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晚,安記食品發佈2018年年報,全年實現營收3.39億元,同比增長33.58%;淨利潤3948.2萬元,同比減少4.26%,增收不增利或由海外併購失敗、子公司虧損所致。近年來,安記食品業績疲軟的局面沒有改善,而其對外收購、跨界投資等多元化嘗試也未有結果。

增收不增利

報告期內,安記食品主營業務收入爲2.7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21%。對此,安記食品解釋爲,食品加工企業等特通渠道繼續穩步拓展,同比增長65.69%;餐飲渠道增長127.35%;電商渠道增長205.95%;積極拓展柬埔寨等東南亞市場,海外渠道增長160.8%。

而就淨利潤同比下降,導致增收不增利,安記食品則歸結於海外收購失敗及兩個子公司虧損。具體而言,報告期內,一起未成功的海外併購項目,因聘請中介機構盡調列支666.38萬元費用,同比淨利潤下降16.16%;兩個子公司上海安記、永春味安因本報告期內未能實現盈利,五年前虧損到期不能彌補,所得稅費用轉回181.2萬元,同比淨利潤下降4.39%,兩項合計同比下降20.55%。安記食品還在年報中解釋稱,如扣除此兩項的影響,本報告期的淨利同比則爲增長16.29%。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上海安記爲安記食品2003年成立的一家全資子公司,截至2018年年底,上海安記虧損247.65萬元;而永春味安2009年成立,由安記食品直接持股97.66%,間接持股2.34%,截至2018年年底,永春味安虧損218.32萬元。

業績連年疲軟

公開資料顯示,安記食品成立於1995年,擁有複合調味粉、天然提取物調味料、香辛料、醬類、風味清湯等5大類共500多種產品。2015年安記食品登陸A股,但業績表現不佳。

年報顯示,2014年至2017年,安記食品營收分別爲2.79億元、2.66億元、2.59億元、2.54億元,呈逐年下滑趨勢,淨利分別爲5657萬元、5316萬元、4080萬元、4123.73萬元,儘管2017年實現淨利潤增長,但增幅也僅爲1.08%。當年年報顯示,銷售網絡建設、產品推廣費用增加等爲其業績下滑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安記食品營收達到上市以來最佳,達到3.39億元,但淨利潤卻持續下降。對於安記食品業績表現不佳,至匯戰略營銷總經理、首席顧問張戟曾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安記食品生產的複合型調味料種類非常多,但面臨品類太過零散的問題,沒有找到爆發性的增長點,無法向足夠的市場容量發力。

對外投資屢遇挫

根據年報,安記食品的一起失敗的海外併購項目因聘請中介機構產生666.38萬元費用,同比淨利潤下降16.16%。對於這樁海外併購項目,安記食品並未給出過多介紹,只是稱“擬收購Probiotics International Ltd全部股權,由於公開競標過程中賣方對交易的交割時間及我方資金出境等問題的考慮,導致收購終止”。

事實上,這並非安記食品首次收購失敗。由於業績不佳,安記食品試圖通過收購和對外投資試水多元化發展,2018年2月,安記食品宣佈擬收購味博食品部分股權,希望完善公司產業鏈佈局,提升核心競爭力與綜合實力,然而同年4月,這一收購便宣佈終止。對此,安記食品解釋爲,由於交易各方無法在收購價格等關鍵要素達成一致。

但據媒體報道,味博食品公司場地因地理位置無法辦理環評手續,纔是終止收購的原因。公開資料顯示,味博食品是一家涉及生產、銷售食品添加劑、調味料等領域的食品企業。當時,凌雁管理諮詢首席諮詢師林嶽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味博食品在環評方面本身就是一家“問題企業”,安記將收購目標瞄準這樣一家企業令人不解。

此外,2017年8月,安記食品還公告稱,計劃出資1.8億元與江蘇三房巷等公司共同設立福邦人壽,註冊資本爲10億元,但截至目前並未查詢到此事有最新進展,安記食品2018年年報中也未涉及此事。

對於安記食品多元化嘗試,此前多位業內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長期而言,如果公司整合能力、運營能力跟不上的話,對外投資反而容易形成包袱,拖累母公司,2018年的業績或恰好印證了這一說法。

採寫 / 新京報記者 張曉榮 攝影/ 新京報記者 張曉榮

編輯/ 大西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