!中國大陸紅牛公司人員已經開始大批量流失了,其實紅牛賣6塊一罐純屬暴利!一年銷售200多個億,除去幾萬人工!各種費用,一年居然能純賺30多個億!什麼中國紅牛,不要偷換概念,地震也沒見這些外資企業捐過款!


毫無疑問泰國紅牛是真的,中國紅牛為了利益厚顏無恥,我支持國貨,但是不能搶奪人家的利益和知識產權,好的飲料有市場你可以自己生產掛牌,甚至超越別人,就是不能將人家的東西佔為己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