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 遊戲陀螺 Echo

  手遊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開發商從哪去增長自己的遊戲?如果你瞄準新興市場,回報可能是巨大的。當然,這些市場有巨大的增長空間潛能,但是也存在不少獨特的挑戰。

  我注意到Garena的吃雞遊戲《Free Fire》很大比例的用戶來自巴西市場。因此,我想了解一款手遊如何在新興市場取得成功?爲此,我聯繫到Garena的產品製作人Harold Teo,他告訴我,南美洲是他們團隊從一開始就瞄準的市場。

  我們先看一組數據:

  2018年第四季度,《Free Fire》擁有超過3.5億註冊用戶,活躍用戶超過1億,Garena Q4營收2.314億美元,其中《Free Fire》佔了44.5%(1億多美元)。Garena並未向我透漏哪個市場貢獻了最多收入,但是從移動分析平臺Apptopia的追蹤數據顯示,《Free Fire》Q4最大的營收來源是巴西,佔比達到29%。值得提出的是,Apptopia的數據不包括Google Play以外的渠道。

  《Free Fire》在2017年底推出,是最早推出的吃雞手遊之一,當時還有網易的《荒野行動》、《終結者 2:審判日》等產品。一開始,Garena選擇在自己熟悉的東南亞市場開始軟發佈測試該遊戲,並在2個月半月後推向全球市場。

  不像《堡壘之夜》和《PUBG》的PC和主機版本,《Free Fire》僅是專注於移動平臺的吃雞產品,因此,如Teo提到的,“他們不需要翻譯什麼”。Teo也認爲,他們的這個策略得到了回報,尤其是在新興市場。

  Garena戰略性的將該遊戲設計成“輕量”遊戲——推出時候,它只有200MB,目前大概400MB,目的是儘可能的擴大它的用戶羣體。作爲對比,《堡壘之夜》和《PUBG Mobile》都超過了1GB。此外,Teo還表示,《Free Fire》幾乎在所有設備都能流暢運行。

  “輕量遊戲具有社交性需求。”Teo解釋,“用戶想跟他們的朋友一起玩遊戲。因此,你玩的這款遊戲要所有人都能玩。在很多時候,說的就是《Free Fire》。”高端手機還未滲透到巴西市場。對用戶來說,這就有點像雪球效應,就算你有一部好手機,但是跟朋友一起玩更具誘惑力。

  除此之外,我還想了解,在這些新興市場獲得成功,還有哪些因素。Teo告訴我,密集的本地化工作。

  “對我們來說,這些市場最大的挑戰是瞭解玩家真正的需求。不是所有的市場,用戶需求都是相同的。每個國家有他們自己的文化、語言等。我們真的不得不從最基本的開始,瞭解每個國家用戶的需求,從而去滿足他們。”

  《Free Fire》在每個市場都有本地化運營團隊。他們定期進行焦點小組研究和調查。“每個月,我們有一到兩個焦點小組,每個小組都是針對某個特定的問題。這個可以在制定產品特性方面爲我們提供幫助。”

  通過定製的遊戲內活動、獎勵、皮膚,《Free Fire》團隊儘量去擁抱當地文化,尤其是現實生活的大型活動,比如巴西狂歡節或泰國潑水節。

  變現設計同樣需要根據不同市場有所不同。儘管大多數美國玩家已經習慣了線上支付,但是在其他市場尤其是南美洲,情況就並非如此。因爲,在定價和支付方式方面同樣需要因地制宜。

  那麼《Free Fire》團隊接下來的計劃是什麼呢?

  Teo表示,電競將是很重要要的一部分。4月份,Garena在曼谷舉辦《Free Fire世界盃》。這個電競賽事將會迎來15,000支參賽隊伍,最終勝出的12支隊伍將會在曼谷進行決賽,並最終決出首屆世界盃冠軍。

  (原文來源:GamesBeat,Apptopia VP Adam Blacker投稿,遊戲陀螺編譯,文章有刪減)

相关文章